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开展

“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开展

展览现场。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1月25日电 (记者 安源)“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于25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拉开帷幕。

“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开展

展览现场。 钟欣 摄

此次展览精选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扇面50余幅,通过“草虫趣”“鸟兽戏”“山水逸”“世间乐”四个单元,引领观众神游画境,徜徉咫尺之间,小中见美、近中见远、物中见情,感受雅致国风。

“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开展

展览现场。 钟欣 摄

据了解,扇,亦称“摇风”“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典雅与精致。歌扇呈艺,妙舞蹁跹,执麈清淡,诗酒欢宴,它优雅的身影中蕴含着内敛含蓄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品格。中国扇文化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有“舜作五明扇”的传说,据晋人崔豹《古今注》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扇子实物,是出土于湖北沙洋马山砖厂一号墓的战国时期竹扇。战国以降,扇子开始流行,并渐成风尚。秦汉以后,扇子主要用于宫中,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羽扇与纨扇盛行于世,少量纸扇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宋以后,折扇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本次展览的扇面展品,题材丰富,妙趣生动。行楷草隶,勾提点捺、飞白顿挫之间,呈现书法形意之美;渔樵船夫、仕女佛像,惟妙惟肖,花木草石、鸟兽虫鱼,生机勃然,纤毫工笔绘摹自然造物之妙;春江烟波、幽谷鸣泉,尺幅墨色之间道尽世人田园之羡、山水之梦。

“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开展

展览现场。 钟欣 摄

据悉,本次展览,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扇文化历史的演变,还可通过品读展品,探索清代至近现代画坛多元风格的生成与画风的发展,以及书画表现形式的转变。(完)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