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IT的人通常都象一个“技术守财奴”,收集了一大堆文档资料,时不时检阅一下,便得到一种莫名的满足。
当然,你会不服气,说自己已经研究过这些资料,并且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而知识是无价的。 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你,知识既不会带来“颜如玉”,也不会带来“黄金屋”。自认为饱学之士的你,为何反而不被重用?
不被运用的知识是死知识,你可能成为别人的“百科全书”/“智力提款机”,但偏偏你自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而且IT领域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一不小心,花费大量精力掌握的知识就成了“废品”,其价值不如一枚“茶叶蛋”, 这让身为IT“专业人士”的你,情何以堪?
如果经历过风雨的你仍然执着于技术,本文将与你探讨IT技术人员进化之路,探讨如何更有效的管理知识,如何让知识变成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Table of Contents
1 缘起
加入某证券公司已经2年了,最近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有些混乱。其实这是好事,说明知识的领域变宽了, 带来的问题是需要抽出时间进行专门的梳理,这是一项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对于奔4的人来说。
在十余年的IT生涯中,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以下几次:
第一次是解散自己的创业团队,加入某软件服务商(ASP)并担任项目经理。 之前的创业团队规模较小管理简单,个人关注的领域主要在开发技术;到了新公司拓展了项目管理、需求分析、政府行业知识(主要是区域政府一站式审批,新农村合作医疗)、协同办公解决方案 等知识领域, 也涉及到一些软件开发平台、CMS、以及BI产品。
第二次是到一家外企的解决方案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是Consulting,即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期间积累了企业管理(尤其是IT管理)、电信行业、民航行业、电视媒体行业的业务知识,知识管理(KM)解决方案,以及BPM、ESB、Portal等平台软件,了解了SUN和IBM的服务器,同时客串了一些Flash/Flex和M$ WPF的研究及培训工作。
第三次也就是现在,加入证券公司。从乙方变成了甲方,工作内容又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是扩充证券行业的业务知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放在企业架构(EA)、IT运维(主要是应用系统管理、配置管理、问题管理)、甲方的项目管理等。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又额外关注了IT规划、企业IT治理、IT组织架构等领域;在技术方面包括ESB实施和webservice规划、服务器虚拟化、HP服务器及一些网络和存储设备、Linux、Oracle、网络规划设计(学习)、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了解)、消息中间件、集中交易系统架构、规则引擎、CEP、性能测试、应用开发平台等等。出于兴趣和爱好还在学习python和emacs。
相信你已经明白我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了——这些急速扩充的知识迫切需要条理化,否则短期内知识领域的急剧扩充必然导致大脑崩溃。
学习的过程可能是在某个领域的不断深入,也可能是对更多领域的扩展。在知识爆炸和渴求复合型人才的今天,后者应该更加重要。知识领域的扩展,必然会带来某种“混乱”,即新的领域知识打破了你原来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的主观定位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变得模糊不清。所以过一段时间(2-3年)就需要对你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这是一个痛苦的“破而后立”的过程,但完成它,你就会看到一片新天地展现在你面前。这也就是写出本文的原因。
2 资料,知识,智慧,思想,精神
在着手梳理之前,还是要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前面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确切,那么,到底什么是知识,以及知识与其他的概念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每个孩子都珍藏过小石头,每个IT人士都收集资料。我手头也有多年积累的大量文档。但这些文档仅仅是资料,时效性很低(尽管我在技术上不是很追求时髦),可能1-2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硬盘上的垃圾,需要经常清理。
要让这些资料发挥作用,就必需及时进行归纳、整理、沉淀,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资料才能转化为知识,并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世上从来不缺少这种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谓“懒”;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谓之“呆”。 “懒”者,懒得去解决问题。毕竟学习知识是一种输入,解决问题是一种输出,后者的难度更大,需要的思考更多,于是乎懒得去做。 ”呆“者,知识的奴隶,空有满腹学识却根本不知如何运用,知识成了死知识,而人成了书呆子。 究其根本,就是知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如果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叫做智慧。
知识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有些人能够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产生出新的知识为别人所用,这叫做”有思想“。思想需要领悟,只靠学习是没有用的。
要做到所有这一切,需要研究并务实,合作且独立,并经常自省;需要内心的强大,这叫做精神。精神才是一切行动的源动力。
简言之:
信息的管理产生知识
知识的运用产生智慧
知识的积累产生思想
一切的根本在于精神
3 知识的条理
知识的条理可以有很多,但够用就好。过多的线索反而会让知识丛林变得扑朔迷离,难以形成全貌。对于IT人员来说,可能以下几方面的线索就够用了。
3.1 业务领域
如果你在从事企业级应用相关的工作,对于业务领域(Business Domain)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你明确当前的主题能够解决企业哪方面的问题。
业务领域的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根据不同的业务分析和表示方法论,有不同的描述方式,但大体来说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领域模型
- 业务服务
