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课程笔记]SLIQ算法

1.数据结构

   

         主要的数据结构有:1.Attribute List  2.Class List

         对于数据集,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对应的Attribute List.如上图所示,每个Attribute List有两列,分别是对应的属性值和该条记录在Class List里的索引。根据不同的索引值,可以得到记录的类标。对于连续型的属性,Attribute List应当是有序的。

        对于Class List,存储的是每条记录对应的类标以及记录所在的当前叶节点。Class List 需常驻内存当中。


2.算法过程

       gini index:如果一个数据集D有n个不同的类,那么:

  

         在属性A下,把数据集分为D1和D2,那么:

         基尼增益定义:

     

     

       算法思想:扫描全部的Attribute List.对于每一个不同的Attribute List,从上到下扫描,并计算以当前记录split所得出的基尼增益。从而求出最大基尼增益的属性和分裂点。

        在对Attribute List 从上到下扫描时,需要用到另一种数据结构——类直方图。类直方图的行表分裂点的左边和右边,列代表不同的类。如上图所示,当算法扫描到Salary List的第一条记录时,首先根据index找到当前记录所属的叶子节点。可知,salary = 15时这条记录属于N2节点。当前N2节点有两条记录,类直方图初始化时默认这两条记录属于未分裂。所以,在N2节点中共有两条记录,分别是索引值1和索引值2的记录。在Class List中可知,这两条记录分别属于G类和B类。

        算法在扫描到salary = 15这条记录时,实际上是在N2这个节点做了一次试探性的分裂,N2中salary<=15的记录归为左边,其余的归为右边。类直方图可变为:

       

      从而可以根据这次分裂算得基尼增益:

    

     依次向下扫描,分别得到每一次试探性分裂的基尼增益,选择基尼增益最大的分裂。比如,在N2节点中,选择salary = 15这条记录分裂所得的基尼增益最大,那么在该节点的分裂点就是(a1+a2)/2,也就是40.

    算法在决定每一个当前叶子节点的分裂点之后,需要根据分裂点,更新Class List中每条记录所属的叶子节点。然后再次循环分裂。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eeshum/p/4862152.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