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对于键盘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玩游戏码字的时代,对于鼠标,多数人则不以为然,好用就行。在颜值盛行的2020,键盘和鼠标也不再仅仅是游戏码字的代称。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那种机械键盘玩游戏嘎达嘎达的按键手感,小朋友们围着一圈一群人玩着坦克大战。那是一种实打实的手感,而长大后发现键盘很多,眼花缭乱到难以选择。
在朋友的多次安利下,我去了解了下Cherry,作为德国数一数二的机械键盘制造商,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那么多人推荐它家的机械键盘。

直到网上搜索了下,原来大部分键盘的优质轴体,都采购自Cherry。
这里感谢中关村在线,提供了一次能够让我近距离接触Cherry键鼠的机会。本次到手的是CHERRY MX BOARD 8.0 白光版机械键盘和CHERRY MC 8.1游戏鼠标。
到手后,很多朋友都想来一睹真容,其中不乏一些朋友想对比Cherry键鼠和普通Cherry轴体的键盘有什么区别,认为Cherry的键鼠卖的是牌子,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做键盘,那大家不妨跟着我这个非键盘玩家,看看这个键鼠套装是信仰加持,还是手感和颜值兼顾。

简约的时尚,精益求精的传承
外观
当我拿到手的两个大包装,不喜欢的是两者的重量,真的挺重。包装盒的外表非常简洁,采用的是红白厚底瓦楞纸,红色的Cherry Logo是他的标识。

打开键盘包装,才惊讶了我。铝合金包装的保险箱,这种箱子大多数用于保管重要物品,游戏中戏称“物资手提箱”。这种箱子占据了一大部分重量,保护级别可想而知,相当精致。正面激光蚀刻的红色Logo和灰色MX BOARD 8.0的字样,边角处有防磕碰的保护,顶部有铝制开合扣,包裹性很强。底面和侧面都有防滑垫,避免箱子因磕碰损伤键盘。

再来看看鼠标,打开和键盘一样的铝合金包装箱,只不过底部灰色字体换成了MC8.1。两个箱子质感十足,像是保卫骑士的铠甲一样,履行守护的责任。

打开箱子,键盘和鼠标的上下层都有厚厚的黑色海绵包裹,即便是外力冲击,外部的手提箱受损,内部的海绵也能够抵消很大的冲击力,很好的保护好键鼠。

先来看看键盘,第一眼让我就回到了曾经使用机械键盘时刻,相信不少朋友对于过去键盘的连接线处有一个圆圆的疙瘩,虽然那时候并不清楚这是干嘛的,现在才知道这是键盘的抗干扰磁环。主要用于防电磁干扰的,空气中有电磁波,键鼠的线就像收音机天线一样会收集这些电磁波并传到主板上,虽然主板上有保护措施,但如果周围突然有大的电磁波爆发(比如大功率的变电器或空调启动等)就可能造成这些电流损坏你的主板。可见Cherry这方面相当用心,小细节是打动用户的点。

而Cherry依然是采用了经典的USB接口连接电脑,而接口处也激光蚀刻了Cherry的Logo,而线材长度比较长,便于多场景使用,可以延展的空间更大。而键盘内没有任何配件,这让我充满了好奇。

键盘采用了87键位的布局,相对会紧凑一些,标准的美式布局。键位之间的紧凑布局,在游戏或者使用顶部键位时会有点不适应。

拆开键帽后发现是红轴,反应灵敏、回弹有力。常用的快捷键位,一个不少,日常使用更加方便。

上下左右键位印着Cherry的Logo,微微下凹,像是被抛光打磨过。从键盘的侧面看去,键盘的角度很高,很清楚看到底部的背光白灯,这种设计充满了工程美学。

CHERRY MX BOARD 8.0 白色侧刻版采用经典的原厂高度键帽,ABS侧刻透光键帽。

底部四角有软脚脚垫支撑,有一定的防滑作用,侧边的圆心转轴非常有质感,可以旋转调整约60度,撑起键盘后打字游戏舒适度更佳。


再来看看鼠标,打开后和键盘一样的黑色海绵包裹,鼠标居于正中,左上角和右下角有红色隔纸遮罩。

而鼠标还有隐藏隔层,拿开上层后,鼠标下层的线材展露出来,当然还有附赠的两个磁吸式侧翼,有种DIY的味道了。

还有一个可以六角形的卡针,我第一次拿用来调节鼠标底部指针灵敏度,后来才发现不是这么用的。

鼠标和键盘一样也有抗干扰磁环,USB有线接口。顶部有Cherry的字样,也是磁吸式设计,可以掀开。六角形卡针的用处也在这里,可将顶部螺丝拆卸。而寻常我们习以为常的滚轮换为了履带式滑动,这种设计第一次上手需要习惯,上手后很快就能找到感觉,缩短了上下滑动的距离。

鼠标底部有DPI的圆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按钮,同时按下可调节鼠标RGB的色彩。。

鼠标的侧翼采用了中空轴承设计,更容易让使用者看到鼠标的RGB色彩轮光流转。

驱动的主观性,不完美的实用主义
其实我对于驱动是不了解的,为什么要为了键鼠开发一套驱动。对于外设党而言非常实用,对于普通人有多大用?
当我用了Cherry后,算是有点理解了。如果你在乎键鼠的颜值和可玩性时,并且深入研究后,那软件的驱动是自定义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它增加的就是键鼠的可玩性,丰富生活的乐趣所在。

