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面试_学员往事:拿到Bain Offer,我如何做到One Shot One Kill | 贝恩咨询公司MBA面试经验...

abd2ff561c5fe2e2636f8f075a0c29df.png

注:秋招正在进行,距离来年的暑期实习招聘也只有3-4个月。我们挑选了一批往年的成功学员故事,重新发布。希望这些历经艰难坎坷的故事,能给你启发。

Welson点评:

这是一位学员的故事。他保持了在不同咨询公司面试中做到“One Shot, One Kill”的成功率,我们就叫他One Shot One Kill小哥吧。One Shot One Kill小哥找到我练case的时候,离他的Bain面试只有九天了。

彼时的小哥,通过几十个case的练习后,水平已经达到“good”,但是离进入MBB的“great”仍然有差距。小哥跟大多数人一样,在练完几十个case后就进入停滞不前的瓶颈期。

离面试只有九天,他必须重新找到新的方法进而实现from good to great。最终,小哥如愿以偿。本文是他的求职感悟,信息量很大,需要好好读几遍才是。

 文章目录 

一、我的故事

二、和Welson老师的渊源

三、求职感悟

四、关于Written Case的准备

五、关于选择贝府和申请的感悟

我的故事

我是商科背景,典型的MBA学生。

那天,我完成了贝府最后一轮written case面试,心理略带着小小的期许和激动。case很有意思,面试官的反馈也很积极。果然,回去的路上,当我还沉浸在对case思考的时候,offer的电话就来了。

9ec345c7cbb38632f2df4a22d63c6c17.png

和Welson老师的渊源

初识Welson老师,源于老师的公众号“搞定百万年薪”。公众号里干货满满,我像找到了宝藏一样,把每个帖子都看了一遍。意犹未竟之余,也为老师和之前学员们的故事所深深鼓舞和激励。

一开始我也没想到会找Welson老师帮忙,本来觉得在欧美top商学院靠自己看看casebook、同学间相互练练,就差不多了。但后来准备case期间,已经练到20个case,还是感觉似懂非懂,对case像是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的感觉。

反思下来,一方面是自己的总结还不够,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针对性地练不同类型的case。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专门拿出了一个周末,有针对性的把过去做过的case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别人给feedback中强调的需要提高的地方,制订了专项突破的计划。

后来收到了贝府的面试邀请,因为这是我最想进的公司,而贝府给offer的数量通常又是MBB里最少的,再加上MBB招人都是万里挑一、竞争非常激烈,就算在target MBA school里成功率也不过5%-10%。所以当时心里不是很有底,还在瓶颈期找不到方向,于是想起了一直关注的Welson老师——自己在山里修炼了点武功,是时候拉出来练练,让真正的高人把关和点拨。

f206bc7973fa60a4e17ee24a88fcc56f.png

于是我正式向Welson老师求教。老师首先给我的是贝恩风格的一个case,也是我做的第一个PE case,大概有10张图表。我的解答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做完后,老师花了20分钟帮我重新进行了问题分解和思路重述,让我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但又很自然的解题思路。老师解case的结构化、清晰度和自然度,让我非常惊讶,而且思考的方式特别自然,不需要死记硬背framework,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玩法。

咨询的案例面试很丰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法和风格,很多方式也都可以成功。但能像Welson老师这样结构化而又融会贯通的,我是头一回见到。跟老师的练习和之后老师的鼓励以及“written case作业”,帮助我一直走到了最后。

求职感悟

我很庆幸,自己在练case的过程中,除了得到Welson老师的帮助,还有几位段位很高的小伙伴一起练case,他们给过我很多很有帮助的反馈。

  • 在我对case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一位已经练过50个case的美国同学,手把手跟我练了我的前3个case,他对我最初的启蒙和鼓励,让我在还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做consulting的时候,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 一位ex tier-2 consultant的欧洲同学,主动问我要不要练case,前前后后我们练了7次case,每次他都会给我很积极的feedback,能得到一个内行人的肯定,让我建立了对case的信心。我俩作为班上最早开始练case的一批同学,都做到了在不同咨询公司面试中“One Shot, One Kill”,最后也都收获了自己的dream offer。

