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计算机基础的认识,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作者:14级数学科学学院统计班 许惠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极为普,我国大学教育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完成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前景的探索三方面阐述自己的对大学计算机础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大学 计算机 基础教育 认识

当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竟争逐渐转向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竟争,科技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其间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竟争,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教育的重任,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人才需求间出现了偏差,如何做好我国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培育高素质的国家建设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行之道。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实意义

大学专业分类繁多,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有所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综合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大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应用需要确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范围和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服务于应用目的,不宜脱离应用去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际操作,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宜结合应用进行学习,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的帮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通过高考,从不同地区来到同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是有所差距的,加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我国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问题一:学生基础不一,学习存在问题。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但是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吃力,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问题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大学专业间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随着计算机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进入校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计算机基础教学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