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项目运行时加载jar包或类文件的顺序

1.在tomcat/common/lib下的jar文件,若更新或新增了,则只能重启服务器,才能重新加载jar包,使jar包生效。

2.如果application的WEB-INF/lib下的jar文件更新,则可以不重启tomcat便能使之生效,做法是修改application的Context,
修改其reloadable属性为true,(如果没有该属性就添加),该属性默认是false。  

例如:
<Context path="/myweb" docBase="D:\workplace\myweb\WebRoot"
debug="5" reloadable="true" crossContext="true"/>
当我们启动一个tomcat的服务的时候,jar包和claess文件是是以怎么样的顺序被加载进来的?
 
加载顺序:
1. $java_home/lib 目录下的Java核心api 
2. $java_home/lib/ext 目录下的java扩展jar包
3. java -classpath/-Djava.class.path所指的目录下的类与jar包
4. $CATALINA_HOME/common目录下按照文件夹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加载
5. $CATALINA_HOME/server目录下按照文件夹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加载
6. $CATALINA_BASE/shared目录下按照文件夹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加载
7. 我们的项目路径/WEB-INF/classes下的class文件
8. 我们的项目路径/WEB-INF/lib下的jar文件


 在同一个文件夹下,jar包是按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加载
由ClassLoader的双亲委托模式加载机制我们可以知道,假设两个包名和类名完全相同
的class文件不再同一个jar包,如果一个class文件已经被加载java虚拟机里了,
那么后面的相同的class文件就不会被加载了。

1、在tomcat根目录下新建shared/lib目录结构,将项目的jar包放在此目录下,
记得将项目下的jar包(一般在项目的WEB-INF\lib目录下)删除。
2、修改tomcat的conf目录下的catalina.properties文件,主要修改两处
1)shared.loader的值改为自己建立的共享jar包目录中所有的jar包,本例为:
shared.loader=D:/Program Files/Tomcat7/shared/lib/*.jar
2)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的值全部注释掉,追加*.jar。本例为:
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jar
效果:修改后tomcat的启动速度加快。同时防止tomcat多次加载项目中重复的jar包,造成内存移除异常。
注:实际部署的时候发现,不需要修改“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的值,
修改后反而可能出错,具体原因未知。使用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tomcat的加载运行机制与JAVA虚拟机的父类委托机制稍有不同。 
下面来做详细叙述: 
1、首先加载Tomcat_HOME/lib目录下的jar包 
2、然后加载Tomcat_HOME/webapps/项目名/WEB-INF/lib的jar包 
3、最后加载的是Tomcat_HOME/webapps/项目名/WEB-INF/classes下的类文件 
注:本机的Tomcat_HOME为D:\Users\Administrator\Tomcat\apache-tomcat-7.0.54;

值得注意的关键是:tomcat按上述顺序依次加载资源,当后加载的资源与之前加载的资源相重时,后加载的资源会继续加载并将之前的资源覆盖。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277088/blog/808886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最近温习ssh2整合编程,顺便浏览下struts2有什么更新的消息,下载了新版本的struts2的2.1.8.1版,使用的是MyEclipse8.0开发,但是问题就随之而来了。MyEclipse8.0中自带的struts2版本是2.1.6,spring版本有2.0,2.5的,hibernate版本较多些至3.2,首先选版本就选择最优的,struts2没的选只有2.1.6版的,所以先导入struts2支持,然后是spring选的是2.0,问题就出在struts2中spring的插件上了,没有从MyEclipse8.0中导入2.1.6版本的包,而是选择我本地的一个2.1.8.1版本的包,问题就出来了,报dispatcher 不能初始化,找不到类;更换ok!另外的问题就是spring和hibernate整合的问题了,当时也是一股脑的将hibernate和spring的包全导入进来,然后发布,启动tomcat,查看报错的问题,这个方面到没有出现版本差异的问题,典型的就是缺包,然后报找不到类,添加进来就行了啊!这个就不再详述,具体请看下面,经过详细排查,终于分析完毕相关包的作用,并整理完一套完整的包(由于大小问题没有上传,附图): struts2的包必须版本一致 不能即用2.1.6的包 又用到了2.1.8的包 ,其他版本类似。 另外三大框架的添加顺序也需要注意下,我的添加顺序是 struts2.1.6、spring2.0、hibernate3.2 spring版本差异(包方面)没有研究过,大致雷同,也应该保持版本一致,即在同一个稳定发行包中下载的包。 