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_一文详述:观察性研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思路

66b6ae017c3b05974fbd74ab8709fc01.png
本文内容来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年第40卷第8期,作者为冯国双教授,原题目为《 观察性研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思路》。将这篇文章分享给医咖会的伙伴们,希望大家能从领域大咖的见解中有所收获,指导医学研究之路。
(感谢冯国双教授的授权)

观察性研究在研究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是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尽管其应用广泛,但在数据分析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时往往只考虑数据本身,而未能结合研究类型,从而导致结果的偏倚。甚至在已发表的文章中,也存在一些不严谨用语。

本文从观察性研究的类型出发,基于不同研究类型的研究目的,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为例,探讨观察性研究的不同分析思路,希望为医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logistic回归

假定有m个自变量X1,X2,…,Xm,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可表达为:

7eba34aa95ed0ad38702c52bd2aad79d.png

只从数据本身考虑的话,logistic回归模型都是包括一个分类因变量及若干自变量(可以是分类变量,也可以是连续变量),反映了m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线性影响。无论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还是队列研究,这种形式都是不变的

部分研究在数据分析时,忽略了前期的设计思路,只是简单地把因变量和所有自变量纳入统计软件中相应位置,点击运行直接给出结果。从数据上来看,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数据形式完全一样,软件操作过程也并无不同,都是指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然后给出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

统计软件无法判断研究者采用的是病例对照研究还是队列研究,也并不清楚作者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什么,只是对指定的变量进行参数估计。而统计分析的思路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而定,对于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而言,它们的分析思路显然不同。一味依靠统计软件,不仅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分析思路,也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logistic回归

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病例对照研究大致有两大类目的:一是探索危险因素,二是验证危险因素。

1、以探索危险因素为目的的分析思路:

危险因素的探索常见于临床研究中,通常用于研究初期,此时研究者并不清楚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结局的发生,因此先进行初步探索。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收集一些可能的指标,然后从中寻找可能对结局影响较大的因素。

  • 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