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去年3月我国空军颁布名为《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喷涂规定(试行)》的新涂装规范,阐明我国空军战机未来涂装原则将是“统一性、规范性、低可视、可操作”之后,广大军迷就开启了脑洞,畅想未来中国军机将大量采用类似歼-16和歼-20的低视目视隐身涂装。

但现实可能让你们失望了。根据近期官媒发布的照片,我们空军部分轰炸机、运输机和教练机的涂装已经根据新涂装规范进行了修改,但并不是时髦的低视涂装,而只是将原先标在前机身两侧的红色或黑色大尺寸机号移到了垂尾上,同时缩小数字尺寸并统一成了黄颜色,与战斗机部队保持一致。

这种小尺寸黄颜色战术编号早在2004年就开始被我国空军的苏-27/歼-11战斗机使用,并被后来的歼-10A沿用,堪称祖传。诸位看到这里可别失望,因为这种小尺寸黄颜色战术编号有个十分有趣的特点,那就是能让早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拍摄的影像在小尺寸战术编号“自动打码”。

这是因为黄颜色小尺寸机号与机身表面浅灰色油漆对比度差别不大,再加上早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受限于传感器性能,在拍摄黄颜色物体时容易出现过曝溢出,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很容易在编号处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现在我们尚不知道黄颜色战术编号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还是我国空军专门设计的“数码相机隐身编号”,总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最终被列入我国空军的新涂装规范。

从目前照片判断,倍受军迷喜爱的低视涂装可能只会应用在歼-16、歼-20或歼-10C太行版这三种新出厂的四代半和五代战斗机上,除此之外的飞机则保持原有涂装式样不变,只是取消前机身大尺寸战术编号,改为在垂尾标注小尺寸黄颜色“低视”编号,统一编号式样。

此外说起我国空军的低视涂装,其实并不是歼-16或歼-20首次采用。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类似涂装就已经被我国空军担负打击任务的轰-5、轰-6和强-5率先采用。

当然这三种飞机的低视涂装是为了防核爆闪光热辐射灼伤机体而设计的,因此在白色高反射率机身油漆上将机徽和战术编号进行了低视化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核爆时的热量吸收。虽然这种涂装的设计思想和今天的视觉隐身完全不同,但表现形式却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