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输入和while循环
# 7.1函数input() 的工作原理
# 函数input() 让程序暂停运行,等待用户输入一些文本。获取用户输入后,Python将其存储在一个变量中,以方便你使用。
message = input("Tell me something, and I will repeat it back to you: ")
print(message)
# 函数input() 接受一个参数:即要向用户显示的提示 或说明,让用户知道该如何做。在这个示例中,Python运行第1行代码时,用户将看到提示Tell me something, and
# I will repeat it back to you: 。程序等待用户输入,并在用户按回车键后继续运行。输入存储在变量message 中,接下来的print(message) 将输入呈现给用
# 户
# 7.1.1 编写清晰的程序
# 每当你使用函数input() 时,都应指定清晰而易于明白的提示,准确地指出你希望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指出用户该输入任何信息的提示都行,如下所示
name = input("Please enter your name: ")
print("Hello, " + name + "!")
# 有时候,提示可能超过一行,例如,你可能需要指出获取特定输入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提示存储在一个变量中,再将该变量传递给函数input() 。这样,即便提示超过
# 一行,input() 语句也非常清晰。
# 7.1.2 使用int() 来获取数值输入
# 使用函数input() 时,Python将用户输入解读为字符串
age = input("how old are you?")
# 用户输入的是数字21,但我们请求Python提供变量age 的值时,它返回的是'21' ——用户输入的数值的字符串表示。我们怎么知道Python将输入解读成了字符串呢?因为这个数
# 字用引号括起了。如果我们只想打印输入,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果你试图将输入作为数字使用,就会引发错误:
age = input("how old are you?")
age >= 18
print('most recent call last' )
# 你试图将输入用于数值比较时(见❶),Python会引发错误,因为它无法将字符串和整数进行比较:不能将存储在age 中的字符串'21' 与数值18 进行比较(见❷)。
#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函数int() ,它让Python将输入视为数值。函数int() 将数字的字符串表示转换为数值表示,如下所示:
age = input("how old are you?")
age = int(age)
age >= 18
print('most recent call last' )
# 7.1.3 求模运算符
# 处理数值信息时,求模运算符 (%)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将两个数相除并返回余数:
# 求模运算符不会指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而只指出余数是多少。
# 如果一个数可被另一个数整除,余数就为0,因此求模运算符将返回0。你可利用这一点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number = input('enter a number ')
number = int(number)
if number % 2 ==0:
print('is even')
else:
print('is odd')
# 7.2 while 循环简介
# for 循环用于针对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一个代码块,而while 循环不断地运行,直到指定的条件不满足为止。
# 7.2.1 使用while 循环
current_number = 1
while current_number <=5:
print(current_number)
current_number +=1
# 在第1行,我们将current_number 设置为1,从而指定从1开始数。接下来的while 循环被设置成这样:只要current_number 小于或等于5,就接着运行这个循环。循环中
# 的代码打印current_number 的值,再使用代码current_number += 1 (代码current_number = current_number + 1 的简写)将其值加1。
# 只要满足条件current_number <= 5 ,Python就接着运行这个循环。由于1小于5,因此Python打印1 ,并将current_number 加1,使其为2 ;由于2小于5,因此Python打
# 印2 ,并将current_number 加1 ,使其为3 ,以此类推。一旦current_number 大于5,循环将停止,整个程序也将到此结束:
# 7.2.2 让用户选择何时退出
# 可使用while 循环让程序在用户愿意时不断地运行,如下面的程序parrot.py所示。我们在其中定义了一个退出值,只要用户输入的不是这个值,程序就接着运行:
prompt = 'tell me something and i will repeat it back to you '
