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运动大体可以分为:高山滑雪、竞技滑雪、自由式滑雪。
高山滑雪的爱好者脑子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动作,他们只是想从山涧滑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根据心情、雪质,他们会选择不同的高山,不同的地形。
而自由式滑雪多半适合年轻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泡在u槽和单板公园里,主要是通过滑雪跳跃障碍,空中转体等技术来体验滑雪快乐,自由式对板的技术要求比较苛刻。
最后是竞技滑雪,适合那些想成为运动员或已经是运动员的人,他们的目的在于取得比赛好成绩。
雪板的类型:在选购雪板之前你必须要了解的是单板会分大致三种类型(全能板、公园板、高山板),映射了单板的几种玩法和地形(回转、跳台、U槽、平地花式、BOX、RAIL、高山)。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叫FREESTYLE(全能板),这种雪板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相对比较全能在各个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速度和硬度中等,全能板最出色的是在回转、跳台、U槽方面。
2. 第二种叫PARK(公园板),这种雪板可以让你在公园舒服地泡上一天,普遍的公园板都拥有双向板头(TWIN TIP),速度相对较慢,硬度最软,更适用于平地花式、BOX、RAIL。
3. 第三种叫作FREERIDE(高山板),这种板子一般板头较长较宽较薄,板尾较短较窄较厚,这种雪板速度最快硬度最大。
4. 雪板的基本参数,长度:属性英文名LENGTH,越长的单板越稳定,适合高速滑行,越短的板子越灵活,适合公园和道具上的使用。5. 宽度:宽度有三类属性,Nose Width(板头宽)、Tail Width(板尾宽),Waist Width(板腰宽),一般我们主要关注的是Waist Witdth(板腰宽)。通常来说根据身高挑选的板子在宽度上也基本。

玩具表演演示
划重点(只考虑板型因素的影响):
弹性:低
雪中浮力:大
滑行稳定性:低
容错率:较高
适合玩法:平花、粉雪、公园道具等。
一家三口
这里需要多说一点的是,虽然Camber作为一个性格特点明显的板型,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很多人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会选择回Camber板型,因为那时候他们已经克服了卡刃的问题,同时在起跳高度上又达到了瓶颈,那么Camber的反馈力度就成为了他们为其买单的重要原因。你会发现很多跳台和U池选手会选择纯Camber型的雪板,以便于获得最大的腾空高度。
划重点(只考虑板型因素的影响):
弹性:大
雪中浮力:较低
滑行稳定性:高
容错率:低
适合玩法:道内滑行、跳台、U池。
玩具表演演示
划重点(只考虑板型因素的影响):
弹性:中
雪中浮力:中
滑行稳定性:中
容错率:中等偏高
适合玩法:平花、粉雪、公园道具等。
划重点(只考虑板型因素的影响):弹性:中雪中浮力:中偏高容错率:高到没sei了适合玩法:平花、粉雪、公园道具等。
先来看一张表格,这个表的内容是指标准的Camber板型的长度,是老外比较喜欢用来选择长度的一种方式
体重 Freeride Freestyle32kg 134cm 129cm 36kg 137cm 132cm 41kg 140cm 135cm 45kg 143cm 138cm 50kg 146cm 141cm 54kg 149cm 144cm 59kg 152cm 147cm 64kg 155cm 150cm 68kg 158cm 153cm 73kg 161cm 156cm 77kg 162cm 157cm 82kg 163cm 158cm 86kg 164cm 159cm 91kg 165cm 160cm 95kg 166cm 161cm 100kg 167cm 162cm
