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6ffecf6d83ccec7cb0d5ab8a1088f793.png

一、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1、定义

把一个数写成 $a \times 10^n$ 的形式(其中 $1 \leq \left\vert a \right\vert < 10$,n 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2、运算规则

(1) 当要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大于10时。

用科学计数法写成 $a \times 10^n$ ,其中 $1 \leq \left\vert a \right\vert < 10$,n 是正整数,n 的值等于原数中整数部分的位数减 1,如 $7453=7.453 \times 10^3$。

(2) 当要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小于 1 时。

用科学计数法写成 $a \times 10^{-n}$,(其中 $1 \leq \left\vert a \right\vert < 10$,n 是负整数),n 的值等于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的相反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零,如 $0.00078=7.8 \times 10^{-4}$。

3、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a \times 10^n$ 中 $a$ 和 $n$ 的确定方法:

(1) 将小数点移到左起第 1 个数字的后边得到 $a$ 的取值;

(2) 确定 $n$ 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小数点移动几位,$n$ 就是几;

二是数原数的整数位数,原数的整数位数减 1 就是 $n$ 的值。

二、科学计数法的相关例题

据报道,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改进用水设备,在十年内帮助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 300 000 吨,将 300 000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

A. $0.3 \times 10^6$ ㅤB. $3 \times 10^5$ ㅤC. $3 \times 10^6$ ㅤD. $30 \times 10^4$

答案:B

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数写成 $a \times 10^n$ 的形式(其中 $1 \leq \left\vert a \right\vert < 10$,n 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据报道,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改进用水设备,在十年内帮助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300000 吨,将300000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___

