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通过Scons新建工程时保留自己建立的文件夹和文件

目的:由于RT-Thread通过Scons新建工程时,会把工程内自己添加的文件夹删除,导致每次需要从新添加一次,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参考Scons实现的过程,实现自己建立的文件夹也自动添加到工程内。

步骤:

1. 新建一个文件夹,名称比如:WebServer;

2. 从RT_Thread源码下的其他文件夹下复制一个叫做 SConscript 的文件到新建的文件夹下;

3. 打开SConscript 文件,本人使用的是PyCharm工具打开的,修改代码如下:

from building import *

# The set of source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SConscript file.
# 这里添加本文件夹下,需要添加到工程内的源文件
src = Split('''
fs.c
httpd.c
httpd_cgi_ssi.c
''')

# 通过下面的语句,可以使工程内头文件的包含时,自动包含本文件夹下的头文件
cwd = GetCurrentDir()
CPPPATH = [cwd]

#参数说明:WebServer是本文件夹的名称,如果定义了RT_LWIP_TCP宏则包含本文件夹
group = DefineGroup('WebServer', src, depend = ['RT_LWIP_TCP'], CPPPATH = CPPPATH)

if GetDepend('RT_LWIP_TCP'):
# search in the file system implementation
list = os.listdir(cwd)

for item in list:
if os.path.isfile(os.path.join(cwd, item, 'SConscript')):
group = group + SConscript(os.path.join(item, 'SConscript'))

Return('group')


4. 保存,如此,通过Scons再次生成工程时,工程内就会有WebServer,以及包含添加的源文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yqblog/p/9692813.html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RT-Thread作品秀】通用型数据采集设备作者:鱼柯 概述(说明应用产生的背景、实现功能)在一些低频采集设备中,典型的运行策略是,采集数据,上传数据,关闭外设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更改采集频率,连接不同的设备,如果每次通过修改代码解决,通用性就很难保证,这个项目将一些uart型的传感器进行归类,通过文件设置数据交互过程中的命令,解析方式等,可以适配大多数的uart型传感器;同,对一些网络摄像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实现数据采集调度配置,数据采集,数据上传,图片采集,图片上传, 配置文件解析,固件远程更新;由于contab配置文件中的event使用的是MSH_CMD_EXPRT宏导出的命令。所以,它也支持系统需要定执行的相对间间隔需要变化的任务,比如:12:00. 13:10, 15:35, 18:23分别执行一次任务; 开发环境(所采用的软、硬件方案)硬件:art-pi, INDUSTRY-IO, 微气象仪, 网络摄像头 RT-Thread版本:rt-thread 4.0.3 开发工具及版本:ubuntu 18.04,gcc-arm-none-eabi-6_2-2016q4,scons v3.0.1,python 3.6.9,pkgs RT-Thread使用情况概述(简要总结下应用中RT-Thread使用情况:内核部分、组件部分、软件包部分、内核、其他)内核部分Inter-thread communication Event Semaphore mutex memory management device object 组件部分Finsh DFS (device virtual file system) serial device, mtd nor flash device, gpio device, ntp rtc device, sd/mmc device, spi device, serial flash universal driver (device driver) posix layer and c stand library SAL (socket abstraction layer) ping, ifconfig, netstat, netdev (network interface) LwIP 2.0.2 Ymodem ulog 软件包部分agile_console-v1.0.0 fal-v0.5.0 ota_downloader-v1.0.0 agile_telnet-v2.0.0 littlefs-v2.2.1 SignalLed-latest cJSON-v1.0.2 netutils-v1.2.0 vi-latest EasyFlash-v4.1.0 webclient-v2.1.1 硬件框架(概述应用所采用的硬件方案框图,并对核心部分做介绍)软件框架说明(介绍应用所采用的软件方案框图、流程图等,并加以解说)软件模块说明(介绍应用软件关键部分的逻辑、采用的实现方式等)类似 linux定任务contab解析相关json配置文件,构建设备运行数据树: "contab": [{"event":"misc_check","time":"0 18"},{"event":"img_cap_start","time":"20 7,9,14"},{"event":"app_image_upload","time":"20 7,9,14"},{"event":"sensor_acq_start","time":"5,10,15,20,25,30,35,40,45,50,55 *"},{"event":"app_data_upload","time":"5,10,15,20,25,30,35,40,45,50,55 *"}] 事件执行分钟: 表示xx:5, xx:25, xx:30, xx:36, xx:45, xx:54 事件执行小:*通配符,表示1-24小 上面参数表示:每个小的5,25,30,45,54分,执行img_upload_invl事件; 上传数据每次采集数据后,将数据存在本地一个缓存文件中,按照采集间从前到后写入;同会生成一个读取位置的缓存文件指示,下一次从哪个文件的那一行读取数据进行上传,上传成功后,更新读取位置的缓存;如20201217,227, 表示从文件20201217.txt的227个字符后读取一行数据进行上传,避免文件过大引起设备死机; 上传图片每次拍照,将拍照成功的照片名及端口追加记录到一个缓存文件中,每次从缓存文件中,读取需要上传的图片构造form-data上传图片;如4,/sd/1608167012_4.jpg;如果上传成功,则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