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民间艺人,大多是隐姓埋名的。或者说,民间工艺界的行规,使得他们习惯于隐姓埋名。比如说,你脖子上挂的一块翡翠,你不知道是谁雕刻的,你吃饭用的青花碗,你也不知道是谁制作的。千百年来,倒不是工艺品的使用者有意忽视民间艺人的存在。这件事情得怪他们自己没有署名,谁知道您是何方高人?
可是,在紫砂工艺界,就不一样了。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至少可以在三处看到作者的签名。首先,在壶底,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印章,第二个地方在壶盖的里面,有作者的落款,第三个地方,就是在壶把的下方,也有作者的印章。
紫砂工艺师,从来都是郑重其事地签名,不厌其烦地落款。紫砂壶在清代,成了×××的贡品。但是,壶艺界,从来没有官窑这一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用大清制造,乾隆御制这样的官印,来取代个人落款。
在中国,有供奉祖师爷的习惯,比如说木匠,供奉的是鲁班。郎中,供奉的是华陀。总之,都得供奉祖师爷。哪个行业如果没有祖师爷,那也得找一个出来,予以追认。紫砂壶供奉的祖师爷是谁呢?
这个人不会做壶,甚至说他都没有到过陶都丁蜀镇。紫砂界公认的祖师爷就是范蠡。也就是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的大将军范蠡,他是紫砂界的祖师爷。
你可以不知道范蠡,但你一定知道范蠡的红颜知己,著名的西<?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施×××。范蠡和西施私奔之后,在浪迹江湖的岁月里,他用过一个化名,叫陶朱公。就凭这一点,紫砂界追认范蠡为祖师爷。史学界认为,陶朱公的陶,和陶器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在春秋战国年代,陶是个地名。即便这样,紫砂界仍然认为陶朱公,他是我们的祖师爷。
紫砂陶艺界拥戴范蠡当祖师爷,虽然牵强附会,但至少说明一点,在紫砂艺人的心目中,对范蠡爱美女,不爱富贵,爱自由不爱权势的独特个性是认同的。紫砂界自古就有尊重个性,崇尚自由的传统。所以,在紫砂陶艺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紫砂壶王。
我们通常说的壶王,就是指紫砂界的高人,大师。第一位大师,叫时大彬,他是壶艺界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人。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年轻时,名气很大,家喻户晓。按照他当时的知名度,用今天的话来说,也算是一个明星,紫砂明星。翻开明代小说,我们会发现时大彬的名字,而且出现的频率极高。
如在明末小说《拍案惊奇》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描写,说在一户人家,壁间纸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周之冕是万历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墙上挂的是周之冕的作品,桌子上放的是著名的大彬壶。说明这一家人,家底殷实,品位不俗。
在明代另一位小说家,金木散人的作品《鼓掌绝尘》第三十二回中,是这样写的:香几上摆着一座宣铜宝鼎,文具里列几方汉玉图章,时大彬小磁壶粗砂细做,王羲之兰亭贴带草连真。可以看出,在明代,大彬壶是一个品位极高的雅玩艺儿,它可以和宣铜宝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貔美。如果一个大户人家,没有一把大彬壶,太没面子了。就像现在一个款爷,没有一辆宝马,没有大奔一样没有面子。
时大彬是宜兴人,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喜欢结交文人朋友。这个人从来不媚俗,搁在今天批评家们不会去指责他。他媚雅,总是变着法子去取悦文化精英。过去,时大彬是做大茶壶的,后来他发现文人喜欢小茶壶,于是,他就不再做饮茶的大壶,专做便于把玩品茗的寸柄小壶。
在与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时大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把浓浓的文人气带进了他的创作。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大彬壶的: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就是说他把苏东坡诗词中的意境,带进了他创作的新壶之中。
时大彬的壶,不仅走进文人的书房,也闯进×××的宫廷。当时,流行着这样一些诗文:明代良陶让一时,宫中艳说大彬壶,反映了皇宫贵人们,对大彬壶的艳羡。
时大彬活着的时候,就有人仿造大彬壶,时大彬就创造了一个防伪的绝技。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彬技,指以柄上拇痕为标识。他用大拇指在壶把上按一个指纹,做一个特殊的记号,以此来区分,原作还是赝品。时大彬是个长寿的高人,活了80多岁。按说他一生的创作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实际上他传世的作品非常少。
经史学家考证,原来许许多多的大彬壶,都被他自己摔了,砸了。时大彬追求尽善尽美,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每有新作,如不惬意,即行毁弃,虽碎弃十有九八,亦在所不惜。要知道,把不满意的作品摔掉,需要勇气。特别是在他成名以后,那摔掉的简直就是黄金和白银。时大彬这样做,令人佩服。