解析:$300 ~ 000=3 \times 10^5$. 故选 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大全 ———————————————————————————————— 作者: ———————————————————————————————— 日期: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 1. 计算机发展史中计算机诞生时间的三个第一 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 C 1946.2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 EDVA C 1946 1950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顺序控制功能的计算机 EDSA C 1947 1949.5 英国 2.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计算机发展的分代按照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分法。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件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也有一种观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大型机时期、小型机时期、 PC 时期(或客户 / 服务器、 PC/ 服务器)时期和 Internet 或以网络为中心)时期。 通常 所说的计算机时代 " 从何时开始? 认为 1951 年,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批量生产的计算机 UNIVA C-I 投产,计算机从此从实验室走向社会,由单纯为军事服务进入为社会公众服务,被认为是 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3. 计算机的特点 从计算机的特点理解计算机定义,要清楚计算 机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人们意志(这些意志就是顺序)对信息 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输出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自动执行的电子装置。  计算机的特点:处置速度快、处置精度高、可存储、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通 用性强。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运行速度。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 MIPS 含义。  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正确理解 字长 概念。 5.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信息处置 过程控制 辅助系统 通信 6.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及二进制的基本运算规则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定。这种逻辑器件是具有两种 状态的电路(触发器)好处是 运算简单 实现方便 利息低 要清楚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规则的不同。  7. 二进制数据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据之间的转换 要求:这几种进位计数制的数据,一定要会互相转换。 清楚各种数制的表示。如: 1010BH 什么进制 的数?十六进制数,不要答成二进制数。 8. 计算机中字符数据的表示方式 字符数据主要指西文的 A SCII 码和汉字,计算机内是用什么代码表示的  A SCII 码:用 7 位二进制数表示的或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为 0 这是事实上的国际规范。 汉字编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且规定最高位为 1 这是中国国家规范。 9.  存储容量和地址 存储容量是存储部件存储单元的总和; 地址是存储单元的编号。 要求:  知道地址线,会求寻址空间 知道存储容量和起始地址,会求末地址  难点: 地址总线,地址信号  寻址、寻址空间 存储容量和地址信号的关系  10.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1945 年,冯 诺依曼提出的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但仍遵循着这个 原理。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顺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 理)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 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 指令(顺序控制)    11. 指令和程序 指令是包括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其中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性质 什么样的操作 地址码表示了操作数和操作结果的存放地址。 顺序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顺序设计语言的语句 实质包括了一系列指令)集合。 1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要理解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图  运算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加工处理,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实现计算机自身处置过程的自动化,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 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存储器:存储顺序和数据。 输入部件:输入顺序和数据。  输出部件:输出计算机的处置结果。 13.  CPU 微处理器的概念  CPU 即中央处理单元,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微处理器:微型机上使用的 CPU 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中的芯片。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的 RA M 和 ROM 存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等组成的计算机计算机型号和 CPU 型号的关系: In
1. 计算机发展史中计算机诞生时间的三个第一 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 C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 EDVA C 1946 1950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顺序控制功能的计算机 EDSA C 1947 英国 2.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计算机发展的分代按照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分法。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件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也有一种观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大型机时期、小型机时期、 PC 时期(或客户 / 服务器、 PC/ 服务器)时期和 Internet 或以网络为中心)时期。 通常 所说的计算机时代 " 从何时开始? 认为 1951 年,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批量生产的计算机 UNIVA C-I 投产,计算机从此从实验室走向社会,由单纯为军事服务进入为社会公众服务,被认为 是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3. 计算机的特点 从计算机的特点理解计算机定义,要清楚计算机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人们意志(这些意志就是顺序)对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输出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自动执行的电子装置。 计算机的特点:处置速度快、处置精度高、可存储、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 通用性强。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运行速度。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 MIPS 含义。 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正确理解 字长 概念。 5.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信息处置 过程控制 辅助系统 通信 6.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及二进制的基本运算规则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定。