这个是个基本参考,然后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和个人习惯调整。比如实际的雪板硬度,玩法的一些需求。
比如理论上70KG左右的时候考虑用154长度。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和板子硬度,板型,用途等等都有关系,180身高,154肯定是能用的。选择板子的长短除了硬度板型用途体重等等参照系,个人习惯也要考虑,有的花样选手就喜欢用很短的板子,因为够灵活。我一般推荐的时候,都是基本先以体重作为参考值,然后根据身高和玩法,以及实际选择的板子硬度和板型做调整,并且我的习惯是会推荐稍微长几厘米的。按照体重得出的表格其实是根据Camber的板型得出的长度,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参数,比如参考身高的时候,长度不足,可以靠硬度去补。
Rocker的板型由于结构的因素造成会比Camber板型减少3~5cm。这个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但针对不同的Rocker也会有不同的范围。比如Flat板型相对比Camber减少的程度就低一些。 一些特殊的板体设计,特别是Burton的NUG这个系列板型的雪板,它的相对效果长度非常的夸张,这个类型的雪板,70KG,180的身高的话,只用146长度就可以。它可以缩短8~10cm的板长需求,表现会更加机动。当然这属于特殊情况。Burton为NUG设计的这种比较夸张的效果,体现在了NUG的全系列里面,NUG的V-Rocker,Flying-V,Camber都有这个效果,这个是在设计时调整了板腰弹性,侧切,板刃等等多方面的技术才实现的这种充满活力又不失稳定的效果。还有Burton 的Super Hero,这个板型设计可以缩短4~5cm的板长需求,如果是用Super Hero,用151长度的就可以了。
在选择滑雪板的尺寸之前,请注意以下几点
1.滑雪板的大小以公分为单位(例:滑雪板上的155(有时只会标55)代表滑雪板的尺寸为155公分)。
2.误差拿捏在3至4公分内,这样选择滑雪板基本上就不会出错。
3.你的程度越高,就能用更长的滑雪板(每多一级程度就多1到2公分)。
4.如果你的体重较同身高者来的重,可以选择稍大及(或)更高程度的滑雪板,因为它们通常更坚固。
Freestyling 特技板
选择较短的滑雪板,尺寸约在你的身高减25到20公分之间。
例如,身高174公分的人可选择149到154公分的滑雪板。
把滑雪板立在你的面前,它的高度应该会在你的肩膀和下巴之间。
较小的滑雪板较容易转弯和展示特技
较大的滑雪板可以在高速和跳跃着陆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All Mountain 通用型
你该选择身高减20和15公分范围内的滑雪板。(例如,174公分的人可以选择154到159公分的滑雪板)。
把滑雪板立在你面前,它的高度应该会在你的肩膀和下巴之间。
较小的滑雪板便于练习也适合较瘦的人。
较大的滑雪板可以在高速下提供更高的稳定度
进一步说明
这些表格可以帮你做出更准确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你的体重特别重或特别轻,上述的范围就不太能套用。
1.选择与你的用途相对应的列出(一般通用型 //多功能通用型和滑雪道 //多功能特技型和滑雪道 // 平花)
2.找到对应你身高和体重的栏位
3.这就是你的滑雪板尺寸(请记住,多或少个 2 公分不会影响你的乐趣)
总结
野雪的板型,本身不对称的板型,板头部分到板腰之间有一个Rocker,板头能够很好的浮出来,板头部分的压力要小,板头容易释放出来;板腰部分的Rocker提供了很好的浮力,板尾部分的Camber能够提供更多的弹性能量,整体非常适合野雪,深粉状态,但这种设计也会对板头板尾板型造成的压力差比较明显。所以要在这个区域做一点小的硬度和弹性上的变化,配合板边技术,也可以忽略这种影响。
板腰宽度会影响雪板的转换灵活性;在高速的时候感觉明显,如果雪板很宽,在换刃时相比较就会慢。