时大彬的举动,为壶艺界带了个好头,也为壶艺界留下了优良传统。据我所知,时大彬之后的许多人,都继承了这个传统。他们通行的做法是,每年到了中秋赏月的时候,壶艺界都会邀请一些文人雅士,各界高人,到自己家做客,茶过七巡,壶艺师会把自己一年来创作的大大小小的作品,捧出来,请大家鉴赏,评判。最后评出几把大家一致公认的好作品,作为一年的劳动成果。次一点那些壶,立马当场砸掉。
所以,在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壶传世万壶碎。正因为如此,时大彬传世的壶,全都是最好的,没有较好的。时大彬长期享有千载一时的美誉,就是一千年才出这么一个人。
时大彬是明代的紫砂壶艺大家,他的一壶传世万壶碎的较真行为,为紫砂壶艺界留下了注重质量,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在他之后,紫砂陶艺获得长足的发展,紫砂界大家辈出,到了清朝又出现了一个,好好当着一县之长,却不爱当官,爱做壶的壶痴。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第二位高人,陈曼生。
陈曼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也不是子承父业的做坯郎。他有自己的工作,长期担任江宁府溧阳县县长,但他是个壶痴,经常不升堂,不断案,跑到宜兴去品新茗,赏新壶。陈曼升是个才子,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是西冷八大家之一,他出版过许多学术成果,比如《种榆仙馆集》,《种榆仙馆印谱》等等。他的这些成果,放到现在评个副教授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对此他不感兴趣。
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做壶。他不好好当县太爷,一个县团级干部跑到丁蜀镇去找杨鹏年,杨凤年,杨宝年兄妹仨,跟他们达成一个协议,联合开发新茶壶。具体分工是陈曼生负责设计,篆刻,杨家兄妹负责捏壶烧制。经双方精诚合作,推出了一批风格独特的新壶,打出了一个品牌,叫曼生壶。
他们的合作,还在壶上刻字做画,这是了不得的。因为有了这套技术,文人特别喜欢的那些名言,佳句,都可以刻到壶上来,老百姓喜欢的山水花鸟,也可以刻到壶上来,从而,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曼生壶的风格独特,内涵也十分丰富,尤其是那些壶铭,特绝。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li)就是浓浓的甜酒,意思是说,君子坦荡荡,以茶会友,清清爽爽,没有利益图谋,小人常窃窃,称兄道弟,黏黏糊糊,喜欢搞些名堂。
再如月满则亏,置之左右,以为我规,这是刻在一个半月壶上的,意思是说,盛极必衰,乐极生悲。随身携带这把壶,可以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提醒。
还有一个壶铭: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藏。这是刻在一把方货上方的,意思是说,对内我们亲兄弟,明算帐,对外我们讲原则,守规矩。
再说一条,这是刻在一把斗笠壶上的,笠荫晹(yi 中暑的意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意思是说,那斗笠可以遮阳去暑,茶水可以解喝,这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佛祖没有告诉我。非常机趣,让你看了以后心情愉快。
陈曼生写壶铭,确实是一绝。他的那些句子,既切壶又切茶,意韵深远。其实在他以前,在有些陶器上,就已经出现了铭文,但那些铭文档次不高,比如说叩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告诉你要讲礼貌,别一个劲地敲人家的门,三五下就差不多了,这两句文化含量低了一点。再比如说主人居此斋,可以斗量金。说明他家有钱,炫耀自己,这两句也没有什么文化品位。再比如说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这是套话,文化含量稀薄。在陈曼生的壶上,总是出现一些精彩的名言佳句,所以,就出现了许多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佳话。
陈曼生以县太爷的身份,带动了一批文人墨客,一起去关心,支持紫砂业的发展,这个贡献了不得,是其他人所不可替代的。
那么,现在,当代有哪些壶艺大家呢?说到当代壶艺大家,有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他叫顾景舟,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
顾景舟,出生在宜兴上袁村,这是一个陶艺之村。很小的时候,跟着祖母学习做壶,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民国二十八年,顾景舟25岁那年,突然失踪,蒸发了。他家里人也不说实话,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人说顾景舟家境贫寒,到外乡当倒插门女婿去了。有的说不对不对,他是跟家里人吵架闹翻了,落草为寇当兵吃粮去了。也有人说顾景舟得罪了一方财神,被人绑架走了。顾景舟到底去了哪里?这一段神秘的经历,顾先生终生讳莫如深。
解放以后,面对无数记者的无数次追问,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环顾左右,就是不说。顾先生已经去世多年,我觉得那段神秘的历史,应该解密了。顾先生当年到底去了哪里,我知道,因为我采访过他。
