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选修一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浅谈新高考下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普通高中已成为必修课。江苏省在08年、09年的新高考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把技术(含信息技术)纳入到学业水平测试中,并且要求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均达到C级以上(技术科目测试合格为C级),才具有填报普高志愿的资格。这对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进行导向性的复习,为广大学生的高考创造条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制定好复习计划,编制相应的理论复习试卷,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2007年提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高考方案,即08年新高考方案,在此方案中,把技术(含信息技术)纳入到学业水平测试中,这一举措使得信息技术同其余学科一样,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对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在平时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加强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策略研究,特别是后期应对信息技术水平测试的复习策略的研究,进而更好的组织考生复习,提高合格率。面对新的高考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必须达到合格,才能填报普通高考志愿。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时间放到了高二下学期的3月底,使得我们的复习战线拉长,原有的应对普高会考的老的复习策略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及与高考填报志愿资格挂钩的压力,结合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多年的复习经验,在此,我就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抓好信息技术科目考前的复习策略。

一、要正确认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全面检查和认定学生是否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学校的素质教育和高中其它新课程的实施,还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学生能否参加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依据之一。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考试形式与其它科目传统考试方式不一样,它采用的是在无纸化方式的基础上辅以网络化方式,即通过专门的考试系统随机抽出试题,通过网络传送,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完成,也就是所谓的上机操作考试。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应该统一认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业水平测试,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要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

新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结构与往年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

1.题型比例由原来的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操作题的占比5:2:3变成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操作题的占比4:2:4。

题型明显向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倾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考前做好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2.考试时间由原来的75分钟变为60分钟。这就与其他必修科目考试时间达成一致。

新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结构与往年相同之处有: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仍为:7:2:1,必修和选修为一张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必修占60%,选修占40%。

本次测试在内容上对学生提出了A、B、C三类不同的要求仍然为:A、对应于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B、对应于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C、对应于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学业水平测试仍然是注重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的考查。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认真领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明确复习目标,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切实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操作的掌握,不要盲目加深和扩展知识点的难度。

三、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真题

纵观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和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真题,不难发现所出题目的趋势都是力求改变过去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等的状况,更加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悟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设计更加过程化、情景化和人性化。

1)过程化

所谓过程化,就是指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基于已有的经验,在大脑中虚拟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环节。

譬如:现要统计一位学生一年来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试问用哪种类型的图表更好一些?

选项:A、表格B、饼形图C、折线图D、项目符号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只是有一些关于图表类型的静态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相应实际使用的经验,并加以分析,在头脑中虚拟的设计一些步骤便可顺利的解决此问题。

2)情景化

所谓的情景化,就是指试题的设计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景中,以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素养。下面这个题目就很好的反映了这一点。

下图是某工厂对试用期中的工人的生产情况记录表,假如你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想聘用一位正式工人,你认为应该聘用谁?

姓名

生产产品数量(件)

次品数(件)

每件成本价(元)

每件正品售出价(元)

工人甲

600

25

20

25

工人乙

850

60

20

25

工人丙

720

15

20

25

工人丁

580

19

20

25

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应该置身于现实情景中,要聘用正式工人,不仅要看此工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要看其生产效率,老板要的是经济效益,此题综合了数学、经济学、信息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3)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指试题的设计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选择。人性化即体现在命题思路上,也体现在命题形式、内容以及评判标准上。

如:任选一种操作环境进行答题(可以使用Dreamweaver完成操作,也可以使用Frontpage完成操作):打开“考生文件夹\01.Htm”进行以下操作后并保存。

(1)在提示文字“插入图片处”右侧插入图片01.jpg,宽度为175像素,高度为125像素;删除上述提示文字。

(2)在页面左侧插入5行1列的表格,在自上向下的单元格中依次输入“桃花源”、“象鼻山”、“水帘洞”、“凤凰”、“中国死海”。

(3)将第2单元格中的“象鼻山”设为超链接至02.htm。

这道题目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超越了具体软件的限制,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非使用工具能力。

四、要认真制定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计划,编制相应的理论复习试卷,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考试时间是放在高二下学期的3月下旬,以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是高考填报志愿资格的考试之一,所以这场考试给很多学校、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计划就显得尤为必要。

我校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生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要重视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不能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二要把握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应用知识,学会运用一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必修的每个知识点,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相应的理论复习试卷,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试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考纲内容及要求

以表格的形式将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及细目(知识与技能要求)、测试要求(试题类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每一章节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2.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将该主题中所涉及的各章节的每个具体知识点罗列出来,便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

3.基本操作

将该主题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操作细分出来,包括该操作的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步骤,完成后能达到的效果等。这也是为了在实践操作课中便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基本练习

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

五、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合理安排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环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再者对于教学中学生一学就会、时间一长就忘的知识与操作,应适当加强巩固训练,特别在考前要多加练习。为此,我们把复习课安排成两节课连排,一节理论课、一节上机操作实践课。理论课我们以教材为主,辅以理论复习试卷;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理论性、理解性的东西,做到考纲中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了然于心。上机操作实践课在上一节理论课的基础上,以理论为基础,进行上机操作实践,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点和考点,同时,我们用分层指导和个别化辅导的形式对优差生进行辅导。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督其注重“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使其能清楚每项操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尽可能举一反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尽可能放开手脚,让其大胆的尝试和自由的操作,做到考试复习和能力培养两手抓。另外,在学业水平测试前一两个星期,安排合适时间,分班级、分操作技能水平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集训,来提高他们的应试水平,培养其必胜的自信力。对一些操作水平极差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可适当的“开小灶”,教师手把手的指导,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达到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的教学和复习要围绕水平测试展开。信息技术教学与水平测试相辅相成,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复习也很值得大家共同探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8年、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