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可观测性:掌握微服务的运行状态

部署运行你感兴趣的模型镜像

服务可观测性:掌握微服务的运行状态

背景简介

随着业务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并向云迁移,我们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如何查看每个独立服务的状态、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以及监控服务间的调用关系。服务可观测性作为解决这些挑战的一种方式,在云原生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服务可观测性的定义、应用、与监控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可观测性社区的现状。

什么是可观测性?

可观测性并非新概念,它源于控制理论领域,指从系统的外部输出推断其内部状态的能力。在微服务和云原生领域,可观测性被广泛接受,是CNCF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观测性的目的是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系统,特别是在复杂的微服务系统中。

服务可观测性的三大支柱
  1. 指标(Metrics) :提供反映系统性能的关键数据点,例如内存使用量或请求处理数。指标数据体积小、传输存储效率高。
  2. 日志(Logging) :记录系统事件的离散和不可变信息。日志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问题调试。
  3. 追踪(Tracing) :在单个请求的生命周期内,追踪数据和元数据信息绑定到单个事务。追踪数据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

通过这些数据类型,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监控应用,展示系统整体或特定服务的运行状态,并在系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可观测性与监控的区别和联系

许多人将可观测性等同于传统监控,但实际上二者有细微差别。监控是可观测性的子集和关键功能,二者相辅相成。传统的监控通常由运维工程师负责,而可观测性则更依赖于开发者通过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暴露应用内部信息,使得整个应用变得可观测。

社区产品与技术选型

随着可观测性概念在云原生领域的出现,出现了许多相关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大多专注于可观测性的三大支柱中的一个,缺乏能够同时解决和关联这三大支柱的统一产品。

总结与启发

服务可观测性在管理复杂的微服务架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指标、日志和追踪三大支柱的特性和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监控系统、优化性能并预测故障。随着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服务可观测性将变得更加重要,并将继续推动监控技术的进步。

在实践方面,建议采用支持可观测性的工具和实践,例如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机器学习来扫描数据、识别异常并自动触发警报,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与本文相关的镜像

Stable-Diffusion-3.5

Stable-Diffusion-3.5

图片生成
Stable-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 3.5 (SD 3.5) 是由 Stability AI 推出的新一代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相比 3.0 版本,它提升了图像质量、运行速度和硬件效率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