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设计原子纠缠方案:解决量子存储难题

让来自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纠缠,实现操控一个原子的同时不影响另一个原子。

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量子系统内部非常脆弱,因为任何一点来自外部世界的细小干扰都会使整个系统状态崩溃。这一特性令量子存储的实现困难重重,因为很难确定其是否成功保存输入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一直在摸索如何实现会纠错的量子存储。如今,英美等国研究人员已初步设计出一套相对简单的方案,可提供量子错误控制:让来自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纠缠,实现操控一个原子的同时不影响另一个原子。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方案不仅高效,还能用于打造量子逻辑门,同时证实量子纠缠行为的精确度比经典物理行为高40个标准差。

科学家曾实现过不同类型粒子的纠缠,比如,一个原子与光子纠缠,这样光子就可以将信息传输至别处,这无疑是量子计算机的必须条件。在近期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尝试纠缠不同类型的原子。如果在比特的存储和备份中使用相同类型的原子,那么总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存储信息的光子会分散并撞到某个备份。如果使用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它们就会对光的不同波长产生不同发应,因此操控一个原子时不会影响另一个原子。牛津大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可以保护存储量子位不受影响,即便其它量子位正进行逻辑运算,或被用作其它处理单元的光子接口。”

牛津大学研究小组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钙同位素进行实验。来自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及华盛顿大学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则表示,他们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原子:铍原子和镁原子。钙原子保持状态的时间约为一分钟,而铍原子保持状态的时间为一秒半,在量子位条件下看起来比较稳定。两个研究小组都确切地表示,实验中的原子发生纠缠的可能性极高:一个可能性为。998,另一个为。979。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甚至表示,可以通过观测镁原子的状态,追踪铍原子的状态变化。

量子系统特性的真正测试涉及许多方程,也就是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在某个临界值以下,经典物理行为可能有数值;而在该临界值以上,则是量子力学有数值。牛津大学研究小组在实验中证实,量子系统比经典物理行为高15个标准差,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的结论为40个标准差。很显然,这些量子系统的确相互纠缠。来自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还表示,它们的方案可被用于量子处理,通过排列一系列铍/镁原子对,可以构建两种类型的量子逻辑门:CNOT和SWAP。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这些实验因其局限性皆难以论证,因为研究人员尚未打造出一个能工作的量子计算机,即使是有效计算都无法进行。他们仅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量子计算机可能有用的组件。整合这些组件的方式越多,成功研究量子系统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