板腰宽的雪板,在技巧和花样上面会更稳定。
野雪粉雪的浮力也更好,无论是公园道具还是天然地形去爽呲,宽度较宽都有相应优势。
竞速板这种追求滑行速度和转换速度的,有效边刃长度很长,侧切半径大,板腰相对会窄一些固定器站姿角度∠略小。
目的在于为了在减小接触面,快速的进行转换。
可以用“相对”去理解
1
容错性和容易操控的问题勺子好上手,和它的板型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勺子板型技术设计容错性非常高,非勺子技术的雪板,板底和板边构成的是平面,我们在从板边到板边进行转过渡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好的控制力才能不扫雪卡刃。
勺子技术,从板头板尾到固定器区域,板底到板边是微微上翘的过渡的曲面,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在转换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吃雪的部位(板头板尾到固定器的区域,板腰的区域还是平面的)能够通过这个闭合曲面进行顺畅平滑之过渡,大大的降低卡刃风险,提高了旋转时转心部位面积集中,让旋转更容易做。
而且卡刃最常见有四个场景:滑行中的换刃,切内侧或者外侧的黄油,板头板尾部位的旋转,道具上用固定器区域到板头板尾位置呲行。
勺子恰好位置就处在这些场景应用所需要的部位上。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勺子都会大大的提高容错性,上手易。
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些图片再继续叙述
2
侧切边是什么? 侧切边指的是雪板与地面接触的曲线。侧切边深度以圆的半径来进行描述,单位通常为米。
这个半径也是雪板设计之初所决定的转向半径。侧切边深度因板头、板尾、板腰之间的宽度不同而有所差别;
当雪板板刃立起,插入平滑的雪面时,雪板的侧切边看得最清楚。
侧切边的几种类型参考上方插图
•半径侧切边:这种侧切边是完美圆形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反拱中的半径始终不变。拥有这种侧切边的雪板做出的转向能够不断循环? ,入弯、转弯和出弯。
•椭圆侧切边:这种侧切边是一个大型椭圆的一部分。这种类型的侧切边做出的转向在开始和结束时会比较柔和。
•二次方程式侧切边:这种侧切边中间更深、两头更长。它的反拱是半径和(或)椭圆的组合,所以并不连贯。这种侧切边做出的转向入弯时缓慢,出弯时中间刻下的侧切边半径更深。
3
它的作用是什么?雪板的侧切边直接影响转向的宽度。侧切边半径越长,转向幅度就越大;侧切边半径越短,转向幅度就越小。侧切边半径短的雪板转向速度更快,雪板在雪面上的转向反应也更加灵敏。
4
怎么利用它?用于一般滑雪、U型槽滑雪或表演技巧时,较窄的侧切边比较合适。强大的刻雪机器则需要更深的侧切边。高山速降滑雪者应该会倾向于选择较深的椭圆式侧切边,以求获得最大的稳定性。每家制造商设计的雪板各有不同,咨询商家看看你想购买的雪板设计的转向是怎么样的是否满足你的需求
5
纵向弯曲是什么?纵向弯曲指的是
雪板在以长条状弯曲时所产生的阻力。
6
它的作用是什么?软板入弯容易
适合低速着陆,并且总体操控性更强,
但这样的雪板在高速滑行、硬质场地及
大跳台着陆时不够稳定。硬板在高速滑
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在硬质场
地上也能有不错的表现。硬板移动性能
更佳,比软质雪板能更好的应对不利场
地,但是,它比软质雪板更难操控,特
别是在低速滑行时。
7
我如何利用它?购买前,请教商家或者测试一块雪板时,请确保它的曲模式平
滑且连贯。任何你考虑买下的雪板都要
做到全板能均衡地受力弯曲。在你弯折雪板时,不该有任何一处较其他地方更绵软无
力,或是特别扭曲。弯曲度较大的雪板对于错误的包容性更高。所以,用于U型槽或者
技巧式滑雪的雪板通常整块雪板都能较大程度地弯曲。大部分的大山、高山速降和竞速
雪板则相对较硬。
考虑到不同的人弯折雪板的方式不一样,个子娇小的人和体格魁梧的人弯折雪板的
