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版第八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第2版)何克忠第八章资料.doc

第8章复杂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8.1串级控制

图 8.1原料气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图 8.2燃料油的压力控制

图 8.3出口原料气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图8.4原料气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8.1.2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1. 减小副控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

图 8.5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 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

图 8.6单回路控制系统

3. 提高了抑制二次扰动的能力

图 8.7串级控制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图 8.8同等条件时的单回路控制系统

4. 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

8.1.3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1. 用来抑制控制系统的扰动

2. 用来克服对象的纯滞后

图 8.9串级控制克服容量滞后

3. 用来减小对象的非线性影响

8.1.4计算机串级控制系统

图 8.10计算机串级控制系统

1. 主控和副控回路采样周期相同(同步采样)

图 8.11串级控制系统的算法流程图

2. 主控和副控回路采样周期不同(异步采样)

图 8.12异步采样调节的算法流程图

8.1.5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8.1.6串级主控和副控调节器的选择

图 8.13副控调节回路

8.1.7副控回路微分先行串级控制系统

图 8.14副控回路微分先行串级控制系统

图 8.15副控回路微分先行串级控制的算法流程图

8.1.8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

图 8.16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

8.2前馈控制

8.2.1前馈控制的工作原理

图 8.17负反馈控制系统

图 8.18原料气加热炉前馈控制系统

图 8.19前馈控制的通道结构

图 8.20前馈控制系统的输出特性

8.2.2前馈控制的类型

1. 静态前馈控制

图 8.21静态前馈控制的结构

图 8.22原料气加热炉静态前馈控制系统

2. 动态前馈控制

图 8.23动态前馈控制的结构

图 8.24τ1=τ2时动态前馈控制

图 8.25τ1≠τ2时动态前馈控制

图 8.26原料气加热炉动态前馈控制

3. 前馈反馈控制

图 8.27原料气加热炉前馈反馈控制

图 8.28典型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图 8.29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

4. 前馈串级控制

图 8.30典型的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图 8.31不同控制类型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8.2.3计算机前馈控制

图 8.32前馈控制的方框图

图 8.33计算机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 8.34数字调节器方框图

图 8.35前馈反馈控制算法流程图

8.2.4多变量前馈控制

图 8.36多输入多输

图 8.37多变量前馈控制

图 8.38多变量前馈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

图 8.39精馏塔多变量前馈控制系统

8.2.6前馈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1. 静态前馈系数的整定

图 8.40开环整定时系统的方框图

图 8.41闭环整定时系统的方框图

图 8.42前馈反馈整定时系统的方框图

图 8.43Kf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2. 动态前馈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8.3纯滞后对象的控制

8.3.1大林算法

1. 大林算法的设计要点

图 8.44纯滞后对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2. 带纯滞后一阶惯性对象的大林算法

图 8.45数字调节器的振铃现象

8.3.2纯滞后补偿控制

1. 纯滞后补偿控制原理

图 8.46纯滞后对象的负反馈控制

图 8.47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

图 8.48图8.47的等效图

图 8.49纯滞后补偿系统的输出特性

2. 纯滞后补偿器的计算机实现

图 8.50计算机实现的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

图 8.51纯滞后补偿器(一)

图8.52纯滞后补偿器(二)

3. 纯滞后信号的产生

图 8.53存储单元法产生纯滞后信号

图 8.54二项式近似的纯滞后补偿器

图 8.55二阶多项式近似的纯滞后补偿器

4. 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

图 8.56减温器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

图 8.57减温器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 8.58纯滞后补偿控制改善控制性能

图 8.59精馏塔带纯滞后补偿的串级控制

图 8.60精馏塔带纯滞后补偿的串级控制方框图

图 8.61精馏塔提馏级温度控制特性

5. 纯滞后数字补偿控制的算法原理

图 8.62纯滞后补偿PID控制系统

图 8.63纯滞后补偿PID控制的算法流程图

8.4多变量解耦控制

图 8.64发电厂锅炉系统示意图

8.4.1解耦控制原理

图 8.65精馏塔两端组分控制

图 8.66精馏塔组分的耦合关系

图 8.67解耦控制原理

图8.68组分解耦控制系统的等效图

图 8.69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

8.4.2多变量解耦控制的综合方法

1. 对角线矩阵综合法

图 8.70对角线矩阵解耦控制算法流程图

2. 单位矩阵综合法

3. 前馈补偿综合法

图 8.71单位矩阵解耦控制系统等效方框图

图 8.72前馈补偿解耦控制系统方框图

8.4.3计算机多变量解耦控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