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定量订货法
02 定期订货法
03 固定数量法
04 固定期间法
05 采购前置时间
06 最佳到货日期确定
07 最优采购方式选择

采购部
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就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经济订货批量(EOQ),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量下降到规定的订货点时就立即提出订货。
1.定量订货运行原理
定量订货法运行原理如下。

2.定量订货法的目的
该方法的目的是使库存管理年总成本最小。
在该模型的简单化形式中,不需要设安全库存,无论时间如何变化,年需求(D)、提前期(L)、价格(C)、每次订货成本(S)、单位物资年保管成本(H)都是常数,订货量(Q)设定为经济订货批量(EOQ),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3.方法的限制条件
采购员在运用定量订货法确定采购数量时,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 商品的采购需要量应当均衡稳定,计划期的采购总量是一定的,并且是一致的
- 货源充足,库存量不允许发生短缺
- 商品单价和运费率固定,不受采购批量大小的影响
- 每次的采购成本和每单位商品的储存成本均为常数
- 仓储和资金条件等不受限制,多用于常年生产、销售均匀的周转性商品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T)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1.定期订货法运行原理
定期订货法决策思路是每隔一个固定周期检查库存储备量,根据盘点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库存水平的差额确定每次订购量,这种方法下的储备量变化情况如

在此模型中假设需求为随机变化,因此,每次盘点时的储备量都是不相等的,为达到目标库存水平Qmax而需要补充的数量也随着变化。
2.定期订货法的计算程序
定期订货法的计算程序如下。

固定数量法
固定数量法,是指采购员根据以往的采购活动来确定本次采购数量的方法,此法不考虑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这两项因素。
1.固定数量法举例
具体采购计划示例如下。

2.固定数量法限制条件
运用固定数量法的限制条件如下。
- 每次发出的数量都相同
- 应考虑设备或产能的限制、包装或运输方面的限制、库存的限制等
- 订购数量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或直觉确定的

采购部
固定期间法
固定期间法,是指企业每次采购活动涵盖的期间是固定的,但采购数量是可以变动的。
1.固定期间法示例
具体采购计划示例如下。

2.应用注意事项
固定期间法的应用注意事项如下。
- 一般基于采购成本较高的考虑
- 期间的长短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来判断的
- 运用此法进行采购,每期会有一些剩余的存货
采购前置时间
采购的前置时间,是指企业下订单给供应商到物资入库的时间段,主要包括行政作业前置时间、原料采购前置时间、生产制造前置时间、物资运送前置时间、验收检验前置时间及其它零星前置时间,具体内容如下。
1.行政作业前置时间
采购的行政作业前置时间的内容如下。
1.行政作业所包含的前置时间是存在于采购与供应商之间,共同为完成采购行为所必需进行的文书及准备工作
2.企业作为采购方,包括了选择或开发供应商、准备采购订单、取得采购授权、签订采购合同等事项的时间
3.在供应商方面,则包括采购订单进入生产流程、确认库存、客户信用调查等活动所需的时间
2.原料采购前置时间
原料采购前置时间,是指供应商为了完成企业订单,向供应商采购必要的原材料所需的时间。
在订单生产型模式下,产品的生产是企业收到订单之后才开始的。依订单生产的形态,原料的采购占总交货时间相当大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供应商的供应商也有处理订单的前置作业时间。所以采购的时候,应当给供应商留有一定的原材采购前置时间。
3.生产制造前置时间
生产制造前置时间,是指采购下单后,供应商内部的生产线制造出订单上所定物资的生产时间,具体说明如下。
生产制造前置时间
在订单生产型中,非加工所占时间较多,所需的交期较长;存货生产型的采购交期相对缩短;组合生产型对少量多样的需求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基本上包括生产线排队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不同工序等候时间以及物料的搬运时间,非连续性生产中,排队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较大
4.物资运送前置时间
当订单完成后,将物资从供应商的生产地送到企业指定交货地点所花费的时间即为物资的运送前置时间。运送时间的长短与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距离以及运输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5.验收与检验前置时间
验收与检验的前置时间包括卸货时间、物资检查时间、拆箱检验时间、完成验收文件时间以及将物资搬运到适当地点的时间。
6.其它零星的前置时间
包括一些不可预计的外部或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延误以及供应商预留的缓冲时间。
最佳到货日期确定
1.一般到货日期的确定
在企业采购活动中,对于计划中类型相同但使用日期不同或属于同一供应商的物资,一般按以下方法确定所采购物资的到货日期。
方法一:
对于价值不高、仓容占用不大的商品,可采用集中一次性采购、一次性到货的方法进行所需不同类型商品的采购,但到货日期应以最早使用的商品的到货时间为准
方法二:
对于价值较高或仓容占用较大的商品,可采用“一次采购、分批供货”的方法,到货时间与到货数量应优先考虑满足企业的生产计划对于商品的需求,再考虑减少资金积压或仓容占用的要求
2.最佳到货日期的确定
为了提高企业采购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性,每次采购时,采购员应计算出所需采购物资的最佳到货日期,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争取达成一致,以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采购物资最佳到货日期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物资最佳到货日期
= 计划中物资投入使用时间-该物资的采购前置时间
= 生产计划中该物资投入使用的时间-(行政作业前置时间+原料采购前置时间+生产制造前置时间+物资运送前置时间+验收检验前置时间+其它零星前置时间)

采购部
最优采购方式选择
在进行实际的采购活动时,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采购方式,实现以最低的采购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目标。
目前企业中常用的采购模式主要有经济批量采购法、定期采购法、定量采购法。下面对三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点等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采购##采购部##采购管理#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481。
2.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更多相关资料可点击下面“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