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操作命令(二)

mount,umount
      mount是Linux下的一个命令,它可以将分区作为Linux的一个“文件”挂接到Linux的一个空文件夹下,从而将分区和/mnt这个目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只要访问这个文件夹,就相当于访问该分区了。目前mount已经不仅仅局限于Linux了,在Windows系统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了,多用在虚拟光驱类软件上,比如Clone CD,Daemon tool,WinMount等。       注意事项   
    1、必须将光盘、U盘等放入驱动器在实施挂载操作   
    2、不能在挂载目录下实施挂载操作,至少在上一级   
    3、不能在同一目录下挂载两个以上的文件系统      4、Linux预留挂载目录为/mnt   
    5、不能在挂载目录下实施卸载操作   
    6、挂载目录必须事先存在   
        挂载光盘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卸载光盘   #umount /mnt/cdrom或#umount /dev/cdrom或#cd;eject   
        挂载U盘   #mount /dev/sdb1 /mnt/usb   
        挂载iso镜像   #mount -t iso9660 -o loop iso
        镜像文件 /mnt/cdrom

用户和组管理
      #useradd 用户名 //创建用户和组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   
    #groupadd 组名 //创建组   
    #usermod –d 路径 用户名 //修改用户宿主目录   
    #usermod–u uid 用户名 //修改用户的UID   
    #usermod -s /bin/[csh] 用户名 //修改用户启动shell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将用户加入组, 创建私有组   
    #usermod -g组名 用户名 //用户加入组但不创建私有组   
    #gpasswd -a 用户名 组名 //同-G   
    #gpasswd -d 用户名 组名 //将用户从组中删除   
    #gpasswd -A 用户名 组名 //指定用    户成为组的管理员   
    #usermod -L 用户名 //锁定用户#passwd -l 用户名 //同上   
    #usermod -U 用户名 //解锁用户#passwd -u 用户名 //同上   
    #usermod -l 新名 原名 //重命名用户   
    #groupmod -n 新名 原名 //重命名组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userdel –r 用户名 //彻底删除,包括用户的宿主目录   
    #groupdel 组名 //删除组   
    #passwd -d 用户名 /删除用户密码/


进程及服务管理
      查看进程   
    #ps -aux //查看所有进程(静态)   
    #top //查看动态变化的进程   
    #pstree //查看进程树   将进程放在后台运行   
    #命令 &   查看后台运行的进程   
    #jobs   将后台运行的进程调入前台   
    #fg 编号   强制结束进程   
    #kill -9 PID 或#killall -9 进程名   
    init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其级别如下
    0 关机   
    1 单用户   
    2 多用户字符,但是不支持NFS   
    3 完全多用户字符   4 用户自定义   5 图形   6 重启   查看服务启动情况(独立启动方式)   #chkconfig --list //查看所有服务的启动状态   #chkconfig --list httpd   设置独立启动服务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 on或off   设置非独立启动服务   #chkconfig telnet on或off#service xinetd restart   设置服务在开机时自动运行   #ntsysv


网卡设置
      1、 设置ip地(即时生效,重启失效)   
    #ifconfig eth0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2、 设置ip地址(重启生效,永久生效)   
    #setup   
    3、 通过配置文件    设置ip地址(重启生效,永久生效)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设备名,与文件同名。   
    ONBOOT=yes #在系统启动时,启动本设备。   
    BOOTPROTO=static   
    IPADDR=202.118.75.91 #此网卡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202.118.75.1 #网关IP       MACADDR=00:02:2D:2E:8C:A8 #mac地址   
    4、 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所有网卡   
    5、 禁用网卡,启动网卡   
    #ifdown eth0   
    #ifup eth0   
    6、 屏蔽网卡,显示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  
    7、 配置DNS客户端(最多三个)   
    #vi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202.99.96.68   
    8、更改主机名(即时生效)   
    #hostname 主机名   
    9、更改主机名(重启计算机生效,永久生效)  
     #vi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主机名