这种逻辑器件是具有两 种状态的电路(触发器)好处是 运算简单 实现方便 利息低 要清楚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规则的不同。 7. 二进制数据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据之间的转换 要求:这几种进位计数制的数据,一定要会互相转换。 清楚各种数制的表示。如: 1010BH 什么进制 的数?十六进制数,不要答成二进制数。 8. 计算机中字符数据的表示方式 字符数据主要指西文的 A SCII 码和汉字,计算机内是用什么代码表示的 A SCII 码:用 7 位二进制数表示的或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为 0 这是事实上的国际规范。 汉字编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且规定最高位为 1 这是中国国家规范。 9. 存储容量和地址 存储容量是存储部件存储单元的总和; 地址是存储单元的编号。 要求: 知道地址线,会求寻址空间 知道存储容量和起始地址,会求末地址 难点: 地址总线,地址信号 寻址、寻址空间 存储容量和地址信号的关系 10.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1945 年,冯 诺依曼提出的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但仍遵循着这个 原理。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顺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 原理)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 )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 序访问指令(顺序控制) 11. 指令和程序 指令是包括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其中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性质 什么样的操作 地址码表示了操作数和操作结果的存放地址。 顺序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顺序设计语言的语 句实质包括了一系列指令)集合。 1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要理解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图 运算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加工处理,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实现计算机自身处置过程的自动化,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 求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存储器:存储顺序和数据。 输入部件:输入顺序和数据。 输出部件:输出计算机的处置结果。 13. CPU 微处理器的概念 CPU 即中央处理单元,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微处理器:微型机上使用的 CPU 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中的芯片。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的 RA M 和 ROM 存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等组成的计算机计算机型号和 CPU 型号的关系: Intel80286 286 微机 Intel80386 386 微机 Intel80486 486 微机 14. 构成内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部件 RA M 和 ROM 特性 内存储器由两种半导体芯片构成。 RA M 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输入的顺序
I 数学分析(Proofs) 简介(Introduction) 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什么是证明?(What is a Proof?) 1.1 命题(Propositions) 1.2 谓词(Predicates) 1.3 公理化方法(The Axiomatic Method) 1.4 我们的公理(Our Axioms) 1.5 证明命题的含义(Proving an Implication) 1.6 证明「有且仅有」(Proving an「If and Only If」) 1.7 案例证明(Proof by Cases) 1.8 反证法(Proof by Contradiction) 1.9 证明的实战演练(Good Proofs in Practice) 1.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 良序原则(The Well Ordering Principle) 2.1 良序证明(Well Ordering Proofs) 2.2 良序证明模式(Template for Well Ordering Proofs) 2.3 素数因子分解(Factoring into Primes) 2.4 良序集合(Well Ordered Sets) 3 逻辑公式(Logical Formulas) 3.1 命题中的命题(Propositions from Propositions) 3.2 计算机程序中的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in Computer Programs) 3.3 等价性和有效性(Equivalence and Validity) 3.4 命题的代数(The Algebra of Propositions) 3.5 SAT 问题(The SAT Problem) 3.6 谓词公式(Predicate Formulas) 3.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4 数学上的数据类型(Mathematical Data Types) 4.1 集合(Sets) 4.2 序列(Sequences) 4.3 函数(Functions) 4.4 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s) 4.5 有限基数(Finite Cardinality) 5 简介(Induction) 5.1 一般归纳法(Ordinary Induction) 5.2 强归纳法(Strong Induction) 5.3 强归纳法、一般归纳法和良序法(Strong Induction vs. Induction vs. Well Ordering) 6 状态机(State Machines) 6.1 状态和转换(States and Transitions) 6.2 不变量原则(The Invariant Principle) 6.3 部分正确性和终止(Partial Correctness & Termination) 6.4 稳定婚姻问题(The Stable Marriage Problem) 7 递归数据型(Recursive Data Types) 7.1 递归定义和结构归纳法(Recursive Definitions and Structural Induction) 7.2 Matched Brackets 字符串(Strings of Matched Brackets) 7.3 非负整数递归函数(Recursive Functions on Nonnegative Integers) 7.4 算术表达式(Arithmetic Expressions) 7.5 递归数据型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简介(Induc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8 无限集(Infinite Sets) 8.1 无限基数集(Infinite Cardinality) 8.2 停止问题(The Halting Problem) 8.3 集合的逻辑(The Logic of Sets) 8.4 这些真的有效吗?(Does All This Really Work?) II 结构(Structures) Introduction 9 数论(Number Theory) 9.1 可分性(Divisibility) 9.2 最大公约数(The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9.3 神秘的素数(PrimeMysteries) 9.4 算术的基本定理(The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rithmetic) 9.5 Alan Turing 9.6 模运算(Modular Arithmetic) 9.7 余数运算(Remainder Arithmetic) 9.8 Turing's Code (Version 2.0) 9.9 乘法逆运算和消除(Multiplicative Inverses and Cancelling) 9.10 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 9.11 RSA 公钥加密(RSA Public Key Encryption) 9.12 SAT 与它有什么关系?(What has SAT got to do with it?) 9.