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剩男剩女时代

近期两档交友类娱乐节目的热播也许可以直接反映当今剩男剩女这一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性。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再度捡起十年前火红一时的《玫瑰之约》,重新包装加以改良,打造了自《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后的又一档全国性娱乐看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则紧跟其后,以更为直白露骨的语言和更激烈的矛盾碰撞不仅在电视上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更为普遍的现象是据说北京每周在朝阳公园、海淀公园等大大小小公共场所所举行的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人的浩浩荡荡的相亲大会,无论瘦燕肥环、才貌学品的男男女女,或是亦步亦盼,或是单刀直入,或是滔滔不绝,或是欲语还羞。与现实中的热闹遥相呼应的是,类如世纪佳缘、嫁我网、珍爱网等以婚恋交友为目的的SNS社区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的与日俱增。

无论是电视节目的热播,还是现实相亲的火爆,抑或是交友网站的发展,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即刚刚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同时也将一条腿买入了剩男剩女时代。

二、AD男现象

网络上流行着AD男理论。即将男女按综合素质分为ABCD四类,但由于男士往往不会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女士,而女士又往往不会选择比自己差的男士,于是就造成了AB女,BC女,CD女现象。然而由于过度挑剔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工作,最后剩下的往往是A女,然而青春易逝、佳景不长,随着年龄的增大,迫于自身的考虑和社会的压力,A女不得不迫于无奈而最终选择D男委曲求全。

三、新包办形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求偶婚配皆是自然之理。到了适定年龄,自然应当谈婚论嫁。古代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自上世纪初之新文化运动起,一场运动将延承了几千年虽饱受诟病却依然大行其道的包办婚姻革了命。自由恋爱、浪漫主义的思潮自此在神州大地风行不已。

然而,历史走了一圈之后,一种将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新婚姻形式似乎结合起来了,我们既可以称之为打了折扣的自由恋爱,也可以称之为不那么名副其实的包办形式。然而,就我所知,身边的不少人在春节放假、平时回家时已经在父母亲朋的不断游说之下去进行极为尴尬的相亲。更为拍案的则是,有人说在北京的相亲会上,更多的人则是求媳求婿心切的大妈们,她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儿女物色未来的对象,为自己物色合适的新家庭成员。不得不承认,虽然包办婚姻以革除将近一个世纪,然而父母的意见在今天却越来越显的重要。

四、 欲语还羞者

不得不说这是普遍的现象,炎黄子孙向来习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代的文学作品也对这种含蓄娇羞的方式大加溢美之词。在面对婚恋如此让人敏感的问题时,今人大抵依然没有比古人走的远多少。

事实上这篇文章正是拜赐于昨晚与一异性朋友的聊天。在聊天中,伊对其至今依然单身心有戚戚,于是我便鼓动替她去鹊桥征友。然而,伊还是由于怕被朋友熟人看到而最终作罢。我笑着将她这种心理总结为“遮羞布”心理。

现实有需求、内心有渴望,然而却不想让身边的熟人朋友知道自己的这种需求。这恐怕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吧,我将这类人归纳为“欲语还羞者”。根究这种不愿让人知道的心理,一则是前面所说的自古以来的影响,二则是担心成为身边朋友日常的谈资。

五、失效的供求理论

市场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便是供求理论。按照供求理论,市场上有婚恋的供应者、需求者大有人在(每个适龄男女都既是供应者,也是需求者),这时交易应该很顺利的达成。

然而,前文所述现象的存在,显然该理论在婚恋市场不能得到成功的验证。究其原因是其基础假设的站不住脚。

市场经济学建立在信息共享、价值可衡量、地位平等等基础之上。然而这些基础在婚恋市场上都站不住脚跟。

首先是信息不自由。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是“印象派”和“面子党”,社会的肤浅使得人们对相貌的重视更甚于对内在。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因为第一面的感觉不好便将自身与对方隔离起来。于是信息到此断流。

其次是价值可衡量。微观经济学中开篇便提到了效用这一概念,效用就是价值,是可衡量的。然而,婚恋市场虽说有些条件是可以衡量的,但是更多的是凭感觉,然而感觉确步那么可靠可衡量。

再次,地位平等这一基础也不存在。相对来说,女士在这一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近期比较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倒可能更适合这一领域。建立在不完全理性基础上的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以实验的方式来考察人们的行为活动。然而由于笔者初读行为经济学,且容日后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