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元胞自动机单车道代码_(二)单车道三相交通流理论模型及代码

785a5586baea6f06e5abe7a4f9f1571d.png

第二篇文章是在第一篇文章简单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基础之上,引入三相交通流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一个简单的单车道三相交通流模型。

三相交通流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Kerner基于多年对高速公路的时空图和数据的采集与观察,提出的一个新的交通流理论,发展至今已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与完善,但也有很多传统交通流理论学者一直在对其表示反驳。其具体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实测数据的验证可以通过一些Kerner的论文著作了解一下。

刚开始读这一理论时我完全摸不着头脑(现在读过很久、写了论文也没有弄明白其中一些复杂独特的概念),但我结合实际还是能理解这一理论提出的最核心的机制:速度适配。

想象一下我们实际开车时的情况,如果与前车距离很远,或是根本看不到前面有车,那么我们会无所顾忌地加速前进;但当我们观察到前车距离挺近的时候,便会根据前车车速来控制自身车速尽可能与前车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强调的是车速保持一致,而不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开车时也可以感受到,如果与前车都开的很慢,那么保持的间距会小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控制车速避免碰撞;如果两辆车都在高速行驶,那么作为后车保持的距离都会大一些,不会与前车贴的太近。Kerner用了关于车速与车间距的函数来描述这一关系,同时设置了在一定间距下与前车速度适配的规则。

07b8f70d696a81d92d1c5cd670ac6e60.png
关于车速与同步流车距关系的函数(截自Kerner论文)

e632a8c03d75789c2bb31c0751eb097d.png
若与前车在同步流车间距内,采用速度适配的规则

有了这一规则,仿真做出的时空相位图和流密图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相位(也就是交通流的一种特定的稳定的状态),Kerner命名为了同步流,这也是三相交通流理论核心的概念。同步流是一种介于自由流与堵塞流之间的状态。就我们日常开车的情况而言,经常能感受到那么一种状态:路上车很多,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到最大车速行驶,但是每辆车也都不会停下来,都能保持不是很慢的车速行驶,车与车的间距有大有小,这种情况下交通流就处在一种同步流的状态。另外,与传统交通流认为拥挤从自由流中产生的不同,三相交通流认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