prompt += "enter 'quit' to the program"
message =""
while message != 'quit':
message = input(prompt)
print(message)
# 在❶处,我们定义了一条提示消息,告诉用户他有两个选择:要么输入一条消息,要么输入退出值(这里为'quit' )。接下来,我们创建了一个变量——message (见❷),
# 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值。我们将变量message 的初始值设置为空字符串"" ,让Python首次执行while 代码行时有可供检查的东西。Python首次执行while 语句时,需要
# 将message 的值与'quit' 进行比较,但此时用户还没有输入。如果没有可供比较的东西,Python将无法继续运行程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变量message 指定一个
# 初始值。虽然这个初始值只是一个空字符串,但符合要求,让Python能够执行while 循环所需的比较。只要message 的值不是'quit' ,这个循环(见❸)就会不断运行。
# 首次遇到这个循环时,message 是一个空字符串,因此Python进入这个循环。执行到代码行message = input(prompt) 时,Python显示提示消息,并等待用户输入。不管用
# 户输入是什么,都将存储到变量message 中并打印出来;接下来,Python重新检查while 语句中的条件。只要用户输入的不是单词'quit' ,Python就会再次显示提示消息并等
# 待用户输入。等到用户终于输入'quit' 后,Python停止执行while 循环,而整个程序也到此结束:
# 7.2.3 使用标志
# 在要求很多条件都满足才继续运行的程序中,可定义一个变量,用于判断整个程序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这个变量被称为标志 ,充当了程序的交通信号灯。你可让程序在标志
# 为True 时继续运行,并在任何事件导致标志的值为False 时让程序停止运行。
prompt = 'tell me something and i will repeat it back to you '
prompt += "enter 'quit' to the program"
active = True
while active:
message = input(prompt)
if message =='quit':
active = False
else:
print(message)
# 我们将变量active 设置成了True (见❶),让程序最初处于活动状态。这样做简化了while 语句,因为不需要在其中做任何比较——相关的逻辑由程序的其他部分处理。只
# 要变量active 为True ,循环就将继续运行(见❷)。
# 在while 循环中,我们在用户输入后使用一条if 语句来检查变量message 的值。如果用户输入的是'quit' (见❸),我们就将变量active 设置为False ,这将导
# 致while 循环不再继续执行。如果用户输入的不是'quit' (见❹),我们就将输入作为一条消息打印出来。
# 7.2.4 使用break 退出循环
# 要立即退出while 循环,不再运行循环中余下的代码,也不管条件测试的结果如何,可使用break 语句。break 语句用于控制程序流程,可使用它来控制哪些代码行将执行,
# 哪些代码行不执行,从而让程序按你的要求执行你要执行的代码。
prompt = 'tell me something and i will repeat it back to you '
prompt += "enter 'quit' to the program"
while True:
city = input(prompt)
if city =='quit':
break
else:
print('love to go')
# 以while True 打头的循环(见❶)将不断运行,直到遇到break 语句。这个程序中的循环不断输入用户到过的城市的名字,直到他输入'quit' 为止。用户输入'quit'
# 后,将执行break 语句,导致Python退出循环:
# 注意 在任何Python循环中都可使用break 语句。例如,可使用break 语句来退出遍历列表或字典的for 循环
# 7.2.5 在循环中使用continue
# 要返回到循环开头,并根据条件测试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可使用continue 语句,它不像break 语句那样不再执行余下的代码并退出整个循环。例如,来看一个从1数
# 到10,但只打印其中偶数的循环
number = 0
while number <10:
number += 1
if number % 2 ==0:
continue
print(number)
