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乐几家愁,由于疫情的影响,在很多行业开始“比惨大赛”的时候,医药医疗行业却异常火热。
本来2019年就已经收获了高增长,也以为只有少数医药公司才会直接受益于国内疫情,结果国内基本恢复正常后,海外疫情又在持续漫延,持久战不可避免了。
这几天,中欧、汇添富和中海医疗基金也都披露了今年的一季报,这里也继续做跟踪。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基金份额、股票仓位来说,三只基金都开始出现分化,但也都在降低Top10权重股集中度、细分领域更加分散化配置等,以降低风险。
毕竟,名头越大规模越大,而优质医疗公司的数量和体量有限,太多资金砸过去基金经理也不好办,对投资者也未必是好事儿。
一、收益对比
2019年度,三只基金都取得了超过50%的高收益,其中“中欧 > 汇添富 > 中海”。
这里再看下2020年以来的收益表现,包括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399011)、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006113)和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ETF(159938)。
延续2019年的涨势,一季度这三只基金也再接再厉,收益收益最高的中欧医疗,超过了25%,其次是汇添富创新医药的20%,中海医疗则只有6%。
代表医药整个行业的广发全指医药ETF,上涨也超过16%,而代表整个市场的沪深300则下降了7.31%。
这一方面说明了整个A股非常低迷,也说明了整个医药行业则是雨露均沾,行业涨幅远超沪深300;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型基金投资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或许收益会更好,但也可能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平。
再看看三只基金份额和规模的变化:
由于中欧医疗和汇添富创新药基金表现抢眼,基金份额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汇添富期末的规模超过了75亿元,而中欧医疗A的规模为26亿元,再加上中欧医疗C的31亿元,实际中欧医疗的总规模也超过了57亿。
中海医疗则有些掉队,份额缩减了31.56%,期末的规模也回到了12亿元左右。
二、仓位和权重股
对比下这三只基金的仓位、重仓股的变化,正好看看疫情影响下的操作思路。
1)中欧医疗:之前以高仓位、高权重股占比为主,从一季度持仓来看,也基本延续了这种进攻风格。
相比于2019年末股票仓位的89.19%,中欧医疗在一季末的仓位增长到了92.98%,可谓是逆势加仓;Top10的权重股占比,下降了近3%到59.53%;权重股变化极小,仅有通策医疗出局,而华海药业进入。
总仓位增加,说明基金经理还是坚定的看好医疗行业,而漠视A股大盘的影响;Top10权重股降低,也说明随着基金规模扩大,进一步分散化的必要性,毕竟很多权重股的市值并不高;非常小的调整,也体现了以往的持有型策略。
2)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总体股票仓位下降了2个点,到了82.35%。
相比于2019年末,Top10权重股下降到了52.06%;权重股变化很小,仅有金域医学出局,而安图生物进入。
股票总仓位减少,说明基金经理判断疫情催生的行情过热了,适度减仓避险,但相对于中欧医疗10个点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权重股比例下降,也是分散化布局的要求,毕竟这个基金规模都75亿了。
3)中海医疗保健基金:总的股票仓位略下降,但也保持在90%以上。
相比于2019年末,Top10占比有明显下降,到了61.06%;权重股有较大变化,其中康弘药业、南微医学、华兰生物出局,而海尔生物、恒瑞医药和普洛药业进入,非医疗股的安车检测还在。
股票总仓位较高,说明基金经理还是看好后市,而权重股这么大的调整走的还是配置的思路,跟另外两只医疗基金的专业化套路不同。
再看看三个基金经理对第四季度的投资策略描述。
三、投资策略和运作
1)中欧医疗的葛兰女士,基本上是继续“拷贝”了之前的描述,依然是“继续高仓位、长期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高质量仿制药的龙头企业。”
看起来有些应付,特别也没提到疫情带来的影响,但这只基金以往就是集中重仓最优质公司,比较少的换手率,通过长期持有来分享回报,这个类似《怎样选择成长股》中费雪的策略。
2)汇添富创新医药的郑磊先生,则相对重视一些,至少对一季度的市场进行了描述,并且提到了“放弃追逐了受益于短期疫情爆发的资产”,从基金的股票仓位降低也可以看出这种判断。
再配置上除了之前的创新药、创新药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也增加了疫苗、原料药等资产,并且还是“组合均衡+子行业分散”的思路。
3)中海的易小金先生,也简单提到了疫情和做了一些调整。
在调整思路方面,也还是那几个选股的维度、同时兼顾业绩和估值的描述,这次比较大的调整还是通过维度量化的方式完成的,从医疗背景方面也确实不如另外两位能挖的比较深。
四、中欧基金估值与投资
再看看基金的估值,毕竟很多成分股价格又发飙了,这里仅以中欧医疗为例,因为比较适合自己的“高仓位、长期、集中持有优质公司”思路,也不在乎短期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医药医疗行业是未来有发展的好赛道,业界知名的高瓴资本也积极在这个行业布局,包括了在创新药、CRO/CMO、眼科、齿科、骨科等细分领域。对比下中欧医疗的Top10权重股,有一半的公司(爱尔眼科、恒瑞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也都是高瓴资本的持仓。
医药行业门槛高,盲目投资个股风险也高,高估值可能面临双杀的风险。以中欧医疗为例,Top10权重股的PE-TTM估值大都超过60,其加权平均估值高达78.44。
当然了,这是个市场空间广阔、高成长的行业,按照2019年报数据,平均净利润增速达到了39.29%(撇开华海药业的非常规数据)。这种高增速对应现在的高估值,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我来说,现在肯定不适合买入,但还是值得继续持有,毕竟A股里这样高增速的公司组合绝无仅有,基金的分散持仓也降低了个股踩雷风险。
之前也耍过“全指医药+中欧医疗”的小聪明,“在中欧医疗估值高的时候轮换到全指医药,既降低了风险又保持了医疗行业配置”,虽然有过一定获利,但现在越来越明白,这种轮换很多时候是靠运气,如果估值实在高的离谱或者公司基本面有问题,那优秀的基金经理也会主动调整,而不需要自己乱动。
五、小结
这三只基金,大体上还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中欧偏进攻、中海偏防守,汇添富比较均衡,只是在规模、业绩和策略上逐渐开始了分化。
对主动型基金来说,规模是个问题,但现在也没有合适的指数以覆盖这么多细分领域,比如热门的创新药指数,就没有疫苗、医疗服务等优质公司,所以个人目前还是首选主动型基金。另外,比如中欧医疗也会通过限购等控制规模,今年一季度13%的份额涨幅也放缓了很多。
既然选择了主动型基金,对于成分股的估值和质地,还是要相信基金经理的判断,优秀的管理人会根据他们的策略做相应的调整,没必要自己耍小聪明。
医药行业虽然让人艳羡,只是水太深,自己不会碰个股,但会首选“高仓位、长期、集中、持有型”的主动型基金,并做持续的跟踪,多看少动。
以往跟踪
2019年四季报
2019年三季报
风险提示:此文只是本人的投资笔记,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众号:老宋随想
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