安装过程并不难,驱动程序也非常容易在官方下载,顺带提一下,只有Cherry有Windows和Mac两种版本。
键盘的灯效一共也就6种,自定义可玩性更高,可以调节速度,也可以自定义按键功能,针对单键、宏、文本、多媒体均可以设置,键盘可以设置125Hz-1000Hz的报告率,亮度也可以设置为全灭-全亮,鼠标的设置差不多同上,不过鼠标多了一个可以调节的DPI值。







而从小窗口的主界面栏看出,就像是一个Cherry的商店,可以定制可以外设,当然,价格不菲,本人对于键盘的外设这块不太感兴趣,就不过多介绍了。

手感才是硬道理,键鼠搭配是王道
手感
键鼠搭配,手感如何?大家最期待的,也是我疑问最大的地方?如果来形容手感?每个人的直观感受都不同,体验不同,参考维度也不同。那不如,就以生活化的方式来体验和描述吧!让科技回归生活的本源。
使用场景最多的就是码字和游戏。长时间码字最考验的就是键程和下压力度的反馈,Cherry的红轴键帽较高,但反馈相当轻,键程在2.0上下,敲击时段落感几乎没有,声音相对清脆很多,啪嗒啪嗒的打字声响在安静环境下会较大,但直上直下的敲击反馈,让我码字效率提高很多,本篇文章就是Cherry的键鼠搭配完成的。码字时我最喜欢将旋转转轴竖起码字,手不会感觉太累。

当然也有静音红轴,我这台并不是,所以打字时声音较大。

要说游戏中红轴的手感如何?那真叫一个爽........才怪!无论是我还是朋友,使用时都觉得布局有点紧凑,会误触,由于红轴的力度比黑轴轻,按压力度上较小,上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而悬浮式设计,键程看起来稍高,键位和键位之间的错落感非常到位,就导致了误触。

我一共测试了古墓丽影9,地铁,生化危机2几款游戏,常用的像“W”“S”“A”“D”键位使用还好,如果配合一些攻击键,跳跃键,有时候就会按空,有时候就导致了游戏中直接Game Over。并不是键盘不好,只是键位和键位之间的布局和键程有些空,会导致一定几率的误触,当然玩了几局就适应了手感,后面的游戏之旅就顺利了很多。

对于FPS的游戏而言,其实87键位的键盘反而更有优势,右侧可以节省更多空间,前进后退操作更加精准。不过如果游戏需要开启修改器,而需要小键盘时,这会是一个困扰的问题。

在游戏里时,基本上可以忽略噪音问题。游戏的声音都可以盖过按键的操作声,当然大部分游戏一般是按住键位,声音就会被忽略掉。

在游戏中,关上窗帘,开启键盘光效,配上刺激的游戏,这才叫做游戏的真谛。不过键盘是白光背光,颜色略微单一,鼠标为RGB光效,配合起来不太搭。在测试以上几款游戏时,自定义键盘的光效后,再配合鼠标的RGB光效,玩古墓丽影带着劳拉探险真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对了,鼠标是重要的辅助角色,码字时不太容易注意到鼠标和光效,履带滑动手感很好,短距离就能够上下滑动,省心省力。但游戏中,它就是你的准星。由于我刚开始DPI值设置的太高,左右晃动时准星对不准,手动调整后,灵敏度相当的高,射击类游戏简直就是神辅助,一打一个准,基本上劳拉算是无伤。在地铁中面对凶狠的怪兽,指哪打哪,鼠标的移动相当快速,没有任何延迟,也不用担心鼠标线材太长不好拖拽。

这一对的搭配堪称完美,游戏就是享受生活的过程,键鼠光效就是提升游戏的视觉品味。
它们值不值得买?
总结
Cherry的键盘值不值得买?它和普通的轴体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只是卖的牌子货?
如果你是一个颜值控、外设党、对自定义化和驱动有高度的信仰,同时你需要大量的玩射击类游戏,偶尔码码字,那请为Cherry充值满分信仰,请一定要买键鼠套装RGB版本,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主定制键帽,多样化选择为生活增添乐趣。

如果你是一个经济实用型玩家,没有那么多预算,那我建议你还是放弃,可选择的品牌不少。
Cherry红轴和普通红轴有什么区别?就我个人体验的浅见,手感上区别不大,而这款红轴的段落感和错位感比我用的杜伽会高一点,我猜测可能是键程会高一点,但从耐久度而言,Cherry的做工会更好,使用时间更久。

Cherry出品,真的是精品。手感跟之前想的略有差距,但它很舒适,打字,游戏,它都能轻松胜任,配合鼠标是绝配。


以上均为主观体验,我是第一次用Cherry键鼠,单从颜值、做工和包装上而言,Cherry已经深深的打动了我,从手感上而言,和我长时间使用的游戏键盘有点差距,这Cherry可以去优化的地方,键鼠光效带给我的仪式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生活中也需要外设来丰富视觉体验。我认为我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承担它的价格,还有我的期望是,小键盘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