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层电子数排布规则_高二化学结构3:电子排布三原则

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子排布如何决定元素周期律,包括电子排布对原子半径、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介绍了电子层、能级、轨道的概念,并通过能层-能级-轨道全貌图解析电子排布规律。同时,讲解了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的三个基本原则:保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为理解元素化学性质提供基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94de7e98cccb0f4f28cb3ed6536e5d4.gif

     电子,化学的灵魂。

    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告诉我们:

      核外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一、电子排布决定元素周期律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从内到外,一层一层,一个一个地排布,美好地展示出了

    元素周期律

1.1 电子排布决定原子半径

      电子排布决定元素原子的

    原子半径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2 原子半径决定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的大小,决定了元素的

    金属性四强

    非金属性四强、

      一一剧烈、

      一一稳定、

      一一还原性

      但是,电子比较诡异,电子们还真不是一层一层、规规矩矩地排布的。

二、电子层、能级、轨道、电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层(能层)、能级、轨道之间的关系,稍许复杂。

      2.1 原子核外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各能级之间,中学认为没有电子存在(显然是错误的)。

      能层、能级、轨道之间的关系有点复杂,用一张图可以概括。

     2.2 能层-能级-轨道全貌图

      选修一这本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关键是 “核外电子的排布”,重点是 “核外电子的排布”,难点还是 “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量高低看能级

     电子排布看轨道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规律,看下面这张图——全貌图。这张图是全貌,具体内容,下面一一解说。

68337cfbe95f4a37ce45b752c2bdc504.png

      2.3 电子层-能级-轨道-电子数

      原子核外的能层 (电子层)、能级、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如下。

      说明: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要根据后面的 “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三原则” 来确定。

    (1)能层

      我们俗称的电子层,用 n 表示,n=1、2、3、4、5、6、7……。

      国际上,n 还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n = K、L、M、N、O、P、Q……

3f243fce7a25f49e331d67129050dfa6.png

       n = 1 的能层最靠近原子核,能量最低,电子最稳定;n 越大,能量越高,对应的电子越容易得到或失去。

      说明: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n = 1 是 “始—Kai-shi” 的那一层,然后按照英文字母表的顺序,一遍就记住了。高考中,会问到这样的问题 

      “元素周期表第 37 号元素的第 M 层有几个电子

    (2)能级

     每一能层 (电子层) 内,可以包含不同能级。电子层 n 等于几,就有几个能级。

    电子层      能级数

         1          s 能级    

         2          s、p能级

         3          s、p、d能级

         4          s、p、d、f能级

         5          s、p、d、f、g能级

         6          ... ... ... ... 六个能级

    s、p、d、f、g等能级

    能量逐渐增高

    s、p 能级都正常

    d、f 能级不正常

64657223f8d9729ce8167ca32b940eb1.png

    s、p 能级都正常

    d、f 能级不正常

    (n-1)d 跳到 ns 上:

    3d 跳到 4s 上;

    (n-1)f 跳到 np 上:

     4f 跳到 5p 上。

    (3)能级内的轨道

      电子在原子核外分为能层;

      能层内分为能级 s、p、d、f;

      能级内又分为

    能量相同的

    轨道

     不同能级内的轨道数不同:

    能  级     轨道数

    s 能级        1 个

    p 能级       3 个

    d 能级       5 个

    能级       7 个

    g 能级     …………

    (4)每层的轨道数、电子数

      原子核外,每个能层 (电子层) 的轨道数、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不同。

    电子层    轨道   轨道数   电子数

    1 (K层)     s          1        2 个

    2 (L层)    s p        4        8 个

    3 (M层)  s p d     9       18 个

    (N层)  s p d f  16      32 个

    5 (O层)   ……   ……    ……

三、构造原理、电子排布三原则

      按照玻尔模型,电子是一层一层排布的。

      但是,按照实验测定的结果,电子层之间有交叉;按照量子化学计算,电子能级之间有重叠。

    电子排布

    不一定

    一层一层排布的

      3.1 构造原理

      各个电子层内的能级不同,能量也不同。

      电子按照构造原理从低到高排布。

2b89f35902ddd127521d3d2f5a71d32c.png

      3.2 电子排布三原则

      电子在原子核外,按照以下三个原则排布。

    (1)保利原理

      保利原理,又称为保利不相容原理,意思是:

      能层内的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而且这 2 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2)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意思是在相同能级内,电子尽量占据更多的轨道。当同一能级的所有轨道的电子达到半满时,能量较低;电子达到全满时,能量最低

       洪特规则,可以解释为什么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因为它们的轨道内的电子是全满的。

       洪特规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 24 号元素 Cr、29 号元素 Cu 等元素的核外电子异常排布。

    (3)能量最低原理

       按照构造原理,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层、能量最低的能级、轨道上。

结语

     电子排布之后,还要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这是下次课的内容。

作者简介

      赵老师,男,副教授。

      中科院催化化学博士、结构化学硕士,吉林大学结构化学学士。曾任日本北海道大学有机化学客座研究员、马拉西亚马尼拉大学英语化学老师,

     从2008年至今,在北京做高中化学、竞赛化学、英语化学、初中化学教师,谙熟高考化学考点、化学竞赛考点,高中化学、竞赛化学、AP化学、ib化学、A-Level化学、初中化学教学具有丰富经验。

                           (衷心感谢您的光临)

22f1c95a61f6ba6b3321800af23adf3a.png

  ————————————————————

6c5b2d4169783802baa6dd70906df2de.png36768777304670ba8d40a9092291167d.gif

36ea6969aade281bb14721e03dd0559f.png2d9cf3832512ab5e78b9eb51a92fc351.gif

  ————————————————————

微信号/QQ号:157 246 96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72 号

微信:teacher_zhao_beij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