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云计算成本核算 小厂的出路在哪里

互联网已经走到了移动阶段,同时也伴随着物联网、云计、人工智能的诞生,现在的云计算已经由原来概念到现在的逐渐落地,很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云计算的服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这让很多的企业在选择云服务的时候已经有原来的冷漠到现在的主动关注, 中国的云计算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业内里的玩家很拼,也吸引了很多人临渊慕鱼。

云计算.png

要做好云计算必须的成本主要分六大类,说完这六大类成本,我们再聊聊谁有成本优势.

硬件成本

  硬件成本主要就是采购服务器、交换机及其零部件的成本。土豪大厂还会采购硬件负载均衡和硬件存储,科研大厂还会自研整柜服务器。这里小厂商只能用常规价买服务器,大厂商一次采购上万台服务器,能把供应商的利润压榨到低于余额宝收益。

  我一直说Intel是云计算行业最大赢家,每个云计算大会Intel都会慷慨赞助,因为只要你的技术选型不太偏门,都离不开Intel的硬件。

机柜成本

  机柜成本简单说就是电力成本,电力是实打实的资源,不是摔一把钞票到地上就能买到电力,IDC的不间断供电要求是等同于ICU病房的。小型云厂商基本都是一个13安电机柜每月花四五千块钱;大型云厂商都是自营无利润IDC、整柜服务器、高效散热系统,虽然节能效率有夸大吹嘘的成分,但成本是远低于小型云厂商的。

网络成本

  网络成本包含IP和带宽,租一小段IP不贵,但是以现在IP(v4)地址的稀缺状态,有钱也可能买不到几万个IP。带宽是云计算运营的硬成本,大厂商的集采压价优势同样明显,而且大厂商还可以拉很多对等互联网络节省资费。此外还有DDOS问题、IP段被污染问题、ICP备案问题等等,也在提高网络成本。

闲置成本

  巨大的采购体量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闲。假设我一次采购上架200柜服务器,那就要售出5万台虚拟机才能充分利用硬件。硬件从上架之时就在不停的折旧,但虚拟机能卖多快却不好预估。而你可以随时上线200个机柜,那就代表机柜和网络也留了很多富余。

理论上来说,大厂商规模大,富余闲置的百分比会小一些,小厂商规模有限,富余闲置的百分比会大一些。但以前从未有过需要“机柜+带宽+服务器”一起做规划预估的情况,大厂商的资源估算人员未必估的够准确,往往会“饥一顿、饱一顿”,不是资源紧绷到过度超卖,就是资源像大水漫灌一样的浪费;而对小厂商来说,客户固定估算简单,就算资源不足也不会成为大新闻。所以,闲置成本这一块各有千秋,说不清楚谁的成本更低。

人力成本

  作为云计算从业人员,感谢这个行业给我们带来了高薪。对公司来说,高薪招揽技术人才可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极大加快产品上线速度。如果工资翻倍挖个技术人员,让某个项目提前半年上线,或者多花了200万雇个5人小组,但融资金额多了3000万,从公司角度是包赚不赔的。

  说技术人员的具体薪水有点泄密,我们八卦一下某些销售人员也能惊掉外行的下巴。一个智商和沟通能力都正常,无任何特殊社会资源,公司商机正常分配的商务客服级销售人员,他们的底薪和提成是其他软件行业销售的2-5倍。别说你不信,刚确认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郁郁寡欢了好几天。

  那些自负盈亏、没有VC资金支持的老一代厂商都在尝试转云,但他们的员工待遇太低了,在抢人大战中没有任何胜算,这一点,从很多传统IT公司出来的技术人员体验最深。

市场成本

  云计算企业的品宣和会务的成本可能比传销公司还高。以某最火runtime环境为例,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行业的初创公司50%的成本用在品宣了。每年到开各种技术会议的时候,机票酒店都会涨价,大量二手售卖会议赠品,也是一片繁华景象。

  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公司的云计算分舵,都不愿意这样烧钱,但你不烧钱市场就会忽略你的存在。上文说到一些普通销售靠公司分配商机,也和强大的市场引流(烧钱)能力有很大关系,只要产品过硬,多参会总是不亏的。

  

成本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前三条成本,大厂商相对小厂商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大厂商之间的成本区别并不大,因为硬件降价折扣是有底线,全国能拿到低价服务器、机柜和带宽的厂商,肯定超过十家了。企业客户是理性选择供应商,并不会盲目黏在一个平台不走,而各厂的技术差距早晚是能追平的,后入场的大玩家一样有插足分羹的机会。

  小厂商并非毫无胜算,他们甚至有机会活的比过去更好。因为大厂商在完成培育市场、教育客户的工作,小厂商当下可选的策略非常多,我做个简要描述。

  1、小厂商可以做私有云,硬件机柜和带宽成本让客户来承担。

  2、小厂商有自身灵活性,售前阶段技术总监亲自出马很容易吹死大厂商的普通职员,出了故障CTO挂帅快速解决故障;而大厂员工吹牛怕是过不了法务这一关、没高层和

  3、小厂商可以做特定领域的公有云,其短板不明显还能发挥其他长处。以某云存储为例,因其巨大的磁盘采购量磁盘价格已经很低了,其技术选型尽量廉价通用,又找回来一部分硬件成本。云存储习惯做CDN源站不需要BGP带宽,网络成本也很低。

  4、小厂商可以直接用大厂商的资源,比如一些PaaS和SaaS厂商的海外节点,可能就是租的两A的虚拟机。但你让3A去租3A的虚拟机去做自己的海外节点,这新闻爆出来就是笑料了。

  5、小厂商可以卖股份给大厂商或者大客户,或者和IDC组成利益共同体。因为大厂商也知道自己神经末梢太长,陈腐组织太多了,急需新鲜血液补充。

  6、小厂商相对大厂来说足够中立,客户可能和大厂云的兄弟部门是直接竞争关系。

  小厂商并非毫无胜算,他们甚至有机会活的比过去更好。因为大厂商在完成培育市场、教育客户的工作,小厂商当下可选的策略非常多,我做个简要描述。

  1、小厂商可以做私有云,硬件机柜和带宽成本让客户来承担。

  2、小厂商有自身灵活性,售前阶段技术总监亲自出马很容易吹死大厂商的普通职员,出了故障CTO挂帅快速解决故障;而大厂员工吹牛怕是过不了法务这一关、没高层和

  3、小厂商可以做特定领域的公有云,其短板不明显还能发挥其他长处。以某云存储为例,因其巨大的磁盘采购量磁盘价格已经很低了,其技术选型尽量廉价通用,又找回来一部分硬件成本。云存储习惯做CDN源站不需要BGP带宽,网络成本也很低。

  4、小厂商可以直接用大厂商的资源,比如一些PaaS和SaaS厂商的海外节点,可能就是租的两A的虚拟机。但你让3A去租3A的虚拟机去做自己的海外节点,这新闻爆出来就是笑料了。

  5、小厂商可以卖股份给大厂商或者大客户,或者和IDC组成利益共同体。因为大厂商也知道自己神经末梢太长,陈腐组织太多了,急需新鲜血液补充。

  6、小厂商相对大厂来说足够中立,客户可能和大厂云的兄弟部门是直接竞争关系。

云计算是趋势,在不久的未来,云计算将会深入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面,引发各个产业的彻底变革,其中包括医疗保健、城市规划、能源、电子零售和娱乐领域。

本文由朗锐智科编辑整理(www.lrist.com),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