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与实践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表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原理、算法、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研究几何作图,如平面线条作图和三维立体建模等;另一方向是研究图形表面渲染效果,主要包括表面色调、光照、阴影和纹理等表面属性的研究。
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已深入到真实感图形、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环境、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等领域。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迅速,仍处在快速的向前发展的趋势中,并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傲立在科学的前端,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主要研究如何在汁算机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从处理技术上来看,图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信息表示的,如工程图、等高线地图、曲面的线框图等;另一类是明暗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实感图形。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目的是利用计算机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真实感图形。为此,必须建立图形所描述场景的几何表示,再用某种光照模型,计算在假想的光源、纹理、材质属性下的光照明效果。同时,真实感图形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图像的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图形学也就和图像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图形学处于准备和酝酿时期并称之为:“被动式”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最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Ivan E. Sutherland于1963年在他的博士论文“Sketchpad:一个人-机通信的图形系统”中首次提出,它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诞生,是现代意义上的交互式图形学的起源。此前的计算机主要是符号处理系统,自从有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可以部分地表现人的右脑功能,计算机图形学的建立意义非凡。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图形学被用来进行土建工程,机械结构和产品设计,包括设计飞机、汽车、船舶的外形和发电厂、化工厂等的布局以及电子线路、电子器件等。在电子工业中,计算机图形学应用到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电子线路和网络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另一研究领域是基于工程图纸的三维形体重建,就是从二维信息中提取三维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综合等一系列处理,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构造出二维信息所对应的三维形体,恢复形体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