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信息化运行机制,推动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从覆盖业务阶段向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支撑企业转型升级阶段过渡,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与创新战略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化运行机制成为必然,这也是当前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深入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最佳实践的基础上,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构建了以目标选择机制、模式选择机制、动力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为核心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希冀为创新信息化运行机制提供参考模型和策略依据。
信息化运行机制是信息化相关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和运行关系,是引导和制约信息化相关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2011)。
信息化四大运行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信息化的整体运行机制。四大运行机制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图一所示。其中目标选择机制确定细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模式选择机制根据既定的目标,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运行模式;动力机制为目标选择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制度创新机制虽是属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内容,但它却是整个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促进甚至引领运行机制的持续优化。信息化运行机制的实际效率是这四大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一ITGov信息化运行机制模型资料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二、构建IT治理框架,开展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化最显著的特点是超大规模的数据、快速迭代的开发方式和可视化展现。通过数据可以分析用户行为并提供增值信息服务,快速迭代则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加高效,可视化展现能够实现两个目的:支撑决策与探索创新。进而实现业务和管理的细化和优化,并适应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可以说,数据规模、迭代速度和可视化展现决定了业务创新的速度,同时也是把握和驾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能力的标志,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云计算技术,最关键的能力是核心IT能力,最关键的制度保障是IT治理制度框架。
1.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可分解为大数据和数据中心计算。大数据从海量数据的角度看数据分析技术和系统架构支撑,包括软件基础架构与数据智能等相关技术,而数据中心计算则是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待软硬件系统。传统的软硬件系统基于桌面环境设计,而今天的数据中心环境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应用特点和负载模型、开发模式、评价体系、IT治理和风险管控机制等,这也导致了近三十年来从PC时代传承至今的信息系统设计原则不再适用。
如果说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存储、共享交换和计算的场所和渠道,那么发掘数据资产金矿,使其为战略竞争、管理决策和业务创新服务,则是大数据的核心要义,也是云计算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的发展方向。
未来,通过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将解决大规模、低成本、服务质量可评价、服务成本可计量这四个关键问题。
2.核心IT能力
IT投资本身并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IT投资过程不是简单的软件、硬件的建设,而是需要一个变量充当调用和部署IT资源从而获取价值的调节器,使IT资源转换成效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值,这个变量就是核心IT能力。核心IT能力是业务创新的源泉,这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因此,企业必须把培育核心IT能力,摆在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观念上为业务部门和IT部门指明应用IT着重努力的方向。核心IT能力概念的提出强调了IT应用不是IT部门自己的事情,业务创新价值的获取必须在全范围内形成,核心IT能力的培育需要领导层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这为领导层、业务管理者和IT部门通力合作找到理论上的依据。
核心IT能力系统的要素可以分为战略层、实施层和保障层三个层次,战略层上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结构表现为业务创新发展战略与IT战略整合能力,实施层上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结构表现为业务流程整合能力和信息系统整合能力,保障层上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结构表现为由组织结构整合能力和文化整合能力组成,核心IT能力是这五个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系统,核心IT能力的层次结构见图二所示。
图二ITGov核心IT能力模型资料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业务战略与IT战略整合能力是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整合本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使业务发展战略、IT战略与环境三者之间实现动态的相互匹配、相互协同。
业务流程整合能力就是强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分、由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任务,由单人或者特定的部门来完成。
信息系统整合能力就是指根据信息化战略目标和要求,对分散的现有信息子系统或者多种硬件产品和技术进行结合、协调或者重建,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信息系统整合有深度和广度、目的三个维度。
组织结构整合能力是指运用整合的思想与方法,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式集合成一个有机组织体,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使组织体的功能发生质的跃变,使整体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从而更好的为业务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整合型的组织结构以流程为中心、职能为辅助的矩阵式结构形式。
信息系统吸收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体现了科学管理之道,因此本身也蕴涵着一种文化,称之为IT文化。当既有文化与IT文化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两种文化的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通过组织行为表现出来,形成强大的实施阻力,有可能导致系统实施的失败,所以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既有文化与IT所蕴涵的文化进行一致性分析、整合,为IT的建设扫清障碍。
既有文化与IT文化整合能力是指将企业既有文化与IT文化,根据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提炼、升华,达到最优化的整体效果,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整合两种文化的目的是保证IT的顺利实施,提升企业管理思想,实现IT价值的保证,文化整合也是借机创新的过程,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创新出一种企业管理新文化。
3.IT治理
IT治理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需要把IT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IT治理包括IT与部门职能和业务发展的融合机制,权责对等的问责机制,资源配备与决策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核心IT能力发展机制,绩效管理及风险管理机制等。目的是实现政府部门职能目标,促进管理创新,合理控制信息化过程风险,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IT的价值(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2008)如图三所示。
图三中国企业IT治理框架资料来源: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三、应用“海-网-云”协同计算新模式,发展智能、安全、服务型的信息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轨道,而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将人类社会与信息空间、物理世界相互融合,形成“人机物”三元一体的世界。“人机物三元互动,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物理资源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也为信息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感知终端与人机交互终端(海)、新型网络技术(网)、云计算(云)的“海-网-云”协同计算新型组合模式和使用模式,为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建设与发展智能、安全、服务型的企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IT治理框架为推动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置于综合管控之下的“轨道”;信息化运行机制参考模型为根据信息化发展阶段和内在演进规律,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面对风起云涌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这是CIO们重中之重的工作。
文章来源于:技术骚宅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cfsj8/113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