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出茅庐幸运儿,兴趣是最好初心
当尹伟钧知道动漫作品要全网上映的那一刻,他第一个想告诉的人,是他的竞赛指导老师黄卉卉。 他调皮地给黄老师发去一条微信: “卉姐,看动画片吗?”黄老师得知喜讯后,倍感欣慰,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骄傲之情溢出屏幕。

图为尹伟钧
比起大部分同龄人,尹伟钧更早就摸清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是第一个幸运。他从初中开始就摸索各种动画制作软件,AE、PR、Flash 等软件都有涉猎。年少的尹伟钧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通过网络自学最新的技术课程,这都为他后来在3D制作上的发力,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直言:“3D制作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很庆幸我选对了专业,这是我喜欢而且擅长的方向。” 进入大学后,尹伟钧的第二个幸运,是遇到了“伯乐”。大二时刚开学,黄卉卉老师在第一堂3D动漫制作技术课后留下了作业,尹伟钧交上来的作品让她眼前一亮。她特意在课堂上询问:“这个作品是谁做的?”尹伟钧于是举手认领。 “这是我第一次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来自老师的认可。”他谈起这件事时,依旧觉得暖心而且激励。“小时候家人没有认可过我对3D动漫的兴趣,他们一直觉得这个跟玩电脑游戏没有区别。但真正学习下来,我发现自己可以做好,老师觉得我行,而且还不断辅导我,于是信心倍增。”从兴趣走向专业,竞赛中磨砺自我
大学二年级是尹伟钧飞速成长的一年,内在的兴趣种子已然觉醒,在老师的指导和他的主动学习下,他的兴趣开始往专业发展。这一年中他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学习新的制作技巧,看教程,学习美术基础、场景构图等,不断实践和探索,完全地沉浸其中。此时兴趣成了他最单纯最有力的内驱,引领着他深入探索3D动漫制作的乐趣。 2018年,尹伟钧用了整整一个月备战2018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漫项目。 他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总想着用新的形式、新的技巧去呈现灵感和想法。指导老师也全力辅导他,不仅是从技术技巧、剧本构思、时间分配上给出建议,也从心态、态度和处事上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他。 最终,在2018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尹伟钧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对这个成绩他其实并不满意。他说:“真正去到赛场中,我才意识到厉害的人有很多。我过去还比较浮躁,基本功也并不扎实。我要学的还有很多。”他由此变得更加谦虚和踏实。
忆三年美好时光,真诚赠言师弟妹
尹伟钧非常想念在广东文理三年的快乐时光。他想念母校的饭堂,想念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 采访中有个问题是:如果可以重回广东文理,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思考了一会儿给出答案: “我想回大一好好上课,打基础。” “大一时没有重视艺术概论、绘画基础等这些课程,等到我真正开始着手创作和表达时,发现这些知识在创作中决定了一个人作品的表现力,以及能力的天花板。所以我很想回到大一,以现在心态再好好学一遍。”尹伟钧认真地说道。 他尤为怀念的是大学三年里可以自由学习、创作的快乐。这是真正进入到社会后的他才醒悟到的,属于学生时代的黄金自由,但他已经不再拥有。“现在工作后几乎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去构思完整的作品,去表达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在大学时候,其实应该要尽可能多地出作品,迅速学习和成长,实践和表达。”Q:“伟钧有什么话想要送给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师弟师妹?”
A:“大一是打好基础的时期,每堂课都很有必要好好上。不要浮躁傲慢,觉得这些不重要。” Q:“可以分享你总结的学习方法吗?” A:“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一般人习惯关注老师的操作方法,并喜欢模仿成品,我建议要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和背后的原理,用同样的方法原理去创作出不同的东西。” A:“找到兴趣很重要,如果找对了方向,就会形成内驱力一直前进,同时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在我看来这就是自律的本质。” Q:“实习季即将来临,有什么择业的经验可以给大家参考?” A:“这个行业都是看作品、实力的,大家有机会多创作,多出作品。在实习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想去的行业,了解公司的实力和排名,做足功课再投简历。”2019毕业季时的尹伟钧与他的小伙伴们
如今,对于年仅21岁的尹伟钧来说, 3D动漫制作之路才刚刚开始。 在此,我们祝福他发挥无限潜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他的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呢?文理 · 桃与李
开栏语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批广东文理学子离开母校,踏上新的旅程。有人组建团队去创业,有人从事着理想的职业,有人已经成就斐然,有人正在经历考验……这些广东文理人的故事,既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延续,也是他们自身梦想种子的生长。
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表示,希望看到更多广东文理人在各自人生路途上的故事与成就。现在,我们开设“文理 · 桃与李”专栏,讲述广东文理毕业生们精彩的人生故事,愿天下广东文理人以此为情感纽带,互相温暖,互相鼓励。

文字 | 赖慧丽 图片 | 尹伟钧 供图 策划 | 品牌中心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