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
教学理念:
根据悟学式教学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承上启下、善于观察(看一看)、善于实践(做一做)、善于总结(理一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悟学的实质就是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师注意使用直观的图片、启发式提问、适当点拨和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学习前人在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2.培养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2.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启发类比法、辨析法
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课本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这个图片给你什么信息?它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根据元素周期律,每隔一定数目的原子,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象排日历一样,将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成一个表,叫元素周期表。
[板书]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对学好中学化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元素周期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展示《元素周期表》挂图,指出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国外不一定用这种,指导学生归纳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似)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具在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周期表的结构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比较:元素周期表结构——行,分析比较各元素原子间结构关系。
发现:a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
b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元素周期表有7行,共有7个周期;
c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 2、8、8,短周期;
第四、五、六周期,所排元素种类:18、18、32,长周期;
第七周期,所排元素种类:26,不完全周期。
d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展示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列)

3.课堂练习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填下表5—11:

归纳:7个横即7个周期
周期特点:周期序数=电子层数;每一周期都是以碱金属元素开始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4.族
比较:同一列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重点分析卤族元素及碱金属元素的相同。
发现:
①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共16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②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
长短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稀有气体元素所在的第18纵行称为零族,计作“0”;
第Ⅷ族:8、9、10三个纵行为Ⅷ族。
③族的特点: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④族的别称:第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 ;第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第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第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第ⅦA族称为卤素族元素;零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5.知识拓展:结合生物学、地理学科的知识,搜集资料,找出人体组织的主要元素(P103图5—10)、我国储量最大的矿产元素、地壳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前16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三、课堂练习:
1.填空题(多媒体大屏幕展示)
①具有相同的 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 (增或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个周期。(电子层 增)
②元素周期表里共有 个周期,其中有个 短周期, 个长周期;第一到第六周期各有
种元素。(7 3 4 2 8 8 18 18 32)
③周期表有 纵行,分为 族。 有 个主族, 个副族, 个Ⅷ族
, 个零族。(18、16、7、7 、1 、1 )
④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原子的 数。(最外层电子)
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3.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共分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结构、周期特点和族的分布等几个方面。学习本章内容对于掌握元素周期律及为化学学习服务都很有价值。本课以前三个部分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根据悟学理论,学习应该是一个知识体系连贯的过程,课程学习应该做到承上启下。本课处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五章第三节。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是要秉承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原子结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图片总结信息点。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明确这是元素周期表。
第二个环节是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悟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方略中提出学习应该善于观察(看一看)。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本翻到附录的彩页,观察“元素周期表”,并且在大屏幕上展示电子版的“元素周期表”。学生有效观察表格,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师生总结出该表的编排原则。在学生尝试总结的时候,教师的启发式提问相当于穿针引线,使得教学能有效有序地进行。
第三个环节是师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悟学的实质就是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深入观察,经教师点拨,最终总结出文字形式的结构特点。之后再要求学生完成课本图5—11的表格,巩固刚刚已学知识。
第四个环节是介绍族的知识,这属于识记类的知识。在直观的图标面前,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认真观察,善于总结,最终总结出族的分类、特点、别称等知识。知识拓展的内容涉及学科交叉,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为了加强观察总结后的成果,为了帮助学生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我设计的本课的第五个环节——课堂练习。善于实践(做一做)、善于总结(理一理)的学习方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能力。课堂练习包括基本知识的填空题和看图推断题。学生在5—8分钟完成这些练习,当堂评讲。学生在这个环节里明确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课后通过自学、复习和做练习来加强巩固课堂知识。

教师之家--教师备课教学好帮手!www.renjiaoshe.com
高中化学必修二 备课资源导航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教案、学案、试题)
-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教案、学案、试题)
- 化学能与热能
- 化学能与电能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课件、教案、学案、试题)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教案、学案、试题)
-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