以下包后面跟的数字意思:(带*号为可选包,根据需要额外增加) 0 一些基本的包需要添加 删除需慎重; 1 spring的相关包,先添加struts2.0的支持时标记的包; 2 struts2的相关包;以struts2-core-2.1.6版本为准; 注:struts2-core-2.1.8有较大变化需要注意替换相关包,注意尾号尽量不要是单号 例子:xwork-2.1.2.jar在2.1.8中xwork-core-2.1.6.jar 具体啥问题没测过 3 hibernate3相关包 antlr-2.7.2.jar //2 aopalliance-1.0.jar //2 asm-attrs.jar //3 asm.jar // 3 cglib-2.1.3.jar //3 commons-beanutils-1.7.0.jar //2 commons-chain-1.2.jar //2 commons-codec-1.3.jar //0 commons-collections-3.1.jar //2 commons-digester-1.8.jar //2 commons-el-1.0.jar //2 * commons-fileupload-1.1.1.jar //2 commons-io-1.1.jar //2 commons-lang-2.1.jar //2 commons-logging-1.0.4.jar //2 commons-logging-api-1.1.jar //2 * commons-validator-1.3.1.jar //2 derbyclient.jar //3 dom4j-1.6.1.jar //3 ehcache-1.2.3.jar //3* ejb3-persistence.jar //3 freemarker-2.3.13.jar //2 hibernate3.jar //3 hibernate-annotations.jar //3 hibernate-commons-annotations.jar //3 hibernate-entitymanager.jar //3 hibernate-validator.jar //3 jaas.jar //3 javassist.jar //3 jaxen-1.1-beta-7.jar //3 jboss-archive-browsing.jar //3 * jdbc2_0-stdext.jar //3 jta.jar //3 jstl-1.1.0.jar //0 json-lib-2.1.jar //2* junit-3.8.2.jar //0 * log4j-1.2.9.jar //0 ognl-2.6.11.jar //2 oro-2.0.8.jar //2 sitemesh-2.4.2.jar //2* spring-beansjar //1 spring-context.jar //1 spring-core.jar //1 spring-dao.jar //3 spring-hibernate3.jar //3 spring-jdbc.jar //3 spring-web-2.5.6.jar //1 struts2-core-2.1.6.jar //2 struts2-convention-plugin-2.1.6.jar //2* struts2-spring-plugin-2.1.6.jar //1 xwork-2.1.2.jar //2 xerces-2.6.2.jar //3 xml-apis.jar //3 注:以下包为数据源连接池 相关 用到那个添加相应的包 c3p0-0.9.1.2.jar //3 commons-pool.jar //3 commons-dbcp.jar //3
Ant是一个Apache基金会下的跨平台的构件工具,它可以实现项目的自动构建和部署等功能。在本文中,主要让读者熟悉怎样将Ant应用到Java项目中,让它简化构建和部署操作。 一. 安装与配置 下载地址:http://ant.apache.org/,在本文中下载的是1.7.0版本。解压到某个目录(例如E:"apache-ant-1.7.0),即可使用。 添加系统环境变量:ANT_HOME,该变量指向Ant解压后的根目录,在此为E:"apache-ant-1.7.0。 安装与配置完毕后,读者可以测试一下Ant是否可用,首先进入Ant的bin目录,运行命令ant –version,若安装和配置成功,则会显示Ant版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由上可以看出,读者运行Ant的命令时,需要进入到Ant的bin目录,如何才能让系统自动找到Ant呢?这时需要读者在系统环境变量path中添加Ant的bin目录。设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例如C:"Documents and Settings"AmigoXie目录)输入Ant的命令,来获得命令的运行结果。 二. Ant的关键元素 Ant的构件文件是基于XML编写的,默认名称为build.xml。为了更清楚的了解Ant,在这里编写一个简单的Ant程序,用来展现Ant的功能,让读者对Ant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首先在E盘下建立一个build.xml文件,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helloWorld"> <target name="sayHelloWorld"> <echo message="Hello,Amigo"/> </target> </project> 读者可以进入E盘,然后运行ant sayHelloWorld,可以看到如下的运行结果: 其中sayHelloWorld为需要执行的任务的名称。如果文件名不为build.xml,而为hello.xml时,读者运行同样的命令时,命令窗口会出现如下错误: Buildfile: build.xml does not exist! Build failed 由上面的命令的错误提示可以看出,ant命令默认寻找build.xml文件。若文件名为hello.xml时,读者还需要对命令做少许改变,改为:ant –f hello.xml sayHelloWorld、ant –buildfile hello.xml sayHelloWorld或ant –file hello.xml sayHelloWorld。 接下来开始向读者讲解本节的重点:Ant的关键元素project、target、property和task。 1. project元素 project元素是Ant构件文件的根元素,Ant构件文件至少应该包含一个project元素,否则会发生错误。在每个project元素下,可包含多个target元素。接下来向读者展示一下project元素的各属性。 1)name属性 用于指定project元素的名称。 2)default属性 用于指定project默认执行时所执行的target的名称。 3)basedir属性 用于指定基路径的位置。该属性没有指定时,使用Ant的构件文件的附目录作为基准目录。 下面给读者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展示project的各元素的使用。