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小蚂蚁说:

近日,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行业报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中国银行业布局生态圈正当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在银行业广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长久以来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全面转型刻不容缓。而基于银行具备金融级风控能力、强大的客户信任感、低资金成本、线下网点服务等独有优势,中国银行业应抓住当下布局生态圈战略的良机。

14b163e5c00b5e473739d06053f1b0fe9b108926

前言

麦肯锡指出,生态圈战略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化+对外合作,实现生态圈的精髓,是通过场景+金融的方式服务客户端到端的金融相关需求,银行需逐步做出4大改变,包括打造行业专业化、重视端到端客户体验、推动业务条线紧密联动、拥抱敏捷创新的互联网文化。

事实上,这不是麦肯锡第一次面对新形势提出银行业生态化发展的咨询意见。2017年11月,麦肯锡发布《全球银行业报告(2017)——凤凰涅槃:重塑全球银行业,拥抱生态圈世界》,报告指出,“数字化+生态圈”是银行业转型必然路径。

很明显,场景+金融生态是关键词,数字化也是关键词。麦肯锡估计,全面数字化加上数字化营销和分析技能的显著提高,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为银行业带来3500亿美元的新增利润。

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

麦肯锡指出,面临重重挑战,当下中国银行业亟需转型破局。银行转型需要围绕 7 大核心领域规划相应的转型策略,7大领域包括零售银行、公司与投资银行、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与大资管、人力、IT和风险管理。而生态圈战略是近年来兴起的跨越越7大领域的热门转型主题之一。

根据麦肯锡报告,生态圈是行业价值链各环节参与者聚合成的广泛、动态的联盟。对于银行而言,生态圈的精髓是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服务客户端到端的金融相关需求。银行从客户潜在痛点出发,挖掘一系列解决客户痛点的场景和机会点,从而将金融产品全方位、无缝插入客户旅程端到端的相关场景中,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与传统的业务合作相比,它主要有5大特点:

1.整合入口:用户只需通过单一访问平台, 就能获得丰富的产品与服务。

2.多元可变现场景:切入覆盖用户生命周期的多个金融可变现的场景。

3.不只是线上:生态圈的场景不仅存于线上,也广泛存在于线下。

4.价值链端到端覆盖:众多参与者覆盖价值链各环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5.以客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的客户体验,客户在各环节中无缝切换。

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报告认为,生态圈主要从四个方面改变银行传统的运作模式:

1.从所有行业面面俱到,到寻求行业专业化、做深做精几个行业、做出行业 特色,成为行业专家。生态圈模式对于行业开拓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 要求,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禀赋与行业前景,深耕几个优势行业,以最大化价值。

2.从以销售和产品为出发点、疏于客户精细化运营,到重视客户体验的端到 端整体运营。要求银行优化客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基于数据精准描绘客 户画像,基于客户画像和生命周期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

3.从相对独立运作的业务条线,到零售、对公等业务条线的紧密联动。各业务条线围绕产业上下游相关方的痛点和需求合力创造价值。

4.从传统保守的风控文化,到与创新敏捷的互联网文化有机结合。在秉承风 控意识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思维,通过设置创投基金、与互联网公司员工换 岗体验、推动敏捷组织模式等一系列方式来激发互联网精神。

所以,对于最重要的问题——生态圈战略为什么可以帮助银行破局?结合银行打造生态圈战略的优势调研,报告分析称,生态圈战略能够帮助银行提升经营客户和经营风险这两大核心能力,改善银行经营的基本面;此外,由于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估值普遍较高、银行业估值普遍较低,银行向生态圈战略进军也能提振资本市场对其的估值。

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为了更清晰地探讨中国银行生态圈战略转型的路径,报告还分析了数家国内外银行打造生态圈的案例,包括荷兰Rabobank深耕农业、澳大利亚CBA银行布局房地产、澳大利亚Westpac银行投资Fintech基金涉足多个行业、平安集团自建5大生态圈等探索实践。

