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file的设置与使用

一、简介

corefile是Linux下程序崩溃时生成的文件,可以用来分析程序崩溃的原因,因为它内部包含了程序崩溃时的堆栈信息。

二、corefile的设置

默认情况下,程序崩溃是不会生成corefile了,因为被操作系统限制。可以通过命令: ulimit -c 来查看,如果值为0则表示被限制了。

打开的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的是: ulimit -c unlimited 其中unlimited表示corefile文件的大小无限制,默认为0,所以不能生成corefile文件,你也可以指定其他的值。

这种设置方式虽然简单,但它却只是跟shell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关闭了当前shell再打开一个,则刚才的设置就失效了,这是很不方便的。

另外一种方式时修改文件:/etc/security/limits.conf。将其中的这一行 #* soft core 0 取消注释并将最后的0修改为unlimited或者你希望的值。

这个修改重新登录的时候才会生效,当然也有使其立即生效的方法:将ulimit -c unlimited 放入/etc/profile中,然后执行source /etc/profile即可立即生效。

默认corefile是生成在程序的执行目录下或者程序启动调用了chdir之后的目录,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生成corefile的格式来控制它,让其生成在固定的目录下。

在/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文件中的内容控制着它的格式。但是这里的设置在重启后会失效,如果想要长期生效,那么久需要修改文件:/etc/sysctl.conf,在其中添加一行:kernel.core_pattern=/home/robin/corefile/%e-%p,这个格式表示将corefile放在/home/robin/corefile目录下,每个corefile的格式为:程序名+进程id。当然修改文件/etc/sysctl.conf是不能立即生效的,如果想要立即生效:sysctl -p /etc/sysctl.conf,即可。

关于格式的的控制有如下几个参数:

%%:相当于%

%p:相当于<pid>

%u:相当于<uid>

%g:相当于<gid>

%s:相当于导致dump的信号的数字

%t:相当于dump的时间

%e:相当于执行文件的名称

%h:相当于hostname

参考:

http://blog.csdn.net/longxj04/article/details/7056853

http://www.unixmen.com/how-to-enable-core-dumps-in-rhel6/

三、corefile的使用

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生成了这个corefile当然不是为了只是看看而已,我们需要从它里面的内容分析出程序崩溃的原因。

这就需要使用到我们的另一个工具:objdump、gdb。

objcopy –only-keep-debug execname debug.symbol
gdb --symbols=debug.symbol –core=corefile
(gdb)bt

这样就能看到程序崩溃时的堆栈了。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