修改E:"build.xml文件,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projectStudy" default="sayBaseDir" basedir="E:"apache-ant-1.7.0"> <target name="sayBaseDir"> <echo message="The base dir is: ${basedir}"/> </target> </project>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定义了default属性的值为sayBaseDir,即当运行ant命令时,若未指明执行的target时,默认执行的target的sayBaseDir,同时还定义了basedir属性的值为E:"apache-ant-1.7.0,进入E盘后运行ant命令,可看到运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因为设定了basedir的值,所以basedir属性的值变成了读者设置的值。读者可以自行将project元素的basedir属性去掉后运行ant看看运行结果,此时basedir的值变成了E:",即为Ant构件文件的父目录。 有的时候,读者可能有这种需求,即想得到某个project下所有的target的名称,读者可以通过在ant命令里加上-proecthelp来达到该目的。例如针对上述的例子我们运行ant –projecthelp,输出结果如下: Buildfile: build.xml Main targets: Other targets: sayBaseDir Default target: sayBaseDir 2. target元素 它为Ant的基本执行单元,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多个target可以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它有如下属性: 1)name属性 指定target元素的名称,这个属性在一个project元素中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通过指定target元素的名称来指定某个target。 2)depends属性 用于描述target之间的依赖关系,若与多个target存在依赖关系时,需要以“,”间隔。Ant会依照depends属性中target出现的顺序依次执行每个target。被依赖的target会先执行。 3)if属性 用于验证指定的属性是否存在,若不存在,所在target将不会被执行。 4)unless属性 该属性的功能与if属性的功能正好相反,它也用于验证指定的属性是否存在,若不存在,所在target将会被执行。 5)description属性 该属性是关于target功能的简短描述和说明。 下面带领读者来看一个各属性综合使用的例子。修改E:"build.xml文件,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targetStudy"> <target name="targetA" if="ant.java.version"> <echo message="Java Version: ${ant.java.version}"/> </target> <target name="targetB" depends="targetA" unless="amigo"> <description> a depend example! </description> <echo message="The base dir is: ${basedir}"/> </target> </project> 进入E盘后运行ant targetB,可看到如下图所示的运行结果: 读者分析结果后可以看到,我们运行的是名为targetB的target,因该target依赖于targetA,所以targetA将首先被执行,同时因为系统安装了java环境,所以ant.java.version属性存在,执行了targetA这个target,输出信息:[echo] Java Version: 1.5,targetA执行完毕后,接着执行targetB,因为amigo不存在,而unless属性是在不存在时进入所在的target的,由此可知targetB得以执行,输出信息:The base dir is: E:"。 3. property元素 该元素可看作参量或者参数的定义,project的属性可以通过property元素来设定,也可在Ant之外设定。若要在外部引入某文件,例如build.properties文件,可以通过如下内容将其引入:<property file=” build.properties”/> property元素可用作task的属性值。在task中是通过将属性名放在“${”和“}”之间,并放在task属性值的位置来实现的。 Ant提供了一些内置的属性,它能得到的系统属性的列表与Java文档中System.getPropertis()方法得到的属性一致,这些系统属性可参考sun网站的说明。 同时,Ant还提供了一些它自己的内置属性,如下: basedir:project基目录的绝对路径,该属性在讲解project元素时有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ant.file:buildfile的绝对路径,如上面的各例子中,ant.file的值为E:"build.xml; ant.version:Ant的版本,在本文中,值为1.7.0; ant.project.name:当前指定的project的名字,即前文说到的project的name属性的值; ant.java.version:Ant检测到的JDK的版本,在上例运行结果中可看到为1.5。 下面让读者来看一个property元素使用的简单例子。修改E:"build.xml文件,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propertyStudy" default="example"> <property name="name" value="amigo"/> <property name="age" value="25"/> <target name="example"> <echo message="name: ${name}, age: ${age}"/> </target> </project> 该例的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读者可以看出,通过如下两个语句: <property name="name" value="amigo"/> <property name="age" value="25"/> 我们设置了名为name和age的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设置后,读者在下文中可以通过${name}和${age}分别取得这两个属性的值。 