- 业务流程
- 业务角色
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领域,会有相应的参考模型,如供应链的scor模型,研发领域的pace或ipd,项目管理的pmbok,软件工程的cmmi等。 这些模型都会包含上述的基本内容,而且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对于业务领域的划分,可以参考企业管理中的层次及方面两个维度,如下表:
企业管理 | 销售与市场 | 生产 | 财务 | 人力资源 | IT |
---|---|---|---|---|---|
决策层 | |||||
管理层 | |||||
操作层 |
随着对某个领域的不断深入,该领域会越来越细分,比如对于IT管理这个方面,可能会划分为:
- IT管理
- 决策层
- 企业架构
- IT策略
- IT组织及治理策略
- IT规划
- 企业架构
- 管理层
- IT资产管理
- IT绩效
- IT项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采购管理
- 操作层
- 应用管理
- IT基础设施管理
- 决策层
3.2 行业划分
有些知识可能是某个或某类行业专属的,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所以还需要划分一个”行业“的维度。这个维度与业务领域进行正交。 行业划分不一定精确,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划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树。
比如我自己的行业划分如下:
- IT服务
- 硬件维护和支持
- 软件维护和支持
- 咨询服务
- 管理咨询
- IT咨询
- 管理咨询
- 开发和集成
- 定制开发
- 应用集成
- 应用部署
- 定制开发
- IT外包服务
- 应用外包
- 平台外包
- 基础设施外包
- 应用外包
- 金融行业
- 证券
- 银行
- 保险
- 基金
- 媒体行业
- 电视台
- 网站
- 电子商务
- B2B
- B2C
- C2C
- 支付服务
- 电信行业
- 政府行业
- 区域政府
- 国家部委
- 制造业
- 零售业
3.3 类别
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知识,但知识确实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知识,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 比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制造业产品管理领域的知识,但是其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又是一种理论类的知识。 再比如敏捷开发、面向对象都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而emacs是一种开发工具。
对于IT人员,下面的类别都是比较常用的:
- 理论
- 方法论
- 解决方案
- 技术解决方案
- 业务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技术
- 应用开发技术
- 网络技术
- 工具
- 模板 都涉及到标准规范,指导书,培训教材,模板,检查单这些核心内容,这相当独立来看是完整的一套体系。
其中需要专门说明的是解决方案类。解决方案是对知识的一种运用,但针对运用的结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就会形成新的知识。 解决方案根据运用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技术解决方案、业务解决方案和行业解决方案。显然,他们会分别知识类别中的技术、业务领域中的层次和方面、行业划分相交叉。
3.4 掌握程度
对于学习来说,认识到自己对于某项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重要,可以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一般我们喜欢用知道,了解,熟悉和精通来表示掌握的程度。
- 知道 知道有这么一类知识,知道其定位及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对细节不清楚。
- 了解 掌握此类知识大体包含哪些部分的内容(即细分),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参考资料进行使用。
- 熟悉 掌握60%以上的要点,并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
- 精通 掌握80%以上的要点,具备多次运用的经验,能够指导别人如何学习或运用。
4 知识地图
前面介绍了对于IT人员比较实用的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的一些维度,包括领域(层次+方面)、行业、类别、掌握程度等。 综合运用这些条理,对知识进行定位和标识,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与关联,就能够使知识以有序的面貌呈现处理,极大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这就是知识地图, Knowledge Map,简称K-Map.
4.1 知识地图的作用
- 导航 对知识的导航是知识地图最根本的功能,通过知识地图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线索找到需要的知识。
- 关联 知识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如上述每个维度内的层级关系,维度之间的正交关系和关联关系等等。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 盘点 构建了知识地图,也就有了关于知识的清册(Category)。可以随时盘点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以及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扩充。
4.2 如何表述知识地图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了。表述知识地图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显式表达,可以用文字,或图形化的工具(如xmind,visio等)专门进行描述。
另一种是隐式表达,没有专门的知识地图说明,但是将知识地图运用在各种工具中,比如文件和目录结构,gmail,evernote,emacs org-mode, 以及blog中。
5 小结
本文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说明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探讨知识和文档资料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对知识进行条理化。 最后引出了知识地图这一工具,描述了其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知识地图。希望能够对读者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带来帮助。 在后续的文章中,会继续讨论知识地图在blog、文档管理、gmail、evernote、org-mode上的运用。
目前已经完成的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