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忙的关系,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这里把前一阵为客户写的一个东西发一下,需要声明的是,本文前面一部分大约5、600字,主要是援引自网络上获得的文章,因为已经被转载若干次,故无法确认其原作者,在此表示谢意与歉意。
如果作者认为我需要更明确的指出引文出处,请与我联系,我将进行改正。
 
企业启动一个大型IT项目,成功的几率有多大?研究表明,这就跟你抛出一枚硬币,判断正确硬币落地是正面着地还是反面着地的几率一样大。
罗兰·贝格名为《通过启动管理追踪项目:为什么大型IT 项目经常失败,以及项目成功不是一次×××》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援引了慕尼黑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过去3年中,只有约50%的大型IT项目如约完工。令人震惊的是,48%IT项目报告揭示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严重弱点:项目花费的时间比原计划拖延了约30%,成本上升了约10%,或者最终结果与原来的目标偏差约10%。根据罗兰·贝格的经验,有20%IT项目初期就夭折,一半以上的项目则大幅偏离了原计划的时间进程和成本。
大型IT项目为何总是不尽如人意?怎样选择最佳的管理成功关键点?哪些因素应该在项目推进之前和实施当中引起特别注意,以预防项目可能失败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大型IT工程项目的夭折之所以如此常见,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项目的周期长,涉及到较多的人力和财政预算。管理这些大型项目的人要掌控的这些项目的复杂性,甚至可以与管理大型企业和公司集团的复杂性相媲美。
报告发现,项目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就不再是简单地在一个特定的框架中尽可能有效地实现某一个明确的目标了;大型项目往往包括了众多的权益者和各种不同的议程,因此项目一般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实的复杂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复杂的风险,因为项目不能完全被控制。
项目的拥有者始终要铭记一点,该类项目的典型特性是它的相互关联性和特殊功能性。报告作者总结了诸多项目成功的经验后特别强调称,不管是为移动服务供应商架构一个新的价格体系,还是引入一套新的国家道路收费系统,或在针对某个国家的社会福利金的软件项目中实施危机管理,这些大型IT项目无一例外都被前述许多相同的问题所困扰。
在深入分析这些大型IT项目的败因之前,不妨先界定一下何为大型IT项目。 罗兰·贝格的报告从项目期限、项目预算、项目工作人员的人数、项目结构、项目计划的活动数量、项目的组织架构、项目的风险级别等7个要素做了界定,一般而言,两年以上、超过800万欧元的项目预算、超过250名工作人员、需完成50010万个高度关联步骤、至少包含两个组织的项目,均属大型IT项目。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型项目可以定义为:项目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周期超过1年,项目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或者子系统,项目由多个组织协同完成。
从以上的定义考虑,大型项目容易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问题:
项目目标不清,范围失控  在巨大的投资下,业主容易认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要有,造成项目范围失控,大大超出应有的范围,而承担建设的企业则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明里暗里变更项目的交付物,试图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还有的是因为涉及到了多个子系统,子系统间出现大大小小的不匹配,最后造成建设了多个不同的系统,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项目执行过程失控  因为项目周期长,并且牵涉到不同的子系统,而相应的子系统又可能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这都可能导致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失去控制,某一个环节或者分项任务不能保证进度或者质量,最终影响到整个项目的顺利进展;
项目质量失控  因为大型项目往往涉及到软件、硬件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不仅关系到产品自身的质量,还关系到集成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之后的质量以及性能等等,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出现质量上的瑕疵,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评价;
信息沟通及组织协调问题  由多个组织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的项目,必然会出现沟通上的问题,一方面,业主和供应商在沟通上的问题,这体现在双方往往处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供应商满口技术语言,尽管自认为已经把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了,但业主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不同的供应商之间也需要相互协作,但是不同的技术领域和自身的利益,使他们也未必能很好的相互理解。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大型IT项目的成功呢?一般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
l        做好前期规划与咨询
l        做好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l        做好质量的把关工作

 

做好前期规划与咨询

为什么要做规划?

中国有句老话,“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说明了规划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型的项目,更需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这样才能保障项目不从一开始就偏离目标。因此,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向来推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论。
规划做些什么?

规划需要对项目的基本要素做出定义,基本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范围  项目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工作?
项目目标  项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包括要到什么时候完成,质量什么水平等等。
项目路径图  项目的各部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项目的决策机制  项目中需要做决定时,如何去区分问题的级别,相应的决策应由哪些人来做出,需要经过什么流程?
项目的组织架构  项目由哪些人来完成,谁领导,谁执行,通过什么手段沟通,等等。
项目的基准  项目的质量怎么评价,界面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为什么要做咨询?