三. Ant的常用任务 在Ant工具中每一个任务封装了具体要执行的功能,是Ant工具的基本执行单位。在本小节中,主要引导读者来看下Ant的常用任务及其使用举例。 1. copy任务 该任务主要用来对文件和目录的复制功能。举例如下: Eg1.复制单个文件:<copy file="file.txt" tofile="copy.txt"/> Eg2.对文件目录进行复制: <copy todir="../newdir/dest_dir"> <fileset dir="src_dir"/> </copy> Eg3. 将文件复制到另外的目录: <copy file="file.txt" todir="../other/dir"/> 2. delete任务 对文件或目录进行删除,举例如下: Eg1. 删除某个文件:<delete file="photo/amigo.jpg"/> Eg2. 删除某个目录:<delete dir="photo"/> Eg3. 删除所有的备份目录或空目录: <delete includeEmptyDirs="true"> <fileset dir="." includes="**/*.bak"/> </delete> 3. mkdir任务 创建目录。eg:<mkdir dir="build"/> 4. move任务 移动文件或目录,举例如下: Eg1. 移动单个文件:<move file="fromfile" tofile=”tofile”/> Eg2. 移动单个文件到另一个目录:<move file="fromfile" todir=”movedir”/> Eg3. 移动某个目录到另一个目录: <move todir="newdir"> <fileset dir="olddir"/> </move> 5. echo任务 该任务的作用是根据日志或监控器的级别输出信息。它包括message、file、append和level四个属性,举例如下: <echo message="Hello,Amigo" file="logs/system.log" append="true"> 四. 利用Ant构建和部署Java工程 Ant可以代替使用javac、javajar等命令来执行java操作,从而达到轻松的构建和部署Java工程的目的。下面来看几个知识点。 1. 利用Ant的javac任务来编译java程序 Ant的javac任务用于实现编译Java程序的功能。下面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我们建立名为antstudy的Java工程,建立src目录为源代码目录,在src目录下建立HelloWorld.java这个类文件。该类文件的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Amigo"); } } 同时在antstudy工程的根目录下建立build.xml文件,在该文件中编译src目录下的java文件,并将编译后的class文件放入build/classes目录中,在编译前,需清除classes目录,该文件的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javacTest"default="compile" basedir="."> <target name="clean"> <delete dir="build"/>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clean"> <mkdir dir="build/classes"/>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classes"/> </target> </project> 运行该build.xml文件,可在工程中看到新增了build/classes目录,并在该目录中生成了编译后的HelloWorld.class文件。 2. 使用Ant的java任务运行Java程序 Ant中可以使用java任务实现运行Java程序的功能。下面在1的例子中进行如下的修改,修改后的build.xml文件的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javaTest" default="jar" basedir="."> <target name="clean"> <delete dir="build"/>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clean"> <mkdir dir="build/classes"/>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classes"/> </target> <target name="run" depends="compile"> <java classname="HelloWorld"> <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build/classes"/> </classpath> </java> </target> </project> 运行该build.xml文件,可在控制台看到HelloWorld的main方法的输出。 3. 使用Ant的jar任务生成jar文件 读者可以在上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来生成jar包,可在run这个target下再加上如下target: <target name="jar" depends="run"> <jar destfile="helloworld.jar" basedir="build/classes"> <manifest> <attribute name="Main-class" value="HelloWorld"/> </manifest> </jar> </target> 此时将ant的project的default属性设置为jar,同时运行该build.xml文件,运行完毕后,可看到在工程目录下生成了一个jar包HelloWorld.jar。 4. 