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点赞挖光一个区块,方块菌说到做到,就看你们有多少赞啦!"
话虽这么说,可是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们,是否真的知道什么叫做"区块"?
本期呢,方块菌将先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的世界》区块的冷知识~
什么是区块?
《我的世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沙盒游戏了,理论上最大地图面积可以达到3千万格×3千万格。
这么大的地图面积,光靠我们现有的电脑技术肯定是没法完全展现出来的,于是"区块"的概念诞生了:
通过安装NEI物品管理器组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的世界》中的区块划分(如上图)。
每一个区块都是16格×16格(不论高度)的大小,因此当玩家站在XY坐标都可以被16整除的位置上时就是站在了一个区块的边境上,比如坐标(64 46 96)就是一个区块边境位置。
一般来说,只有玩家自己身边的一圈区块会正常加载,而更远处的区块则会陷入"睡眠状态",直到玩家再次靠近才会"苏醒",成为加载区块。
而这个最远可加载区块距离呢,和玩家在游戏中设定的渲染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强制加载区块
既然区块有加载、不加载两种状态,那么有没有永远处在"加载"状态的区块呢?
答案是:有,而且有好多种!
第一种,玩家出生点附近的16×16个区块是永远处在加载状态的。
第二种,通过/forceload的指令,玩家可以强制让某一片区域成为"永久加载区块"。
第三种,当实体通过地狱门抵达另外一个维度时,地狱门区块会持续加载15秒时间,玩家可以通过持续向地狱门传送实体,来保持区块的"活性"。
假如是一般的区块,当玩家离开较远距离,比如出外探险时,这些区块中的农田不会生长,牛羊不会长大,熔炉不会冶炼矿物......因此"强制永久加载区块"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史莱姆区块
史莱姆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生成在沼泽生物群系50-70层且亮度等级小于等于7的地方,另外一种则是生成在40层以下的特殊区块——"史莱姆区块"中,并且无视光亮度!
在JAVA版本中,史莱姆区块的生成与地图种子有关,大约每十个区块中就有一个是"史莱姆区块",还是比较常见的。
而基岩版的"史莱姆区块"并不依赖种子,所有地图的"史莱姆区块"的生成都是一模一样的~
对于想要刷粘液球的玩家来说呢,一般会找到"史莱姆区块"并将其完全挖空,只剩下无法挖掘的基岩层,铺上岩浆块以击杀刷出来的史莱姆,然后简单的收集装置回收粘液球。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关于区块冷知识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各位还有什么补充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