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听课笔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析一个完整程序的实践环节,逐步探索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即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从而认识算法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算法、程序设计、调试程序、检测结果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经历并加深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认识算法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三)学生分析

在上个学期信息技术基础课的第四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运行抛物线程序已初步体验并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剖析抛物线程序,经历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检测结果的基本过程,因此本节课旨在复习、巩固,加深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以视频引入新课,讨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按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检测结果的顺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互动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加深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并在教学中突出了对算法设计的体验,使学生充分理解算法对于程序设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运用了探究、讲授、交流、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直线伸缩”问题,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填写“探究问题记录表”。探讨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过程,并提出算法的重要地位。而每一位学生都要经历“奥运会倒计时牌”问题的编程、调试、检测过程。

(2)计算机教室,投影,PPT导学课件,直线伸缩.frm,VB程序,探究问题记录表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引入播放“西游记”视频,引入制作直线伸缩,提问人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认真听课,回答问题PPT

(二)合作、探究,案例分析1.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

2.点评学生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分析问题,归纳出解题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探究问题记录表”。PPT

直线伸缩.exe

“探究问题记录表”

(三)编写程序,调试检测1.指导学生编程

2.归纳出计算机解题过程每位同学都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并调试运行,检测结果PPT

(四)难点引出算法的概念,并举例讲解算法,使学生充分理解算法的真正含义。PPT

(五)小结小结用计算机解题的基本过程,算法的概念听课,回顾PPT

教后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