使用Ant的war任务打包J2EE Web项目 建立一个J2EE Web工程,其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src为源代码目录,WebRoot为各jsp存放目录,lib为工程的包目录。在antwebproject工程目录下建立了build.xml文件,该文件为该工程的Ant构件文件。读者可以src目录下放入在前续例子中开发的HelloWorld.java文件,并在WebRoot下建立index.jsp文件,其内容很简单,就是输出Hello信息,代码如下所示: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 <title>ant打包测试</title> </head> <body> Hello,Ant </body> </html> 接下来编写build.xml文件,其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project name="antwebproject" default="war"basedir="."> <property name="classes" value="build/classes"/> <property name="build"value="build"/> <property name="lib"value="WebRoot/WEB-INF/lib"/> <!-- 删除build路径--> <target name="clean"> <delete dir="build"/> </target> <!-- 建立build/classes路径,并编译class文件到build/classes路径下-->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clean"> <mkdir dir="${classes}"/> <javac srcdir="src" destdir="${classes}"/> </target> <!-- 打war包--> <target name="war" depends="compile"> <war destfile="${build}/antwebproject.war" webxml="WebRoot/WEB-INF/web.xml"> <!-- 拷贝WebRoot下除了WEB-INF和META-INF的两个文件夹--> <fileset dir="WebRoot" includes="**/*.jsp"/> <!-- 拷贝lib目录下的jar包--> <lib dir="${lib}"/> <!-- 拷贝build/classes下的class文件--> <classesdir="${classes}"/> </war> </target> </project> 各target的作用在内容中已经进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运行该build文件,更新目录后,可看到在build目录下生成了antwebproject.war文件,解开后可看到其目录结构如下: --META-INF --MANIFEST.MF --index.jsp --WEB-INF --lib --log4j-1.2.9.jar --classes --HelloWorld.class --web.xml 读者可以将该war包拷贝到Tomcat的目录下看一下运行结果。 五. 总结 在本文中,笔者由浅至深详细描述了Ant的安装与配置、关键元素和常用任务。并通过实例讲述了Ant在我们Java项目中的应用,讲述了编译、运行java程序,以及打jar包、war包等知识,引领读者进入Ant的奇妙世界。在本文中可以看到,Ant在自动构建和部署Java程序方面方便易用,而且非常灵活,不失为我们Java开发者的绝佳帮手
SSH(struts+spring+hibernate)的jar包 SSH 通常指的是 Struts2 做前端控制器,Spring 管理各层的组件,Hibernate 负责持久化层。 一个请求在Struts2框架中的处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客户端初始化一个指向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的请求 2、这个请求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Filter)(这些过滤器中有一个叫做ActionContextCleanUp的可选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于Struts2和其他框架的集成很有帮助,例如:SiteMesh Plugin) 3、接着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请求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 FilterDispatcher是控制器的核心,就是mvc中c控制层的核心。下面粗略的分析下FilterDispatcher工作流程和原理:FilterDispatcher进行初始化并启用核心doFilter。 Hibernate 的原理 1.通过Configuration().configure();读取并解析hibernate.cfg.xml配置文件 2.由hibernate.cfg.xml中的<mapping resource="com/xx/User.hbm.xml"/>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 3.通过config.build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Factory 4.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打开Sesssion 5.session.beginTransaction();//创建事务Transation 6.persistent operate持久化操作 7.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提交事务 8.关闭Session 9.关闭SesstionFactory Struts2使用Filter嵌入自己的框架。配置文件加载顺序为:default.properties -> struts-default.xml -> struts-plugins.xml -> struts.xml -> struts.locale。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