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1000人同时_每秒1000次以上的并发,如何搭建服务器?

1.前言

本文将讨论单机服务器实现C10M(即单机千万并发连接)的可能性及其思路。

截至目前,40gpbs、32-cores、256G RAM的X86服务器在Newegg网站上的报价是几千美元。实际上以这样的硬件配置来看,它完全可以处理1000万个以上的并发连接,如果它们不能,那是因为你选择了错误的软件,而不是底层硬件的问题。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10年里,因为IPv6协议下每个服务器的潜在连接数都是数以百万级的,单机服务器处理数百万的并发连接(甚至千万)并非不可能,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目前主流OS针对网络编程这一块的具体技术实现。

2.解决C10M问题并非不可能

高性能网络编程(三):下一个10年,是时候考虑C10M并发问题了。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要实现C10M(即单机千万)并发连接和处理能力,是不可能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系统已经在用你可能不熟悉甚至激进的方式支持千万级别的并发连接。

要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首先要了解Errata Security的CEO Robert Graham,以及他在Shmoocon 2013大会上的“天方夜谈”视频记录:C10M Defending The Internet At Scale。

Robert用一种我以前从未听说的方式来很巧妙地解释了这个问题。他首先介绍了一点有关Unix的历史,Unix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一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而是电话网络的控制系统。由于是实际传送数据的电话网络,所以在控制层和数据层之间有明确的界限。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不应该使用Unix服务器作为数据层的一部分。正如设计只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内核,肯定和设计多用户的服务器内核是不同的。

Robert Graham的结论是:OS的内核不是解决C10M问题的办法,恰恰相反OS的内核正是导致C10M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也就意味着:不要让OS内核执行所有繁重的任务:将数据包处理、内存管理、处理器调度等任务从内核转移到应用程序高效地完成,让诸如Linux这样的OS只处理控制层,数据层完全交给应用程序来处理。

最终就是要设计这样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处理千万级别的并发连接,它在200个时钟周期内处理数据包,在14万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应用程序逻辑。由于一次主存储器访问就要花费300个时钟周期,所以这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代码和缓存丢失的关键。

面向数据层的系统可以每秒处理1千万个数据包,面向控制层的系统,每秒只能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