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e和iwarp_InfiniBand, RDMA, iWARP, RoCE

【迁移】InfiniBand, RDMA, iWARP, RoCE

这两天了解了一些 parallel file system 比如 PVFS2/OrangeFS, Lustre,它们都声称支持 InfiniBand 网络连接技术,好奇之下查了下,发现这个技术规范很牛逼,另外也因此知道了 RDMA 技术,指不通过 OS 内核以及 TCP/IP 协议栈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因此延迟非常低,CPU 消耗非常少。

两篇讲述 InfiniBand 的趣文:

看起来 InfiniBand, FibreChannel, 10Gbps Ethernet 竞争的硝烟还有一阵日子可看。

RDMA 技术有好几种规范来达到:InfiniBand: 这是正统,InfiniBand 设计之初就考虑了 RDMA,InfiniBand 从硬件级别保证可靠传输;

iWARP: 基于 TCP or SCTP 做 RDMA,利用 TCP or SCTP 达到可靠传输,对网络设备的要求比较少;

RoCE: 基于 Ethernet 做 RDMA,消耗的资源比 iWARP 少,支持的特性比 iWARP 多,需要FCoE做可靠传输。从wikipedia的评价看 RoCE 还是比正统的 InfiniBand 差点。

上面三种实现都是需要硬件支持的,IB 需要支持 IB 规范的网卡和交换机,iWARP 和 RoCE 都可以使用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但是需要支持 iWARP 或者 RoCE 的网卡。软件上 Solaris、Linux、Windows 都有支持,在 API 层面这篇文章有个入门的介绍:Introduction to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RDMA),可以使用http://www.rdmamojo.com/2014/03/31/remote-direct-memory-access-rdma/http://www.openfabrics.org/http://www.openfabrics.org/提供的 libibverbs 库(Debian Linux 有提供),这个库似乎也支持 Windows 上的原声 RDMA API "Network Direct"。另外也有一些其它 API 规范,比如 DAT 组织制定的 kDAPL(让 kernel driver 可以访问 RDMA 功能) 和 uDAPL(让 user space 进程可以访问 RDMA 功能), OpenGroup 制定的 IT-API 和 RNICPI:

另外 IETF 制定了 iSCSI Extensions for RDMA(iSER) 和 SDP(Sockets Direct Protocol, 基于 RDMA 替换 TCP 的流式传输层协议, RDMA 本身提供了可靠传输机制) 两个协议。Java 7 引入了对 SDP 的支持: https://docs.oracle.com/javase/tutorial/sdp/sockets/index.html,Apache Qpid 消息队列也支持 RDMA:https://packages.debian.org/sid/librdmawrap2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