FTP服务
      1 使用setup命令开启vsftpd服务进程。   
    2然后修改文件/etc/xinetd.d/vsftpd。(但vsftpd是依附于xinetd.d运行时2、3有效)   
    (1)把disable=yes改为=no。       (2)配置每个客户机的最大连接数:   
        在配置文件/etc/xinetd.d/vsftpd 的{}中添加如下的配置语句:   
        per_source = 数值。例如:per_source = 5 表示每个客户机的最大连接数为5。   
    (3) 配置服务器总的并发连接数:   
        在配置文件/etc/xinetd.d/vsftpd 的{}中添加如下的配置语句:   instances = 数值。例如:instances = 200 表示FTP 服务器总共支持的最高连接数为200。   
    (4)当vsftpd单独运行时:要配置独立运行的vsftpd很简单,只需要在前面的主配置文件的基础上添加如下的配置即可。   
        设置listen=YES :指明vsftpd 以独立运行方式启动。   
        设置max_clients=200 :指明服务器总的并发连接数   
        设置max_per_ip=4 :指明每个客户机的最大连接数。   
    3. 配置/etc/vsftpd.conf(redhat9 是/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 允许真实用户(在系统中有账号的用户)访问   
        local_enable=YES   # 给真实用户写权限   write_enable=YES   
        # 真实用户上传文件的掩码设为022。这样真实用户上传后的文件权限为755(rwxr-xr-x),即文件所有者可读写执行、同组成员可读可执行、   
        # 系统中的其它用户可读可执行。   local_umask=022   
        # 允许匿名用户访问。匿名用户在系统中的账号是ftp   anonymous_enable=YES   
        # 匿名用户上传文件的掩码设为000。这样文件上传后的权限为777(rwxrwxrwx),即所有人都可以读写执行。   anon_umask=000   
        # 匿名用户可上传、可创建目录。一下3行只有设置了write_enable=YES才有效。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 如果想要让匿名用户有删除的权限可以加上如下代码   
        #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 进入每个目录都显示特定提示。这些提示放在各个目录下.message文件中。   dirmessage_enable=YES  
        # 当用户登陆ftp服务器时,不管是否登陆成功都显示如下信息。   ftpd_banner=Welcome to NiHao FTP service.   
        # 使用日志记录上传和下载。   xferlog_enable=YES   
        # 日志文件的位置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 日志使用标准fpd格式   xferlog_std_format=YES   
        # ftp服务的端口是20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 用户使用ftp访问服务器时,把他们的登陆目录作为它们在ftp中看到的目录,这称为chroot。   
        # 这样用户就无法访问他们登陆目录以外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安全性。匿名用户的登陆目录是/var/ftp/   chroot_list_enable=YES   
        # 文件/etc/vsftpd.chroot_list中的用户不chroot。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 同时最多允许5个用户登陆。   max_clients=5 #有些不支持此选项,注释掉即可。   
        # ftp服务的密码验证模块。   pam_service_name=vsftpd   
        # listen=YES #如果是独立运行的则加此项(redhat9)。   
        #tcp_wrappers=YES #如果是独立运行的则加此项(redhat9)。   
    4.重新启动        xinetd服务,你就可以匿名访问你的ftp服务器了。   
        下面我们来建立一个ftp管理员账号   
        在Linux ftp服务中,用户的权限受到双重限制。一是Linux文件系统本身的权限        限制。每个文件的访问权限用rwxrwxrwx形势表示。每个用户只能做文件全县允许的操作。
        二是ftp配置的限制。系统允许的操作,如果在ftp的配置文件中没有被允许,用户还是不能作这个操作。如:某个文件的权限为rwxrwxrwx,即系统认为任何人都有读写执行的权利。如果vsftpd.conf中不允许匿名用户写,匿名用户还是不能修改这个问安。   对于目录文件的读权限,意味着可以读出这个目录中的文件信息。目录文件的写权限,意味着可以在这个目录下建立、删除、重命名文件。   
        用命令groupadd -r ftpAdmin添加一个ftp管理员组。其中-r表示这是一个系统组。   
        用命令useradd -c "ftp Administrator" -d /var/ftp/ -G ftpAdmin -s /sbin/nologin -r ftpAdmin添加一个管理员用户ftpAdmin。其中   
            -c "ftp Administrator" 是对这个用户的描述   
            -d /var/ftp/ 是这个用户的登陆目录   
            -g ftpAdmin 是这个用户所在的组   
            -s /sbin/nologin 是    这个用户登陆时所用的shell。这个shell命令的功能极其弱,以至于不能用telnet登陆。也就是说这个管理员只能当当垃圾清扫员。(呵呵。好没面子的管理员)   
            -r 表示这是个系统账号,不用为它建立登陆目录。   建好管理员以后把incoming目录的管理权给他。   
            chown ftpAdmin /var/ftp/incoming :把此目录所有者设为ftpAdmin。               chmod 755 /var/ftp/incoming :把目录的权限设为所有者可读写执行,同组用户可读、可执行,所有人可读、可执行。   这样,我们的管理员就可以开始管理了。   
    5 . 配置vsftpd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   
        //修改vsftpd 的主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   
            # vi /etc/vsftpd.conf   //将如下两行前的#删除   
            //①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   
            //②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开启匿名用户的写和创建目录的权限   
            //若要以上两项设置生效,同时还要求:               //(1) write_enable=YES   
            //(2) 匿名用户对文件系统的上传目录具有写权限   
            //添加如下的配置语句   
            //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上面的配置语句用于放开匿名用户的浏览权限   
            //修改后存盘退出vi   
            //   //创建匿名上传目录   
            # mkdir /var/ftp/incoming   
            # 修改上传目录的权限   
            # chmod o+w /var/ftp/incoming/   
            #   //重新启动xinetd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Web服务(httpd)
      同样在setup中选中httpd服务。www服务不需要xinetd作为它的代理进程。httpd这个进程一直在系统中运行。www服务的默认目录是/var/www/html。只要把主页放到这个目录下就可以访问了。   
    我们可以用建立ftp管理员的办法建立一个www管理员wwwAdmin。只要把它的登陆目录设为/var/www/html即可。   
    /etc/init.d/httpd start #启动服务       /etc/init.d/httpd restart #重新启动   
    其配置文件为/etc/httpd/conf/httpd.con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