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http://milanreadingnotes.blogbus.com/logs/60785079.html)

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产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构成,标准成本也应由这三大部分分别确定。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材料价格脱离标准(价差),另一个是材料用量脱离标准(量差)。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米兰:价差用实际数量,量差用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采购部门未能按标准价格进货的原因主要有:供应厂家价格变动、未按经济采购批量进货、未能及时订货造成的紧急订货、采购时舍近求远使运费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运输方式、违反合同被罚款、承接紧急定货造成额外采购等等。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形成的具体原因有:操作疏忽造成废品和废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精心、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材料、新工人上岗造成多用 料、 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等。有时多用料并非生产部门责任,如购入材料质量低劣、规格不符也会使用料超过标准;又如加工艺变更、检验过严也会使数量差 异加大。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它也被区分为"价差"和"量 差"两部 分。价差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其差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为工资率差异。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其差额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确定 的金额,又称人工效率差异。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米兰:

价差-工资率,也就是你一小时卖给人家能卖多少钱,乘以你实际干了多少小时,相当于材料中的价格。量差-效率,你干快干慢就是量差了。原理同上。

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是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它也可以分解为"价差"和"量 差"两部分,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 脱离标准,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称为耗费差异。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小时费用率计算确定的金额,称为变动费用效率差异。有关计算公式 如下:
米兰:原理同上,不过呢,小时作为一个量的分配标准。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
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率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 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太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 势等。

米兰:这周对于PPV的材料成本差异的价差的理解。

第一,暂估的不能计入标准成本。

第二,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直间的分配率中,分子是差异的金额,分母是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如果对于同一产品的话,标准成本不变的时候,可以用数量,因为单价(标准成本)是一致的。

第三,投料或者发出,都是用标准的计算,期末的用减法。

第四,注意进入利润表的逻辑。如果是原材料的价差,本期发出的必然进入了——可能停留在在产品里面,可能已经进入产成品。进入在产品,必然留在资产负债表,进入产成品,要看是否销售,销售了的进利润表,没销售的放在期末存货里面。

想起来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