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Matlab,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建模及MATLAB实现

第 20 卷 第 5 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20 No.5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2007年10月 SCIENCE &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 Oct.2007 文章编号:1673-1549(2007)05-0006-0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建模及 MATLAB 实现 匡 胤 1,2 (1. 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四川 内江 641112; 2. 内江师范学院网络应用项目开发重点实验室,四川 内江 641112) 摘 要: 为了提高科研项目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选用 BP 网络为模型,利用逆向建模技术和MATLAB 实现了“科研项目选题决策综合模糊评估系统”。测试数据表明该系统能较准确地对科研项目作出评估得分。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逆向建模;BP 网络;MATLAB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在系统建模、辨识等应用中,对于线性系统,在频域,传递函数矩阵可以很好地表达系统的黑箱式输入/输出模型;在时域,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通过各种参数估计方法,也可以给出系统输入/输出的描述,从而比较完美的解决了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但对于非线性系统,一般采用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辨识。但是,很难为这种模型找到一个恰当的参数估计方法。因此,传统的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比之下,神经网络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越性。由于神经网络具有通过学习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辨识中,可以不受非线性模型的限制,便于给出工程上易于实现的学习算法[1]。 在系统建模与应用中,静态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模型之一。利用静态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本质上就是基于网络逼近能力,通过学习获知系统差分方程中的位置非线性函数。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技术 1.1 正向建模 正向建模是指训练一个神经网络表达系统正向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称为正向模型。在正向模型的结构中,神经网络与待辨识的系统并联,两者的输出误差用做网络的训练信号。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有教师学习问题。实际系统作为教师,向神经网络提供算法所需的期望输出。当系统是被控对象或传统控制器时,神经网络一般采用多层前向网络的形式,可直接选用 BP 网络或它的各种变形。而当系统为性能评价器时,则可选择再励学习算法,这时既可以采用具有全局逼近能力的网络,如多层感知器,也可选用具有局部逼近能力的网络,如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等[2]。 1.2 逆向建模 建立动态系统的逆模型,在神经网络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比较简单的是直接逆建模法。 直接逆建模也称为广义逆学习。从原理上说,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拟辨识的系统输出作为网络的输入,网络输出与系统输入比较,相应的输入误差用于训练,因此网络将通过学习建立系统的逆模型。 收稿日期:2007-04-0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2004A176);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5B043) 作者简介:匡 胤(1974-),男,四川内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第20 卷 第5期 匡 胤: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建模及 MATLAB 实现 7 但是如果所辨识的非线性系统是不可逆的,利用上述方法,将得到一个不正确的逆模型。因此,在建立系统逆模型时,

第一章 人工神经网络………………………………………………… 3 §1.1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3 1.1 人工神经网络的起源 …………………………………………………… 3 1.2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 3 §1.2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4 2.1 神经元及其特性………………………………………………………… 5 2.2 神经网络的基本类型 ……………………………………………… 6 2.2.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性…………………………………… 6 2.2.2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6 2.2.3 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学习算法……………………………… 7 §1.3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 ………………………………………………7 3.1 Hopfield网络………………………………………………………… 7 3.2 反向传播(BP)网络…………………………………………………… 8 3.3 Kohonen网络………………………………………………………… 8 3.4 自适应共振理论(ART)…………………………………………………… 9 3.5 学习矢量量化(LVQ)网络………………………………………… 11 §1.4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模型………………………………………… 12 4.1 BP网络模型特点 …………………………………………………… 12 4.2 BP网络学习算法……………………………………………………… 13 4.2.1信息的正向传递……………………………………………… 13 4.2.2利用梯度下降法求权值变化及误差的反向传播……………… 14 4.3 网络的训练过程……………………………………………………… 15 4.4 BP算法的改进……………………………………………………… 15 4.4.1附加动量法……………………………………………………… 15 4.4.2自适应学习速率………………………………………………… 16 4.4.3动量-自适应学习速率调整算法……………………………… 17 4.5 网络的设计……………………………………………………………… 17 4.5.1网络的层数………………………………………………… 17 4.5.2隐含层的神经元数…………………………………………… 17 4.5.3初始权值的选取……………………………………………… 17 4.5.4学习速率………………………………………………………… 17 §1.5软件的实现……………………………………………………………… 18 第二章 遗传算法………………………………………………………19 §2.1遗传算法简介………………………………………………………………19 §2.2遗传算法的特点………………………………………………………… 19 §2.3遗传算法的操作程序………………………………………………………20 §2.4遗传算法的设计……………………………………………………………20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与预测 §3.1概述…………………………………………………………………………23 §3.2样本的选取……………………………………………………………… 24 §3.3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25 §3.4样本的预处理与网络的训练…………………………………………… 25 4.1 样本的预处理……………………………………………………… 25 4.2 网络的训练 …………………………………………………… 26 §3.5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垂直压缩模量的控制与变形的预测…………………30 5.1 面板堆石坝堆石体垂直压缩模量的控制……………………………30 5.2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变形的预测…………………………………… 35 5.3 BP网络与COPEL公司及国内的经验公式的预测结果比较… 35 §3.6结论与建议……………………………………………………………… 38 第四章 BP网络与遗传算法在面板堆石坝设计参数控制中的应用 §4.1 概述………………………………………………………………………39 §4.2遗传算法的程序设计与计算………………………………………………39 §4.3结论与建议…………………………………………………………………40 参考文献…………………………………………………………………………4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