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0 有向图和部分排序(Directed graphs & Partial Orders) 10.1 顶点度(Vertex Degrees) 10.2 步长与路径(Walks and Paths) 10.3 临近矩阵(Adjacency Matrices) 10.4 Walk Relations 10.5 有向非循环图标和时序(Directed Acyclic Graphs & Scheduling) 10.6 局部排序(Partial Orders) 10.7 通过集合遏制表征局部排序(Representing Partial Orders by Set Containment) 10.8 线性排序(Linear Orders) 10.9 乘积排序(Product Orders) 10.10 等价关系(Equivalence Relations) 10.11 关系属性总结(Summary of Relational Properties) 11 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 11.1 路由(Routing) 11.2 Routing Measures) 11.3 网络设计(Network Designs) 12 简单图(Simple Graphs) 12.1 Vertex Adjacency and Degrees) 12.2 美国性别人口统计(Sexual Demographics in America) 12.3 一些常见的图(Some Common Graphs) 12.4 同构(Isomorphism) 12.5 二部图&匹配(Bipartite Graphs & Matchings) 12.6 Coloring 12.7 Simple Walks 12.8 连接(Connectivity) 12.9 森林和树(Forests & Trees) 12.10 References 13 平面图(Planar Graphs) 13.1 在平面中绘制图(Drawing Graphs in the Plane) 13.2 平面图的定义(Definitions of Planar Graphs) 13.3 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 13.4 在平面图中限定边的数量(Bounding the Number of Edges in a Planar Graph) 13.5 Returning to K5 and K3;3 13.6 Coloring Planar Graphs 13.7 Classifying Polyhedra 13.8 平面图的另一种特征化(Another Characterization for Planar Graphs) III 计数(Counting) Introduction 14 逼近求和(Sums and Asymptotics) 14.1 养老金的价值(The Value of an Annuity) 14.2 幂级数求和 Sums of Powers) 14.3 逼近求和(Approximating Sums) 14.4 Hanging Out Over the Edge) 14.5 乘积(Products) 14.6 Double Trouble 14.7 渐进的符号表示(Asymptotic Notation) 15 基数法则(Cardinality Rules) 15.1 由计算另一项计算该项(Counting One Thing by Counting Another) 15.2 计算序列(Counting Sequences) 15.3 广义乘积法则(The Generalized Product Rule) 15.4 除法法则(The Division Rule) 15.5 子集计算(Counting Subsets) 15.6 重复序列(Sequences with Repetitions) 15.7 Counting Practice: Poker Hands 15.8 鸽巢原理(The Pigeonhole Principle) 15.9 包含与排斥(Inclusion-Exclusion) 15.10 组合证明(Combinatorial Proofs) 15.11 References 16 母函数(Generating Functions) 16.1 无穷级数(Infinite Series) 16.2 使用母函数进行计数(Counting with Generating Functions) 16.3 部分分式(Partial Fractions) 16.4 求解线性递归(Solving Linear Recurrences) 16.5 形式幂级数(Formal Power Series) 16.6 References IV 概率论(Probability) Introduction 17 事件和概率空间(Events and Probability Spaces) 17.1 Let's Make a Deal 17.2 四步法(The Four Step Method) 17.3 Strange Dice 17.4 生日原则(The Birthday Principle) 17.5 集合论和概率论(Set Theory and Probability) 17.6 References 18 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 18.1 Monty Hall Confusion 18.2 定义和符号(Definition and Notation) 18.3 条件概率的四步法(The Four-Step Method for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18.4 为什么树状图如此有效(Why Tree Diagrams Work) 18.5 全概法则(The Law of Total Probability) 18.6 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 18.7 独立性(Independence) 18.8 相互独立性(Mutual Independence) 18.9 概率与置信度(Probability versus Confidence) 19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s) 19.1 随机样本(Random Variable Examples) 19.2 独立性(Independence) 19.3 分布函数(Distribution Functions) 19.4 期望(Great Expectations) 19.5 线性期望(Linearity of Expectation) 20 平均偏差(Deviation from the Mean) 20.1 马尔可夫定理(Markov‘s Theorem) 20.2 切比雪夫定理(Chebyshev's Theorem) 20.3 方差的性质(Properties of Variance) 20.4 随机样本估计(Estimation by Random Sampling) 20.5 估计置信度(Confidence in an Estimation) 20.6 随机变量加和(Sums of Random Variables) 20.7 Really Great Expectations 21 随机步(Random Walks)
以下是一个计算机科学计数法(也称为科学计数法)的C语言加法函数: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_LEN 100 // 科学计数法加法函数 char* scientific_notation_add(char* num1, char* num2) { int len1 = strlen(num1); int len2 = strlen(num2); int len = (len1 > len2 ? len1 : len2) + 3; // 预留两位小数点和一个结束符'\0' char* result = malloc(len * sizeof(char)); int i, j, k; int carry = 0; // 进位标志 // 将两个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 int e1 = 0, e2 = 0; for (i = 0; i < len1; i++) { if (num1[i] == 'E' || num1[i] == 'e') { e1 = atoi(num1 + i + 1); num1[i] = '\0'; break; } } for (i = 0; i < len2; i++) { if (num2[i] == 'E' || num2[i] == 'e') { e2 = atoi(num2 + i + 1); num2[i] = '\0'; break; } } // 对阶 if (e1 > e2) { for (i = 0; i < e1 - e2; i++) { strcat(num2, "0"); } } else if (e1 < e2) { for (i = 0; i < e2 - e1; i++) { strcat(num1, "0"); } } len1 = strlen(num1); len2 = strlen(num2); // 逐位相加 i = len1 - 1; j = len2 - 1; k = 0; while (i >= 0 && j >= 0) { if (num1[i] == '.') { result[k++] = '.'; i--; j--; continue; } int sum = num1[i--] - '0' + num2[j--] - '0' + carry; carry = sum / 10; result[k++] = sum % 10 + '0'; } while (i >= 0) { if (num1[i] == '.') { result[k++] = '.'; i--; continue; } int sum = num1[i--] - '0' + carry; carry = sum / 10; result[k++] = sum % 10 + '0'; } while (j >= 0) { if (num2[j] == '.') { result[k++] = '.'; j--; continue; } int sum = num2[j--] - '0' + carry; carry = sum / 10; result[k++] = sum % 10 + '0'; } if (carry) { result[k++] = carry + '0'; } // 处理最终结果 result[k] = '\0'; strrev(result); // 反转字符串 int e = e1 > e2 ? e1 : e2; char exponent[10]; sprintf(exponent, "E%d", e); strcat(result, exponent); strrev(result); // 再次反转字符串 return result; } // 测试 int main() { char num1[MAX_LEN] = "1.0E-2"; char num2[MAX_LEN] = "2.0E-3"; char* result = scientific_notation_add(num1, num2); printf("%s + %s = %s\n", num1, num2, result); free(result); return 0; } ``` 该函数的基本思路是将两个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化为普通的十进制数相加,再将结果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化为科学计数法的过程中需要对阶,使两个数的指数相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