所有的信息化的建设,都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为了实现某一个业务目标而建设,那么,就意味着统领项目的应该是业务的需求,但是,怎么把实际的业务的需求变为符合信息系统逻辑的语言,就需要对于业务进行梳理,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变,以适应信息化的特点。
咨询做些什么?

业务梳理  哪些业务是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运行的,它们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一个环节的输出输入是什么?
流程标准化  不同的业务看起来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描述的不同以及习惯的差异导致的,标准化就需要把流程分解成为基本的环节,尽量采用标准的过程来组合成标准的流程。
流程的优化  现有的流程如何与信息系统相匹配?有什么环节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控制而不再必要的?什么环节是需要增加以保证流程的严密的?
建成后的运行体系  系统建成后的运行,才是发挥其价值的阶段,大型的系统尤其需要大量的运行维护工作以保障其价值的实现,如何科学的构建运行维护工作的体系,直接影响到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系统运行效益。

 

做好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仅仅有了好的规划,还是远远不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偏离规划的情况,这就需要对于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偏离规划及计划的行为进行纠正,同时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的调整规划和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以保障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
项目的管理除了根据规划中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进行外,第三方的监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监理工作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对某种预定的行为从旁观察或进行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其不得逾越预定的、合理的界限(行为准则),因此,也可以引伸为监督,即发挥约束的作用。并可以理解为对一些相互协作和相互交错的行为进行调理,避免抵触,对抵触的行为进行理顺,使其顺畅;对相互矛盾的权益进行调理,避免冲突;对冲突了的权益进行协作。概括地说,它起协调人们的行为和权益关系的作用。监理就是要在工程中发挥约束和协调的作用。
监理做什么?

监理的核心职能,是对于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控制,对于项目信息进行管理,对于各方关系进行协调。
进度控制  对于整体计划及分项计划进行审核,对于供应商的资源投入进行审核,以匹配并在执行过程中对于偏离计划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调节。
质量控制  从程序上对于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点进行管理和控制,组织和监督对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的检验和测试以及评审。
成本控制  通过对于进度和质量的严格控制,并且对于设备、材料的价格等进行监督,保障用户的投资,控制项目成本。
信息管理  监理作为处于业主与供应商之间的第三方,一方面需要努力弥合双方在语言体系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双方尽可能的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保证项目中双方的信息交流充分,维持信息的对称。
协调关系  在有多个参与者的大型项目中,监理作为有权威的第三方,能够更好的协调各方的关系,避免不同的利益方将自身的利益置于项目整体利益之上。

 

做好质量的把关工作

质量的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含了良好的设计、规范的过程和事后的检测控制几个关键环节。
在大型的项目中,良好的规划设计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项目过程中,通过监理在程序上的关键点的监督确保合理规范的过程,是测试就是最后对于质量进行量化的评价和控制的手段,三个手段缺一不可。
信息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已经越来越重。信息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科技含量高、项目复杂等特点,决定了信息工程的测试具有技术含量高、需要使用专用仪器、对测试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特征。这些特征促使信息工程第三方测试服务的诞生。信息工程第三方测试服务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不代表业主和厂商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能够公平、公正地评判项目实施的效果,促使信息化建设市场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信息工程第三方测试具有下面三方面的意义。
客观性 第三方测试机构相对独立于工程的承建方与使用方,可以比较客观地开展工作。在测试中能抱着客观的态度,这种客观的态度可以使其工作有更充分的条件按测试要求去做。
专业性 独立测试作为一种专业工作,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势必能够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信息工程测试也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需要有专业队伍加以研究,并进行工程实践。专业化分工是提高测试水平,保证测试质量、充分发挥测试效用的必然途径。
权威性 由于专业优势,独立第三方测试工作形成的测试结果更具信服力。承建单位通常主观地解释和看待他们的工作,而独立机构的测试人员没有承担具体的建设任务,他们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更客观地体现了旁观者清。由专业化的独立机构给出的测试结果更客观、公正和具有权威性。
测试做什么?
测试通过制定严密的计划,对于系统的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以确认获得的交付物达到规划所要求的功能、性能,发现其中的缺陷与错误,提交给供应商,作为改进和修复的基准,并且对于改进后的产品进行验证。
测试根据时间顺序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同时根据国标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中的定义,测试内容可包括: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性能测试、可维护性测试和用户文档等。
 
 
 
 
 
 
结语:实际上,说3个方面也不甚准确,我以后会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