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第二狂想曲难度_克罗地亚狂想曲——战争的悲剧艺术

     高考结束,终于可以捡起之前练过的一篇篇动人的曲目,我在稍微练了会哈农和车尔尼后,便开始重拾我对《克罗地亚狂想曲》的记忆。

       如果只是因为听了这首歌,觉得好听而去弹,那我觉得我这篇文章可能写不了多少,但了解了这个曲子的背景后,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之于文明的意义,自然也就能多写一些了。

        这些都是我今天的所想所感,也许并不是创作者的本意,但作品的价值不也体现在不一样的人读出的不一样的感受之中吗?

01

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故事

        演奏者马克西姆,一位克罗地亚天才钢琴家,不用多说了。

        这个乐曲建构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

       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是雨前的预兆,还是硝烟的弥漫,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尘埃在空气里飘摇,最终落定,回归泥土。

       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

       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只有夜晚来临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或许是霓虹与车水马龙都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有悲伤,也有着无声的凄凉。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每每听到这首曲子时,心中总是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摘自百度百科)

02

乐曲浅析

       笔者看来,第一部分应该是从开头一直到第一个左右手琶音合作的小高潮结束。

        从一个低沉的和弦开始,右手从小字三组(一个比较高的音区)弹起,以相似的旋律缓缓地低音区移动,让乐曲从空灵逐渐转入沉重。左手的和弦也从小字组向小字组与大字组掺和转变,配合右手的主旋律,表现出战争结束许久,突然一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战场的感受。开始时,眼前是一片空寂,除了烧焦的不会说话的土地,铺满着植被燃烧剩下的炭灰,没有一丝生机。看着这样的场景,我们不禁开始想象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战争有多么的触目惊心,本因环境凄凉带来的震惊,逐步转入对战争的悲痛。

       右手的速度逐渐加快,然后进入右手琶音左手和弦的部分。我们回忆起了战争的惨状,一个个倒下的士兵,或是被弹雨穿透,或是被开膛破肚。内心对战争的痛恨愈发强烈。

        紧接着来到双手琶音的阶段,左手的加入使曲子更加洪亮、澎湃。我们心中的痛恨转变为愤怒与抗争,渴望自己重回那个年代,为祖国的和平安宁抛头颅、洒热血。笔者认为,这一部分是曲子的第一个难点,因为左手的琶音加上速度之后,对手指的灵活度要求还是有点高的,至少对于我这个荒废了钢琴四五年的人来说需要好一会的练习。有时候可能左手碰到杂音,有时候可能左右手的音不同步,总之是一个小难点。

515a61d6ae760734e4552137ba8effe3.png

       第二部分应该是从左手低音区循环开始直到调性的转变结束。

        突然从左手大字组开始,低沉的声音好似一场战役结束后,感受到的凝重的悲伤。接着右手以相同的形式弹奏一段时间后转入与第一部分类似的曲调中。这里从左右手共同循环突然转变曲调,笔者自己认为需要注意一下琴键位置的突变。

        在双手琶音一段后,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这里右手的琶音没有一直延续到高音区,而是在小字二组即将进入小字三组的时候做出来返回,然后调性变化再次左右手琶音,曲子开始进入最终的高潮。

72e0bc750d5467b8138e5c0dbf7cd8ca.png

       第三部分,是从调性变化开始一直到结束。

       曲子以类似的音律继续展现我们对战争的回忆,但是由于降调转成升调,乐曲更加激昂一些,感觉起来像是大决战的到来,每个人斗志昂扬。

      调性变化后,右手本来在第一二部分较为轻松的弹奏,因为黑键的增多与跨度的变大,难度会上升一些。双手琶音的部分也因为黑键增多,难度比起之前的琶音要更大一点,这应该是曲子的第二个难点。

       琶音结束后过一会,会出现一部分左手跨度较大的和弦。而因为调性变化右手难度增大,因此笔者感觉这部分因为要同时关照较大音域的左右手弹奏的准确的度,对于本人这样不熟悉琴键的练习者来说难度会有点大,尤其是结束时右手四指的和弦总会卡住或者弹错,应该是曲子的第三个难点。

       最后以高声的和弦结尾,曲调恢弘,好似战争胜利,但暗含着对恢弘背后对付出巨大代价的反思。

4b6800828e190ed6ca29e667a5aa9beb.png e79169b81fd815ba1b8c63b3e6ef4335.png

       第一次听到这个曲子,大概是小学的时候在玩一款音游的时候的一个比较难的曲目。接着便去下载了曲谱尝试练习。如今再次捡起这个曲子,了解了创作的背景故事,感受到生命的激情——虽脆弱但又坚韧顽强,从音乐的角度思考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实在是感慨万千。

        对我自己而言,明天是高考出分的日子;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如今是与疫情战斗,与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战斗的时代,生命的力量显得无比高贵。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凄然地坚强着,也许才是生命的本色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