报告称,“国外案例分析显示,成功制定并实施生态圈战略的银行可能在 2025 年之前实 现净资产收益率(ROE)从当下的8.6%左右回升到两位数。如果银行能积极 规划和成功实施生态圈战略,找到与场景公司有效竞合的方式 —— 生态圈将为银行打开一扇机会之门。”

最后,麦肯锡总结了银行建设生态圈战略的四种模式:

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蚂蚁金融科技开放加速生态圈建设和连接

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麦肯锡也指出,生态圈建设的特征之一是整合入口:用户只需通过单一访问平台,就能获得丰富的产品与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App无疑成为关键的选择。在今年5月蚂蚁金服于杭州举办的首届《移动智惠金融峰会》上,业内人士指出,移动金融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手机或者网银不再仅是一个渠道,而是经营新一代银行的移动终端工具。把简单的手机APP手机机客户端作为移动金融或者作为手机银行,在新的发展阶段远远不够。“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从技术架构还是业务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前中后台完整的体系。”

毋庸置疑,银行必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生态连接”的建设,以开拓更广泛的业务场景。但是,数字时代,这些业务上的趋势与转变,落到银行的转型路径来看,背后都体现在科技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先行的战略需求。面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新兴机遇,银行机构面临着迫切的基础设施技术挑战,例如包括如何实现海量实时计算、高并发处理能力、实时安全控制、大数据中台能力、高可用容灾、高效研发运维等等。

技术的突破才能带来边界和生态的融合,包括海量用户的移动连接、场景开发和调度等。

过去,蚂蚁金服曾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技术开放历程,这个过程开放的技术包括底层的中间件、数据库、人工智能、区块链,到上层的风控和生物核身等,但蚂蚁金服认为,“在这个开放过程当中,开放这么多技术,仍然不够彻底,金融行业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与行业生态伙伴共同解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经过自身金融场景锤炼的基础上,蚂蚁金服自去年起启动金融科技开放,并提出“技术与业务战略结合、生态与生态结合”的双重开放战略。“技术开放的力量从根本上是不等于IT技术产品,而是希望通过金融科技开放,与金融机构建立新的连接纽带。”

关于银行场景生态圈建设,可能大家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在此前的报道中,蚂蚁金服提出,“蚂蚁金服不仅关心科技部的战略,更关心银行最高层的战略。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开放赋予银行加速业务拓展的能力,同时开放生态,将蚂蚁的技术运用到银行最创新最关键的应用上,让新技术和业务的相互融合后迸发出新的能量,帮助金融机构与更多的生活、社会经营场景的连接,从而营造生态,提高活跃度。”

举例来说,在区块链方面,蚂蚁金服注重技术和场景的结合的,并希望构建这样的区块链平台,能够把更多的应用场景搬上来,从而通过技术进行场景创新。目前,蚂蚁金服在区块链场景的探索颇多,包括慈善、租房,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医疗等,很多金融机构也开始和蚂蚁金服合作,希望在蚂蚁金服的区块链平台上部署新的业务。蚂蚁金服也非常欢迎,与行业一起合作探索这些新兴的领域。

因此,在金融科技开放的具体操作上,蚂蚁金服在金融领域构建了一个自底向上的全栈式架构,从具有金融级别支撑能力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等底层技术,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应用技术,再到以智能风控、生物核身等金融级专有技术,以及一站式的移动开发平台mPaaS,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堆栈,助力金融机构快速打造新一代超级移动金融平台与大数据智能运营体系,形成更开放、多样、灵活的生态连接,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尾声

是的,传统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个组织机构如何做好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呢?国内外领先金融机构又有何经验可资借鉴呢?

2018年9月19日,一年一度的蚂蚁金服ATEC科技探索大会将作为云栖大会的一部分在云栖小镇再次召开。以上问题都将在此次大会上进行深入分享和探讨,尽请期待~!持续关注“蚂蚁金服科技”官方微信账号,了解更多一手信息!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