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X570芯片组主板全面发布后我们可以看出,各厂商给足了AMD面子,所有X570均在颜值方面大幅超越既有的英特尔高端Z390芯片组。这其中,华擎所有版型均有着颠覆性的迁越。
前几代华擎主板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一定停留在“灰不溜秋”,主流的灰黑色PCB、灰黑色散热片、灰黑色防护装甲以及不算丰富的灯光点缀,让这一品牌主板外观略显严肃、商务。

不过这一代X570外观进步真的超级大,日前我们拿到了华擎新款钢铁传奇系列X570主板,作为定位中低端的版型(这块板子的定位及价格比极限玩家4还要低),倒是很有兴趣看看,日常以走性价比路线为主的华擎不知道究竟能给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01-主板开箱】

由于是测试板,所以完整的开箱过程就免啦,主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实”,归功于大面积一体式M.2&南桥联合式散热模组,外加体积稍显庞大的MOS散热片&I/O护罩,整个主板就CPU附近略显单薄。

但是装好CPU及内存后,整体感觉就异常完美。


主板采用60A高效电感+50A Dr.MOS(10相)供电组合的形式,搭配尼吉康12K黑金电容。供电接口为8Pin+4Pin,理论上可以实现200W+的供电输入,MOS散热片造型较为简单。

CPU插槽背面电容。


这个I/O护罩设计非常巧妙,上部采用和MOS散热片几乎一样的金属色,并且也有立体厚度层次,会让人产生一整快都是金属散热片的错觉,下方设计成与主板PCB一样的迷彩花纹,使得其与主板本体的融合度非常高。这个字母S以及下方的版型字样会在开机状态下发光(RGB)。

内存插槽部分,我们并没有见到和昨天技嘉X570 AORUS PRO一样的加固条设计。这不是说华擎比较缩,而是除了技嘉外,其他厂商都没有这个习惯。因为拔内存时只需要卡扣拨开,内存自然就下来了,独立显卡的卡扣藏在插槽末端,非常隐蔽,很多人不知道要拨开,再加上显卡本身比较大,习惯用蛮力,所以PCI-E插槽加固条实用性会强很多。
该主板在搭配第三代锐龙时(不含3000系列APU),最高可以超频支持4666+MHz的超高频内存。在搭配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时,最高可以超频支持3600+MHz的高频内存,如果搭配中国大陆不卖的R3-3200G或R5-3400G(均采用二代锐龙架构),那么最高可以超频支持3466+MHz的高频内存。从侧面也反映出,三代锐龙的内存支持能力已经大幅提升。该主板同样不支持第一代锐龙以及2000系列APU(采用第一代锐龙架构)。


RGB时代,各种RGB插针已成必备常态,除了板载的RGB灯效以外,主板还能够兼容各式LED设备,如灯条、CPU风扇、散热器、机壳等。 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华擎主板专属控制软件让这些RGB LED设备同步发光。


我们之前有过介绍,这一次所有厂商推出的X570主板在芯片组部分都搭配了主动散热式的小风扇,作为一颗芯片组芯片(I/O Die),X570本身TDP高达15W,甚至赶上一颗低功耗CPU的水准,匹配一个小风扇也合情合理。华擎设计一体式M.2&南桥散热片的目的就是最大化风扇利用效能,通过风扇将南桥、M.2固态产生的热量一并带走。华硕(玩家国度)、微星中高端版型等都有类似的设计。
但是这种设计缺点也不是没有,如果你去买那种高端的自带帅气M.2散热片的固态硬盘,抱歉!安装前你必须把它们靓丽的“衣服”拆掉。不然你是打算整个面板全部拆掉,还是舍小家,保大家呢?

芯片组背面的电容设计。


马甲拆掉后可以看到两条全速M.2接口,具体是走4.0x4(64Gb/s)还是3.0x4(32Gb/s)由你安装的CPU所决定。M.2 WIFI接口本身就是裸露的,主板背部一体式I/O挡板已经预留WIFI天线安装孔。I/O监视及中控芯片型号为NCT6796D-R。

拆掉散热模块同样可以看到裸露的南桥散热风扇,定期清灰看样子会非常方便。

一体式散热模块的质量大约是125.5克。

怎么说呢,虽然集成的音效芯片已经是旗舰级的瑞昱ALC1220,但是华擎这一区域的整体设计总觉得比别家会略寒酸一些。

其他细节方面,主板集成了8个SATA接口,但实际会有2个接口与下方的M.2插槽抢通道。


前置USB 2.0(4个)、USB 3.0(4个)拓展接口。

全系列华擎X570均支持雷电接口的扩展。


所有PCI-E插槽均为开放式设计,X1的接口也可以扩展支持其他长卡。

背部I/O方面,集成了2个USB 3.1(1Type-A+1 Type-C/标注为USB 3.2)、6个USB 3.0、1个PS/2、1个HDMI显示输出+1个DP显示输出(搭配APU时生效)、音频(含SPDIF数字音频)及网络RJ-45接口。该主板集成网卡型号为英特尔I211-AT。

主板提供的二条PCIE X16全长插槽实际倍速分别是X16、X4,通道版本由CPU决定(3.0或4.0)。

整块主板的重量为1036g。
【02-测试平台介绍】

本次测试平台我们选择了与三代锐龙完美适配的宇瞻黑豹DDR4-3200频率内存(鲁大师检测错误),独立显卡为AMD Radeon 7,用到的CPU散热器来自R7-2700X附带RGB灯效的“幽灵”棱镜散热器,电源为鑫谷GP900G。


【03-亮机环节】





最美原装散热器无可辩驳。
【04-CPU锁最大加速频率简单性能测试】

为什么说是锁最大频率测试呢?因为R5-3600全核心加速频率应该是4.0GHz左右,R5-3600X全核心加速频率是4.20GHz左右,但是我们可以直接把两颗处理器锁最大加速频率。R5-3600锁完就是全核心4.20GHz,和R5-3600X性能差不多了,R5-3600X则可以全核心4.40GHz。
【测试项目一:CPU-Z跑分】


CPU-Z跑分方面,R5-3600单核心519分,多核心4212,领先i7-8700/8700K大约14%。R5-3600X单核心536分,多核心4256,领先i7-8700/8700K大约15%。
【测试项目二:R15跑分】

(由于还有一些非公开发售的CPU成绩需要隐藏,这边用红色条盖去)
在R15测试中(左:单核,右:多核),全核心4.20GHz的R5-3600成绩和一般的R5-3600X是一致的,而R5-3600X还可以继续往上走走。这边我们用一颗超频至4.20GHz的R5-2600作为对比,可以看出R5-3600在单线程及多线程方面的巨大提升。
【测试项目三:R20】

R20成绩仅供参考(左:单核,右:多核)。
【测试项目四:国际象棋】

左:R5-3600X,右:R5-3600
还是那句话,要买就买R5-3600,性价比更高。
【总结】
华擎这一代X570依旧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但外观的大幅加分让它看起来更值得入手。想买便宜的型号不仅有老朋友PRO4可选,这次甚至还有比PRO4更便宜的选项,那就是Phantom Gaming 4。作为准一线主板厂商,华擎主板的BIOS调校并不会和华硕、技嘉、微星有什么区别,相反,因为它比较妖,所以很多时候别人做不到的地方它也可以帮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