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所常见的“衣冠禽兽”这一成语,跟古代官员官服的补子也有很大的关联。
在现在看来,这成语有着贬义的意思,其实在古代,“衣冠禽兽”这成语就是来源于明代官员官服上的补子。刚开始“衣冠禽兽”是赞美的意思,颇有古人羡慕当官的味道,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官员腐败,宦官当权,文官爱钱,武官又怕死,渐渐的“衣冠禽兽”就有了贬义的意思,平民百姓对那种腐败无能的文武官员称之为“衣冠禽兽”。
随着近年来清宫剧的热播,人们对清朝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有所了解。官员与官员,皇帝与妃子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除了剧情之外,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清朝官员所穿的官服都很相似?
在封建社会,官阶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清朝很多制度,都是沿用明朝的。
如何知道清朝官员的品级?除了官帽上的顶珠和朝珠以外,最容易区分的就是官服面前的图案。这个图案又称“补子”,“补子”早在唐代就有了,但在明代形成了制度化:文官补子用飞禽图案,武官补子用走兽图案。
清代奉行的是以文制武的政治举措,所以同品级的文官都比武官大三级。
虽然清朝官服上面的图案都是五花八门,其实那些图案既代表官员的官阶,又有一定寓意。
读懂清朝的官服,也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一品文官补子用仙鹤
仙鹤不仅美丽超逸,而且高雅圣洁,在故宫,很多地方有仙鹤的铜制品,因为仙鹤是代表长寿的意思,同时也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含义,因此人们也称仙鹤为“一品鸟”。
二品文官补子用锦鸡
锦鸡别称“金鸡”、代表着吉祥,前程似锦的意思。而且锦鸡有八方呼应的王者风范。锦鸡尾部羽毛色彩鲜艳,传说还能驱鬼避邪。
三品文官补子用孔雀
孔雀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代表着是大贤大德、吉祥富贵,是古时的瑞禽。
四品文官补子用云雁
云雁飞行时羽毛上耸,代表着坚定忠心,做事情兢兢业业的意思。
五品文官补子用白鹇
白鹇为人们称为“义鸟”,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是忠诚高雅的意思。
六品文官补子用鹭鸶
鹭鸶古时又称为白鸟,是一种水鸟,鹭鸶羽毛洁白,寓意廉洁守法。
七品文官补子用鸂鶒
鸂鶒(读作 xī chì)也是一种水鸟,也是一种吉祥的瑞鸟,作为官员的补子,寓意百官要造福百姓。
八品文官补子用鹌鹑
鹌鹑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
九品文官补子用蓝雀
蓝雀亦称练鹊、绶带鸟,代表着权力和富贵的含义。
一品武官补子用麒麟
麒麟是中国古代四大瑞兽,象征统领仁义之师,又有“武备而不为害”的含义。
二品武官补子是狻猊
是龙生九子之一,形象如狮子,是能食虎豹的猛禽,代表勇猛的意思。
三品武官补子用豹子
古人是很推崇豹子的,有个成语叫君子豹变,意思是君子像豹子一样,出生时普通丑陋,但经过自己的修养,最终成为像豹子一样矫健美丽的人。豹子身形矫健,但从不张扬,形容君子的品德。
四品武官补子用猛虎
虎是百兽之王,自带王者之气,在古代很多将军都被称为“虎贲”、“虎士”,代表着威猛。
五品武官补子用黑熊
黑熊高大威猛,但是非常忠诚,代表着阳刚的意思。
六品武官补子用彪
彪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动物,是凶悍残暴的猛兽,代表着对敌人凶狠残暴的意思。
七品、八品武官补子用犀牛
犀牛角锐皮厚,角可制矛,皮可制铠甲,代表着兵器犀利的意思。
九品武官补子用海马
海马传说与马的模样相同,是一种水陆都能行走的神兽,要求军官不仅能陆战,还能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