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一、义务阶段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狭窄,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目标成为数学学习目标的

主体。

(2)课程目标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3)数学能力的发展不全面,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关注。

(4)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个性品

质的关注。

2.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3.反映在学习内容上的问题。

(1)过分追求逻辑严谨和体系形式化。

(2)学习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繁、难、偏、

旧”的状况。

(3)数学教材类型贫乏,选择余地很小。

4.学习方式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1)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

(2)对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态度、习惯、

方式的培养重视不够。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或

学习,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方面 。

5.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学生对数学考试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

(2)日常考试过频、过难、分量过重。

(3)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善。

(4)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5)考试对整个教育过程的影响有待改善。

二、数学课标理念解读。

(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认识数学课程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含义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2.面向每一位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技能,培养

其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

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益于启迪思维、开

发智力。

B.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

指“有价值”应该,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所掌握。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指数学课程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

的不同发展需要。

(二)走向生活----认识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

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

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提高人的推理能力、

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

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

(1)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

分的体现,并把数学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来对待。

(2)数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3)数学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数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三)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认识数学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

、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

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

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1)数学学习内容不仅要包括一些现成的结果,还要包括这

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2)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a.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认识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1)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2)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

课程资源。

(3)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4)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2.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4)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

(5)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五)发展才是硬道理----认识数学教育评估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历程,激励

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

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

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评价标准应该多维。

2.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5.突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6.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六)迎接信息时代----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

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 学习内

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 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 力工具,致

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 精力投入到现

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观念。

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