那个时候,顾先生是被一个神秘的商人,带进一个神秘的世界,走进了一座神秘的院落,经过一番神秘的洽谈之后,就在那座神秘的院落里,隐名埋姓,生活了三年。那个地方不在荒郊野外,也不在深山密林,而是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这真是大隐隐与市。在这个隐名埋姓的三年中,有专人伺候顾景舟的吃喝拉撒。每天,顾景舟只干一件事,就是秘密仿制历代名壶。
从艺术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一段经历,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旷日持久的仿古,对于一个壶艺家,揣摩古人的用心,汲取前人的智慧,十分重要。那些模仿的对象,都是一些国宝级的名陶名瓷。
至于说那些仿制品,古董商最后如何去处置它们,严格说来,跟仿制者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不用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在那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一个从乡下来的年轻壶艺家,根本左右不了古董商的图谋。我觉得,应该理解顾先生,他之所以不说,也就是怕世人不理解他。
纵观顾景舟先生一生的创作,他一辈子主攻光货,终身追求返璞归真,力图在最简洁的造型中,寻求突破,寻求新意。他做过一把非常漂亮的壶,叫上新桥壶。
这把壶的总体造型,应该说非常经典,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但是,那把壶的顶端,设计了一座小桥,一座石板桥。有了那座小桥的存在,你会发现,桥把整把壶给带活了。壶上所有的线条,都成了水中的波纹。上面是桥,下面是波纹,所有的同心圆,都成了涟漪的一部分。这把壶具有浓浓的江南水乡情韵。
对于顾景舟在紫砂发展史上的地位,有人做过这样的评价,千载一时久绝迹,二陈妙造也难求,如今阳羡名壶手,海内争传顾景舟。一时是指时大彬,说时大彬的作品已经绝迹很久了。二陈是指陈曼生和陈鸣远,这二位大家的作品,也很难求到了。现在,海内外争相传颂的是顾景舟。我觉得这样的评价是公正的,也是准确的。
在几百年的紫砂陶艺发展史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制作陶艺的经验和智慧,但紫砂陶艺是需要向前发展的。在紫砂陶艺的变革与革新方面,当代的壶艺家,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成就最高的,当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吕先生对中国陶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创造并完善绞泥装饰工艺。什么叫绞泥装饰工艺?就是把不同色泽的紫砂泥,把它绞在一起,然后用绞泥去装饰紫砂壶。在高温作用下,不同色彩的紫砂泥会出现奇妙的窑变。用绞泥装饰的紫砂壶,色彩斑斓,变化多端。大家看这把旭日东升壶,是用绞泥装饰的,你们看壶上的这些云纹,那是在六百年紫砂史上前无古人的。所以说,吕先生拓展了紫砂陶的表现力,丰富了紫砂陶的语言,这个贡献,将永载紫砂发展史册。
先生做过一些非常精彩的绞泥作品,这一把叫翠屏移山壶,他把漓江山水移到了壶上。这一把叫沙漠之舟壶,把大漠的风光,也移到紫砂壶上来了。这一把叫华径壶,我见过这把壶,壶上铺满了五彩斑斓的雨花石,用手一摸,原来不是雨花石,而是用绞泥做成的雨花石。吕先生创造了吕氏绞泥工艺,所以,他赢得了紫砂界魔术师的称号。
二,将人体艺术融进紫砂艺术。吕先生一直在想,西方人特别崇尚人体之美,千百年来已经把人体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做壶的,能不能把人体的曲线美,体态美,也融入紫砂的创作中来呢?
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但是操作起来特别麻烦。在小镇上,你要找一个人体模特,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既然要进行探索,你还必须去那么做。
大概是十多年前,在一间卡拉OK厅里,吕先生看到一个美丽的打工妹。他琢磨了半天,觉得可以去试一试。于是,他就冒着被别人误解,甚至被别人辱骂的风险,去跟那个小姑娘说这事。那个小姑娘挺开明的,同意做人体模特。于是,在一间密室里,吕先生开始了对于人体之美的提炼与表达。在那个小镇上,一时间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为了艺术,不管这些,若干天后,吕先生推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壶,全部是人体系列的壶。那些壶的名字,有的叫浴后妃子壶,有的叫欲放壶,有的叫爱之欲壶,有的叫贵妃出浴壶……。吕先生创作的这些壶,展出以后,引起了轰动。理论界对他的评价是惟美,简洁,有创新,有胆量。吕先生得到了安慰,几十年来,他一直是锐意创新,硕果累累。海内外的收藏家,跪求尧臣壶,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屡屡上演。
学者们认为,紫砂陶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文化人与手艺人的结合,另一个是手艺人自身的文人化。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它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遗产属于你,属于我,属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