方法必然不同,大部分的雪板在头尾两端都较软,这是你需要的,但不能在雪板上有
某处特别软或特别硬。在请教商家或者测试板子时,一个不错的测试方法就是踏上雪板,在地毯上蹦几
下,试着去感受脚下有没有任何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弯折处。
8
扭力是什么?扭力指的是顺着
长度扭转雪板时产生的阻力
9
它的作用是什么?扭转雪板时,越
柔软的雪板对错误的包容性越大,但柔
软的雪板板刃抓地性能较差。硬质的雪
板则抓地性能更好。
10
我如何利用它?对于新手
一块扭转曲度更大的雪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雪板适合进行U型槽滑雪,或是利用
板不断做各种技巧的自由式滑雪者。
而扭转曲度较小的雪板抓地性能更好,
这类雪板在自由式滑雪、高山速降滑雪
和竞速滑雪时表现更佳。大部分雪板头
尾的扭转曲度都较大,脚下的部分较硬,这主要是为了帮助滑雪者更好地入弯和出弯。
踩在脚下的部分之所以比较坚硬,主要是为了在高速滑行时,板刃能有力地抓住雪面
刻雪能力更好。高山速降或竞速雪板在头部会柔软一些,中间和尾部较为坚硬,这样的
设计有助于更好地入弯,控制住转向,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弯道处。
11
反拱是什么?当雪板有弧度时,板的底座面端会触碰到平坦的地面,而中间部分则会抬离地面,这个抬升的距离就是雪板的反拱。
12
它的作用是什么?它会影响雪板的反应能力。一块反拱程度大的雪板会有很多“卡断”的地方。雪板拱起越高,雪地表面对于雪板板刃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有些雪板的弧度大一些(如高山速降或竞速雪板),有些则小一些(如自由式和U型槽式雪板)。反拱
程度过大会影响滑行的流畅度,因为雪板的板刃会一直紧紧地贴合在雪面上。
13
我如何利用它?通过弯折雪板,并利用滑行时产生的能量,在每次转向时都能增加
滑行的速度。雪板在弯折和受压时都会不断积累能量,当雪板重新回到原有形态时,这
些能量就会释放出来,从而带动雪板跳离地面,滑雪者从雪面一跃而起,顺利进入下
个转向。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滑行,那么就选择一块反拱程度较大的竞速雪板,保证脚下
的中间部分特别牢固就可以。如果你追求的是滑行的流畅度,想要尝试U型槽滑雪,那
么雪板的反拱就不是必需的了
14
站姿是什么?滑雪者的常规站姿通常是左脚在前,有的滑雪者则是右脚置于左脚前
的姿势,这并没有任何个人针对性。
站姿的宽度指的是双脚置于雪板之上,两脚正中部位分开的距离。站姿角度和脚尖
所指方向有关。
15
它的作用是什么?站姿关系到滑雪的舒适
性。有些人是左撇子,有些人是右撇子,对于
脚来说,也是一样的。你觉得自己滑行下山
时,什么样的站姿是最舒服的,那么这就是你
应该选择的站姿。
较窄的站姿有助于雪板更好地弯曲;较宽
的站姿则给滑雪者的滑行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因此在旋转时有更强的控制力。
选择较高的站姿角度时,滑雪者面朝雪板前端,这有助于减少脚尖或脚跟的拖拽
性。小角度的站姿能获取更高水平面的稳定性,同时有助于双向滑行。
16
我如何利用它?如果你所购买的雪板有着对称的侧切边,你可以将固定器调整成左
脚前或是右脚前的站姿。如果你喜欢不对称的设计,那么你就必须购买针对自己的左脚
前或右脚前站姿特殊定制的雪板。
如果你需要进行比赛,更窄的站姿能
帮助你做到快速换边。如果你喜欢做很多
的技巧旋转动作,那么较宽的站姿可以扩
大你的平衡区域。较窄的站姿会加大固定
器的角度,防止脚尖和脚跟摩擦雪面。较
宽的站姿,固定器角度更低,能使滑雪者
的技巧滑行和旋转完成得更容易一些
在选择雪板遇到问题的可以联系上方微信,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专属你的板型.祝愿雪季滑得开心,非雪季回忆快乐,每天都bulingbu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