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课程总结<?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总述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了解到了数字高程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模型的建立、处理以及分析的知识!以下是一些个人总结,请老师给予指正。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地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描述人类生活和活动的载体——地球,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周围环境的信息。在早期人们用一些简易的象形符号描述地表形态,随后人们对地面形态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出现了各种表达方法如:用绘画写景的方法;后来随着测量技术的加深发展,一些高程数据和平面位置数据能够获取,表达也开始过渡到以等高线为主的量化表达。随着一系列的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制图、遥感等的发展,地表形态的表达越来越形象化、越来越能够反映真实的地理形态,也从模拟表达时代走向数字表达时代。
高程就是上述的其中一种用来描述地形表面的起伏形态,传统的高程模型是等高线。现在用计算机表达即是:数字高程模型。它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离散点,利用计算机的方法对地形曲面进行模拟或者说是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简称DEM。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地形数据采样、建模与内插,数据的组织于管理,地形分析与地学应用以及可视化表达等等
2
、数字高程模型的系统结构与功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
数字高程模型的理论和技术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应用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根据功能又可以分成五个功能模块:DEM模型建立、DEM模型操作、DEM分析、DEM可视化、DEM应用。
在上述的结构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是双向的,数据处理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数据是否满足应用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则重新采集能够满足的数据,通过编辑功能对DEM进行修改,编辑后的DEM可进行可视化和各种应用分析,而DEM可视化或DEM应用分析可能还需要对原始DEM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处理。
3
、DEM数据的采集
DEM建立的基础数据是地形高层数据,目前地形高程数据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影像数据和野外(地面测量)等方式获取。
3.1
地形图数字化
优点:覆盖范围广,比例尺齐全,较为经济。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现势性较差。数据更新速度慢,存储介质较差。数字化是用扫描仪将地图进行数字化,然后通过校正实现数字化。
3.2
摄影测量
航空影像的更新速度快,利用该数据源可以快速更新大面积的DEM数据,
3.3
地面测量
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电子平板或经纬仪/测距仪等仪器的配合下测量获得数据。特 点:精度高、效率较低,适合范围:小范围GIS数据采集或局部数据更新
3.4
DEM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无论任何的采集方法都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有效地控制DEM原始数据采集质量的方法主要是按照各种数据采集方法的技术规定采集以及通过误差解决方法来减少误差。如:1、基于趋势面得粗差测与处理;2、三维可视化粗差检测技术;3、基于坡度信息的规则格网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技术;4、基于高程信息的不规则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方法;5、基于等高线采样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6、等高线回放检查。
4
、DEM数据的处理
4.1 DEM
的建立
DEM的建立是基于DEM数据再进行内插的方法建立的,分为规则格网DEM和不规则格网DEM。在内插的方法中药注意权重的设置。
4.2 DEM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曲面的数字化表达,即:DEM是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科学、真实地描述、表达和模拟地形曲面实体,因此,它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地形数据的建模过程。DEM的建立首先是要对地形曲面进行抽象、总结和提炼,形成一定得结构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数据模型的表述,最后借助计算机实现数据管理和地形重建。
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组织和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于对象的模型、基于网络的模型和基于场的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由于是主要刻画具有连续变化特征的空间对象,因而属于基于场的镶嵌数据模型。模型的设计一般按照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运行速度快、数据更行方便、保证与其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相关以及数据质量可靠,数据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还有完备的元数据内容。等等、、、这样保证了基本模型的建立才能达到满足各种场合、各种规模的应用需求。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4.2.1
DEM
数据模型
镶嵌模型的思想是:用在二维区域上的网络划分来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它特别适合用于三维离散空间数据的表达,以及对具有连续变化的空间对象的模拟。
规则镶嵌模型是用数学手段将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将地理空间离散为互不覆盖的网格,然后对网格单元附加相应的属性信息。用来描述地形比较平坦区域。
不规则镶嵌模型是:把用来进行镶嵌的小面快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边界。最简单常用的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它是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如果地形表面复杂则不规则采样点就越少,单元格就越小。故:能够模拟复杂的地形。
4.2.2
DEM
数据结构
规则的数据结构有:简单矩阵结构、行程编码结构。块状编码结构;四叉树数据结构。
行程编码结构:将一副DEM,在行或列方向上具有相同属性值的点记录其位置和相同属性的个数。它是一种栅格数据的压缩方案。
块状编码结构:是行程编码的二维扩展。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包括相邻的若干栅格,数据结构式由记录单元的行、列号网格单元高程值和方形区域半径组成的单元组。
四叉树数据结构:将图像等分成4部分,逐块检查其栅格值,若每个子区中所有的栅格都含有相同的值,就不在往下分割下去。然后依此从NW、NE、SW、SE方向进行编号压缩。
不规则的数据结构最简单的就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DEM数据结构。
4.3 DEM
操作
对已有的DEM进行编辑、校正等处理是DEM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DEM操作可以保证DEM数据的正确性、现势性和灵活性。并形成各种DEM派生产品。DEM的操作内容包括编辑处理、滤波、合并、拼接、叠加及不同格式DEM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DEM编辑处理通过对DEM数据点的删除、增加、移动、替换等编辑手段实现;DEM滤波处理包括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高通滤波突出地形的结构特征,而低通滤波实现对DEM数据的平滑处理。另外通过滤波也可以实现DEM数据的压缩、数据聚合、重采样等,DEM的合并和分割可以实现同一区域DEM的无缝漫游和浏览。对于大范围的DEM数据一般进行分块组织处理。
4.3.1 DEM
可视化
可视化是地形的直观的图形表达,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地形的基本工具。
从内容上:DEM可视化包括二维和三维地形可视化。
从技术上分为:静态可视化和动态可视化
DEM可视化既适合于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表达,也适合于对DEM分析结果的表达,同时也用于DEM数据的粗差探测与分析中。
4.3.2
DEM
分析
DEM并不是地形的简单表达,其真正价值在于DEM所蕴含的各种地形地貌结构信息,这些信息是进行各种地学分析所必须得信息,一般要通过空间分析算法实现。
5
、DEM应用
DEM广泛、多层次的应用功能是DEM的生命力之所在。数字高程模型实现了区域地形表面的数字化表达,是新一代的地形图,因此,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领域遍及地形图应用所涉及的行业。然而,从模拟的纸质地形图到数字化的DEM,不仅仅是地形表达方式和存储介质的改变,还是人类对地形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地形从二维表达向三维表达的改变,DEM理论与技术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测绘学领域,而是遍及与之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因此对数字高程模型应用领域的分类与发展前景的认识是人们理解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它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商业、军事、农业水利、科学研究以及管理方面。
8
、个人总结与建议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感性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加强以及后来的再次感性的学习对高程模型有了一个全面的学习。对GIS有了深入的认识。个人在学习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开始的练习由于对DEM认识不足,加上操作的时候几乎不明白,导致了一段时间上学习兴趣的下降。错过好的锻炼机会。2、DEM操作的过程中对于不规则三角网的理解还是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数据存储、插值方法方面的认识不够。3、个人认为以后老师您能讲一下关于DEM未来的发展。也可能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我感觉以后可能更多的是向三维方向发展。再z值方向上收集更多的信息,真正实现三维化。还请老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指教!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hangxiang/2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