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数的数字黑洞是多少_leetcode面试题46. 把数字翻译成字符串

leetcode面试题46. 把数字翻译成字符串

给定一个数字,我们按照如下规则把它翻译为字符串:0 翻译成 “a” ,1 翻译成 “b”,……,11 翻译成 “l”,……,25 翻译成 “z”。一个数字可能有多个翻译。请编程实现一个函数,用来计算一个数字有多少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示例 1:

输入: 12258
输出: 5
解释: 12258有5种不同的翻译,分别是"bccfi", "bwfi", "bczi", "mcfi"和"mzi"

提示:

  • 0 <= num < 2^31

方法一:递归+回溯

思路:

本题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成字符串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将当前单位数字翻译,另一个是当前和下一位数字集合成两位数翻译(这时要考虑到这个两位数需要小于26才行),每个位置都是两种选择,我们需要找到所有的选择,相当于全排列,很容易想到使用递归+回溯来找到所有的选择。

下面考虑递归的结束条件,很明显,当翻译到最后一个数字时,只能以单个字符翻译,结束,返回1;

对于其他情况,起码都还剩余两个数字,所以我们先判断两位数字是不是满足[10,25],满足的话说明有两种选择,返回

dfs(idx+1) + dfs(idx+2),否则只有一种选择,返回dfs(idx+1)。

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当idx为倒数第二个数时,即下标为n-2,此时如果最后两位数字构成的两位数满足要求([10,25]),那么它有两种选择,分别是两个数字单独翻译以及两个数字合成一个翻译,应该返回2,按照我们上面的式子,返回dfs(idx+1) + dfs(idx+2),这时dfs(idx+1)为1,而idx+2就超出n的范围了,但是它也应该返回1才对,所以我们对递归结束条件进行修改,idx>=n-1退出递归,返回1。

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translateNum(self, num: int) -> int:
        #转成字符串
        num = str(num)
        #n为长度
        n = len(num)
        def dfs(idx):
            #递归结束条件
            if idx >= n-1:
                return 1
            #两位数满足条件
            if 10 <= int(num[idx])*10 + int(num[idx+1]) <= 25:
                return dfs(idx+1) + dfs(idx+2)
            else:
                return dfs(idx+1)
        res = dfs(0)    
        return res

结果:

722fb27cc1b4a7390a0b9140d1c11481.png

方法二:动态规划

思路:

动态规划其实与上面的思想类似。

首先将数字转换为字符串。

我们使用dp[i]表示下标为[0-i]的长为i+1的这段,有多少种解码方式。就跟经典的上楼梯一样(可以一次一阶,也可以一次两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解码,也可以两个两个,唯一的不同在于需要判断可不可以两个一起解码(即[10,25]之间)。所以转移方程为:

dp[i] = dp[i-1] + dp[i-2] (满足条件)

dp[i] = dp[i-1] (不满足两位一起解码条件)

再考虑初始条件,dp[0] = 1,dp[1] = 1/2(判断前两个数符不符合条件)即可。

最后返回dp[n-1]。

复杂度分析

  • 遍历一次数转换成的字符串,时间复杂度为O(N)
  • 使用一个额外的数组,空间复杂度O(N),但是由于dp[i]只与dp[i-1]和dp[i-2]有关,实际可以用几个变量将复杂度降到O(1),但是本题取值范围限制为32位(二进制),所以实际上数组长度很短,没必要。

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translateNum(self, num: int) -> int:
        #转成字符串
        num = str(num)
        #n为长度
        n = len(num)
        #dp[i]表示前i字符的解码种类数
        dp = [1 for _ in range(n)]
        for i in range(1,n):
            if 10 <= int(num[i-1])*10 + int(num[i]) <= 25:
                if i == 1:
                    dp[i] = 2
                else:
                    dp[i] = dp[i-1] + dp[i-2]
            else:
                dp[i] = dp[i-1]
        return dp[n-1]

结果:

7d489a98fb1267ed9f58981c4842b48a.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KMP算法是一种字符串匹配算法,用于在一个文本串S内查找一个模式串P的出现位置。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m),其中n为文本串的长度,m为模式串的长度。 KMP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已知信息来避免不必要的字符比较。具体来说,它维护一个next数组,其中next[i]表示当第i个字符匹配失败时,下一次匹配应该从模式串的第next[i]个字符开始。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KMP算法的思想。假设文本串为S="ababababca",模式串为P="abababca",我们想要在S中查找P的出现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将P的每个前缀和后缀进行比较,得到next数组: | i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a | b | a | b | a | b | c | a | | next| 0 | 0 | 1 | 2 | 3 | 4 | 0 | 1 | 接下来,我们从S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匹配P。当S的第七个字符和P的第七个字符匹配失败时,我们可以利用next[6]=4,将P向右移动4个字符,使得P的第五个字符与S的第七个字符对齐。此时,我们可以发现P的前五个字符和S的前五个字符已经匹配功了。因此,我们可以继续从S的第六个字符开始匹配P。 当S的第十个字符和P的第八个字符匹配失败时,我们可以利用next[7]=1,将P向右移动一个字符,使得P的第一个字符和S的第十个字符对齐。此时,我们可以发现P的前一个字符和S的第十个字符已经匹配功了。因此,我们可以继续从S的第十一个字符开始匹配P。 最终,我们可以发现P出现在S的第二个位置。 下面是KMP算法的C++代码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