# 我们首先将current_number 设置成了0,由于它小于10,Python进入while 循环。进入循环后,我们以步长1的方式往上数(见❶),因此current_number 为1。接下
# 来,if 语句检查current_number 与2的求模运算结果。如果结果为0(意味着current_number 可被2整除),就执行continue 语句,让Python忽略余下的代码,并返回
# 到循环的开头。如果当前的数字不能被2整除,就执行循环中余下的代码,Python将这个数字打印出来
# 7.3 使用while 循环来处理列表和字典
# 到目前为止,我们每次都只处理了一项用户信息:获取用户的输入,再将输入打印出来或作出应答;循环再次运行时,我们获悉另一个输入值并作出响应。然而,要记录大量的
# 用户和信息,需要在while 循环中使用列表和字典。
# for 循环是一种遍历列表的有效方式,但在for 循环中不应修改列表,否则将导致Python难以跟踪其中的元素。要在遍历列表的同时对其进行修改,可使用while 循环。通过
# 将while 循环同列表和字典结合起来使用,可收集、存储并组织大量输入,供以后查看和显示。+
# 7.3.1 在列表之间移动元素
# 假设有一个列表,其中包含新注册但还未验证的网站用户;验证这些用户后,如何将他们移到另一个已验证用户列表中呢?一种办法是使用一个while 循环,在验证用户的同时
# 将其从未验证用户列表中提取出来,再将其加入到另一个已验证用户列表中。代码可能类似于下面这样:
unconfirmed_users =['alice','brian','candace']
confirmed_users = []
while unconfirmed_users:
current_user = unconfirmed_users.pop()
print('verifying user ' + current_user.title())
confirmed_users.append(current_user)
print('The following users have been confirmed ')
for confirmed_user in confirmed_users:
print(confirmed_user.title())
# 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未验证用户列表(见❶),其中包含用户Alice、Brian和Candace,还创建了一个空列表,用于存储已验证的用户。❷处的while 循环将不断地运行,直到列
# 表unconfirmed_users 变成空的。在这个循环中,❸处的函数pop() 以每次一个的方式从列表unconfirmed_users 末尾删除未验证的用户。由于Candace位于列
# 表unconfirmed_users 末尾,因此其名字将首先被删除、存储到变量current_user 中并加入到列表confirmed_users 中(见❹)
# 7.3.2 删除包含特定值的所有列表元素
# 我们使用函数remove() 来删除列表中的特定值,这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要删除的值在列表中只出现了一次。如果要删除列表中所有包含特定值的元素,该怎么办
# 假设你有一个宠物列表,其中包含多个值为'cat' 的元素。要删除所有这些元素,可不断运行一个while 循环,直到列表中不再包含值'cat' ,如下所示:
pets = ['dog','cat','dog','goldfish','cat','rabbit','cat']
print(pets)
while 'cat' in pets:
pets.remove('cat')
print(pets)
# 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列表,其中包含多个值为'cat' 的元素。打印这个列表后,Python进入while 循环,因为它发现'cat' 在列表中至少出现了一次。进入这个循环后,Python
# 删除第一个'cat' 并返回到while 代码行,然后发现'cat' 还包含在列表中,因此再次进入循环。它不断删除'cat' ,直到这个值不再包含在列表中,然后退出循环并再次打
# 印列表:
# 7.3.3 使用用户输入来填充字典
# 可使用while循环提示用户输入任意数量的信息。下面来创建一个调查程序,其中的循环每次执行时都提示输入被调查者的名字和回答。我们将收集的数据存储在一个字典中,以
# 便将回答同被调查者关联起来:
responses ={}
polling_active =True
while polling_active:
name = input("\nwhat is your name")
response =input("which nountain would you like to climb someday?")
responses[name] = response
repeat = input("would you like to let another person respond? (yes/ no)")
if repeat == 'no':
polling_active = False
print("\n ----Poll Results-----")
for name,response in responses.items():
print(name + 'would like to climb' + response + '.')
# 这个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空字典(responses ),并设置了一个标志(polling_active ),用于指出调查是否继续。只要polling_active 为True ,Python就运
# 行while 循环中的代码。
# 在这个循环中,提示用户输入其用户名及其喜欢爬哪座山(见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字典responses 中(见❷),然后询问用户调查是否继续(见❸)。如果用户输入yes
# ,程序将再次进入while 循环;如果用户输入no ,标志polling_active 将被设置为False ,而while 循环将就此结束。最后一个代码块(见❹)显示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