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QWER排列键盘的由来,为什么不按照ABCD顺序呢?
现在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是手机,电脑不离身,所以用键盘打字是必然的,对于26键输入法的用户,字母的顺序应该早已熟记于心了吧。那么你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键盘上的字母顺序不是按照ABC排列的,而是按照QWER顺序排列的呢?
据说现在的键盘是从第一台打字机演变过来的,肖尔斯是第一台打字机的发明者之一。1867年,1867年,他受到了《科学美国人》上一篇关于打字机原型的文章的启发,他联合Samuel Willard Soulé等人一起制造了一台由黑檀木和金属键构成的打字机,拥有两排按键,就像一架钢琴。这一最初的键盘,其字母排列方式是按照字母原本的顺序,即“ABC”模型,当字母被敲击时要靠弹簧把这个字母对应的一个字杆弹到纸上,这样就印上了一个字,松开时,要靠弹簧把字杆弹回原位。
为什么现在的键盘变成了以QWERTY开头,看似杂乱无章的顺序呢?
后来,肖尔斯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相邻字母所联动的控制杆,在还没有完全回归原位的时候,去敲击下一个字母便会卡住,被迫让打字员停下来。所以在打字员速度很快的时候,如果相邻字母会一直卡住,反而更加拖慢了打字速度。一开始肖老师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只能叫打字员不要打太快了。后来经过soule的多次设计试验,让出现频率高的字母别靠太近,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这样打字时就能够有更多的移动距离,从而避免卡住造成的时间浪费。最后QWER顺序的键盘横空出世,并且肖尔斯对外宣称这种新的顺序是科学的,而且更能够提高速度和效率,但其实只是为了延缓敲击的速度罢了。
QWER顺序键盘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吗?
那就是不能把频次最高的字母放在键盘的中间,据统计DHIATENSOR这10个字母占了英语中70%的内容。所以这些字母肯定不能出现在键盘中间,另外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较笨重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是英文中第3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母,却把它放在右手的无名指下。字母S和A,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母,却把它交给了相对笨拙的左手无名指和小拇指来敲击。同样道理,使用频次较低的VJU等字母,却有最灵活的食指来负责,这样卡顿的情况就轻松解决了。
新顺序的键盘如何确定统治地位的呢?
在当时QWER布局的键盘并不受欢迎,因为市面上有很多字母布置的键盘,购买者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以及熟悉的键盘。不过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1888年7月25日的一场打字比赛中,一位来自盐湖城的选手使用了QWER布局的键盘,利用自身的盲打方法,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第一名和500美元奖金,从此QWER键盘的地位被确立。
后来到了1897年,QWER键盘由于布局合理,在竞争中较为占优之后,所有打字培训员、教材输入员等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因为滚雪球效应,所有生产商都转向这种键盘的生产。以此奠定了最终胜局,让QWER键盘流传至今。即使电子计算机产生之后,键盘原理完全改变了,但却无法再改变整个生态。因为为了这一点效率提升换来的只能是过高的成本代价,代价究竟要多大,我们无从得知。
不过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交流方式让26键输入法变得没有那么普及,那么在看文章的各位,你们平时用什么交流多呢?文字、语音还是视频?打字的话,用9键、26键、还是五笔?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