  • 班上的一个印度同学,来读MBA之前也已经和ex consultant练了10来个case,我们练了3次case,他解case的过程非常结构化,遇到case中的难点也能很从容地用结构化的方式解出来,他让我见识到了结构化的力量。

  • 另外一位加拿大的小伙伴,我们练了3次case,他把MECE原则用到了极致,不管是一开始大的framework,还是小的问题,他都能用很MECE的方式先把问题分解,再一个个阐述。我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最后他拿到了MBB中两家的offer。

根据我自己和身边不同人的经验,在和小伙伴练case时,有两点值得大家借鉴:

1)一定要找高手练习,这点太重要了。我很庆幸自己误打误撞都是和同学间的高手在练,但身边不少同学,两个人都只是刚起步,然后天天一起练,到最后发现其实并没有怎么提高。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高手,那就抓住他们,并学习他们各自的优点:)如果没有,那就快去骚扰Welson老师这样战绩辉煌的大牛导师吧。

2)你永远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但你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我之前也帮其他同学练过case,有的同学这次你给她一个feedback,下次练的时候还是一样的问题一样的feedback,最后一问其实她并没有做总结,每次练完就练完了。所以,一定要基于每个case的feedback进行反思总结。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快速提高短板的,就是短时间内进行密集型的专项训练,每个人的短板不同,可能是计算,可能是沟通方式,也可能是不够MECE,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来提高的。

关于Written Case的准备

应Welson老师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对Written Case的一点浅见。对Written Case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目前主要是Bain和北美的A.T. Kearny等几家在用这种形式来考察candidate。其主要形式,就是给你几十页已经整理好的deck,其中有大量的数据,让你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的时间里准备观点,然后和面试官进行presentation和Q&A。

0bc2d93dc7cbcec8c71e909f817910b3.png

我的Written Case经验也很有限,只能说说自己的三点心得:

第一,记住80/20,学会prioritize。Written Case需要你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节奏是非常快的,尤其当你看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而你还有很多slides没看完,你内心会有无形的压力。这个时候除了加快速度,还要学会focus在眼前的事情,不要去想那么多。首先要看最关键、对于case所提问题最重要的slides,而其他不重要的slides看不完就看不完。学会prioritize,用80/20的方式去抓取关键信息。

第二,组织好你的storyline。你手上大量的数据,但数据只是为了帮你提取论点。基于每一个数据,你都要想想so what和背后的insight,根据这些碎片化的insights,去形成自己storyline的树干,再回过头来用那些数据来支撑你的storyline。这点其实和通常的case interview是一致的。

第三,presentation的时候,记得金字塔原理。先说观点,再说论点,接着说每一个支撑的论据。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你的结构化,也会帮助面试官理解你的观点。

关于选择贝府和申请的感悟

在招聘季开始之前,MBB中我最不熟悉的就是贝府。McKinsey帮我的前雇主做过项目,我的研究生论文导师是BCG出身,而唯独贝府,当时我一个大神都不认识。但在招聘季中,贝恩collaborative的firm culture和贝恩人的热情投入,感染了我和我身边的许多小伙伴,也改变了我们的申请排序和最后的选择排序。

MBB和顶尖商学院一样,录取的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但能进到MBB需要的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勤奋是必须的,此外还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一些幸运。而幸运是没办法预测的,我们能做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式,然后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

现在再回想准备case的日子,其实是很充实也很有趣的。有的同学练完几个case就会发现其实咨询并不适合自己;也有的同学硬着头皮练了几十个case,发现其实自己并不enjoy;当然最后进到MBB的人,通常都是很enjoy练case这个不断迭代、不断进步的过程,在生活中也会带着强大的好奇心,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精华求职资源及咨询公司热门职位。

6cb29b6a31e3972e2dee196fcc12b843.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