三因子两水平doe_DOE在橡胶压延工艺中的实践应用

c9a6d370b0bd2806e198eab0eb3b4610.png

某橡胶厂在生胶片压制过程中需要控制生胶片的厚度(2.6+/-0.1mm)和宽度(1029+/-3mm)两个质量指标,其中厚度的过程能力控制的很好,但是成品的宽度经常被投诉,要么宽了、要么窄了等。生胶片的制作类似于自动擀面皮机的工艺,不过做出来后需要收卷到一个轴上,通常会是50m/卷。经调查调查得知,一卷胶料从起头开始用,存在越用到里面越宽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f9622a076ef7dc4098769314e06900e1.png

95469b122e02fc4356f6d12993e5fd88.png

同工程师了解下来,过程主要影响的控制参数有:

  1. 切刀间距:当前设置1022mm
  2. 1速比:当前设置10
  3. 2速比:当前设置1.8
  4. 收卷张力:没有管控,只能手动调节,不可量化
  • 确立因子Factors

由于A影响的是整体宽度,类似于offset调整,故DOE计划时固定不变,只考虑B、C、D三个因子来安排DOE试验.

  • 选择响应变量Responses

那响应变量该怎么选择呢?宽度和厚度肯定是都要考虑的,不能通过DOE优化好了宽度把厚度给超差了。对于宽度而言是该选择平均宽度还是某个固定位置的宽度,再加上宽度的波动呢?这里给出的答案都不是,从上面的宽度随拉开的米数可以看得出呈现很强的线性关系,如下图,R2值都在90%以上,Y = Slope * x + Intercept,取Slope作为DOE的响应变量Y1,当Slope 0时,是不是说明该卷料的宽度从头到尾越均匀呢,这样可以反映出整卷宽度的特点;同时选择厚度的平均值作为Y2(这里因为厚度的过程能力足够好)。

6453dfe8480bea4c42645851d1886f51.png

Slope范围的定义:由于宽度公差为±3mm,对Slope的最低要求是整卷料的宽度刚好控制在规格内:|Slope| ≤ 6 / 50 = 0.12.

对于厚度而言,由于过程能控制足够稳定,只要均值不超出2.6±0.3mm都没问题。

  • 决定因子水平Level

由于缺乏因子调整后对宽度影响的经验,也不清楚调整因子后对Y产生什么的影响,故此在2k试验里需要增加中心点,而且该中心点即为当前的设定参数。

DOE方案用的是23, Ct Pts = 2, Replicate = 1(出于成本和资源的考量,仿行数Replicate设为1, 一共10个运行,得到如下结果:

9ad7e3ea540fcd68a548173bbf7998b7.png
  • DOE结果分析(这里分析重点在Slope的优化,厚度的分析就不一并列出):

37fc5ab801a9154cc0315e8e853790bc.png
  • 模型简化Reduce Model

ed0c1e5d7bec2a98be4f85b02989c718.png

57fd86ac6cac1a0df2a88698dc586d61.png

fec6f9bfaad4d8f9c248f4d6ce7b56e8.png

bf3e2bc2ae5bf73b78b559ebbe350f4f.png

2683b7416ac95636d4ea70ae73741d8c.png
  • DOE结论1:
  1. 中心点虽然是显著,但体现的Slope值是越大,与期望的结果相反,故先行不考虑;
  2. 因子“收卷张力”可以固定为“松”。
  3. 模型内Slope最小值的设定在B = 15,C = 1.5,D = 松;但厚度不然。从目前的模型来看没有办法同时满足SlopeThickness的要求

714ffbabdd0d600d198058145f4a069d.png
  • DOE二次分析:

根据结论1,可以对DOE进行二次分析,即取收卷张力 = “松”的条件:

b4731ed9b79ad65fa1a9411f9cb4cda5.png

716923ef2e93f395231f19096320a7d8.png

607413e32e9ceab718e25dc132eb4811.png

分析到这里,P-Value都是*号,没办法进行了,咋办?P-Value为*号,是因为DOEReplicate = 1,导致模型里的自由度不够分配了,我们可以看到DF(Residual Error) = 0,但仍然可以得到有用的信息的。可以做等高图(Contour Plot)分析:

2b836acbd904d0855a7449ba5328073e.png

84275f15d37bf10c63c5d0cbc75ba369.png

从等高图来看,规律还是很明显的, 只不过期望的结果好像不在一个方向上,该如何调整呢?把辊2的速比继续减小会出现什么的结果?

0567437c097069e17c50160f30b20a62.png

f6472f4f455ea8f1d6dcd253b02189d0.png
  • 追加DOE

这就需要追加DOE来做进一步建模验证了,步长向下走2个单位步长增加3次试验(红色点),便可得到新的22+ct pt试验了,收集数据后进行分析。

5876150f932fbf40421be96b8098825b.png

8e8c2f7d8eac84e97df39d9233691aa7.png

6cbe1fb0e48c331e72fca285c5ba187d.png

当然,这里DOE的分析结果仍然会显示P-value为*,可以略过这个结果,直接上因子效应图:

e22f642364c6a877a9dbcdf6eaa37817.png

c8989fd353cf87b58451d0031e8695bb.png
  • DOE结论2:
  1. 中心点显著,但仍旧是与期望相反的方向。
  2. Slope有出现< 0.12的情况了,接下来就要在确认下Thickness满不满足要求了。

去除中心点对SlopeThickness进行Contour Plot分析:

42a3121b46aa783007af78e4325eaf2f.png

098e073c063ed75a90cd2a01f9d2dd54.png

共同的设定点已经有了,就是DOE里的第12个Run的设定了。

3bcfba0f9e04cd5e888081eee88db9da.png

根据Run12的结果,整体宽度为1032mm对因子A切刀间距进行补偿调整,增加-3mmoffset,然后安排确认试验Run = Confirmation

9f39dd1449ff33a10c3d79b016bff2bb.png

最后,进行参数标准化:

因子变更前变更后
切刀间距A10221019
辊1速比B105
辊2速比C1.80.9
收卷张力D无控制

DOE应用总结:

  1. 响应变量的转换选择,不要局限于最终的产品特性,确立最合适的Y
  2. 中心点的决策,显著不一定是所需的。
  3. 模型简化,在不影响分析结论的情况让模型越简单越好。
  4. P-value为*时的处理,没有给出P-value不代表没有有用的信息。
  5. 模型的扩展延伸,梯度方向的延伸是最快速的。
  6. 二次DOE要在第一次DOE的基础上扩展,并有效利用第一次DOE的数据。
  7. 得到合适的参数后需要加以验证,确保不受偶然因素或模型误差的影响。

- Jeff整理于2019/12/03

[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0bc70f55cd4b4f161809815b88622a87.png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