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单调队列_数据结构系列/单调队列.md · hwlv/fucking-algorithm - Gitee.com

# 特殊数据结构:单调队列

前文讲了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单调栈」monotonic stack,解决了一类问题「Next Greater Number」,本文写一个类似的数据结构「单调队列」。

也许这种数据结构的名字你没听过,其实没啥难的,就是一个「队列」,只是使用了一点巧妙的方法,使得队列中的元素单调递增(或递减)。这个数据结构有什么用?可以解决滑动窗口的一系列问题。

看一道 LeetCode 题目,难度 hard:

![](../pictures/单调队列/title.png)

### 一、搭建解题框架

这道题不复杂,难点在于如何在 O(1) 时间算出每个「窗口」中的最大值,使得整个算法在线性时间完成。在之前我们探讨过类似的场景,得到一个结论:

在一堆数字中,已知最值,如果给这堆数添加一个数,那么比较一下就可以很快算出最值;但如果减少一个数,就不一定能很快得到最值了,而要遍历所有数重新找最值。

回到这道题的场景,每个窗口前进的时候,要添加一个数同时减少一个数,所以想在 O(1) 的时间得出新的最值,就需要「单调队列」这种特殊的数据结构来辅助了。

一个普通的队列一定有这两个操作:

```java

class Queue {

void push(int n);

// 或 enqueue,在队尾加入元素 n

void pop();

// 或 dequeue,删除队头元素

}

```

一个「单调队列」的操作也差不多:

```java

class MonotonicQueue {

// 在队尾添加元素 n

void push(int n);

// 返回当前队列中的最大值

int max();

// 队头元素如果是 n,删除它

void pop(int n);

}

```

当然,这几个 API 的实现方法肯定跟一般的 Queue 不一样,不过我们暂且不管,而且认为这几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1),先把这道「滑动窗口」问题的解答框架搭出来:

```cpp

vector maxSlidingWindow(vector& nums, int k) {

MonotonicQueue window;

vector res;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if (i < k - 1) { //先把窗口的前 k - 1 填满

window.push(nums[i]);

} else { // 窗口开始向前滑动

window.push(nums[i]);

res.push_back(window.max());

window.pop(nums[i - k + 1]);

// nums[i - k + 1] 就是窗口最后的元素

}

}

return res;

}

```

![图示](../pictures/单调队列/1.png)

这个思路很简单,能理解吧?下面我们开始重头戏,单调队列的实现。

### 二、实现单调队列数据结构

首先我们要认识另一种数据结构:deque,即双端队列。很简单:

```java

class deque {

// 在队头插入元素 n

void push_front(int n);

// 在队尾插入元素 n

void push_back(int n);

// 在队头删除元素

void pop_front();

// 在队尾删除元素

void pop_back();

// 返回队头元素

int front();

// 返回队尾元素

int back();

}

```

而且,这些操作的复杂度都是 O(1)。这其实不是啥稀奇的数据结构,用链表作为底层结构的话,很容易实现这些功能。

「单调队列」的核心思路和「单调栈」类似。单调队列的 push 方法依然在队尾添加元素,但是要把前面比新元素小的元素都删掉:

```cpp

class MonotonicQueue {

private:

deque data;

public:

void push(int n) {

while (!data.empty() && data.back() < n)

data.pop_back();

data.push_back(n);

}

};

```

你可以想象,加入数字的大小代表人的体重,把前面体重不足的都压扁了,直到遇到更大的量级才停住。

![](../pictures/单调队列/2.png)

如果每个元素被加入时都这样操作,最终单调队列中的元素大小就会保持一个单调递减的顺序,因此我们的 max() API 可以可以这样写:

```cpp

int max() {

return data.front();

}

```

pop() API 在队头删除元素 n,也很好写:

```cpp

void pop(int n) {

if (!data.empty() && data.front() == n)

data.pop_front();

}

```

之所以要判断 `data.front() == n`,是因为我们想删除的队头元素 n 可能已经被「压扁」了,这时候就不用删除了:

![](../pictures/单调队列/3.png)

至此,单调队列设计完毕,看下完整的解题代码:

```cpp

class MonotonicQueue {

private:

deque data;

public:

void push(int n) {

while (!data.empty() && data.back() < n)

data.pop_back();

data.push_back(n);

}

int max() { return data.front(); }

void pop(int n) {

if (!data.empty() && data.front() == n)

data.pop_front();

}

};

vector maxSlidingWindow(vector& nums, int k) {

MonotonicQueue window;

vector res;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if (i < k - 1) { //先填满窗口的前 k - 1

window.push(nums[i]);

} else { // 窗口向前滑动

window.push(nums[i]);

res.push_back(window.max());

window.pop(nums[i - k + 1]);

}

}

return res;

}

```

**三、算法复杂度分析**

读者可能疑惑,push 操作中含有 while 循环,时间复杂度不是 O(1) 呀,那么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应该不是线性时间吧?

单独看 push 操作的复杂度确实不是 O(1),但是算法整体的复杂度依然是 O(N) 线性时间。要这样想,nums 中的每个元素最多被 push_back 和 pop_back 一次,没有任何多余操作,所以整体的复杂度还是 O(N)。

空间复杂度就很简单了,就是窗口的大小 O(k)。

**四、最后总结**

有的读者可能觉得「单调队列」和「优先级队列」比较像,实际上差别很大的。

单调队列在添加元素的时候靠删除元素保持队列的单调性,相当于抽取出某个函数中单调递增(或递减)的部分;而优先级队列(二叉堆)相当于自动排序,差别大了去了。

赶紧去拿下 LeetCode 第 239 道题吧~

坚持原创高质量文章,致力于把算法问题讲清楚,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labuladong 获取最新文章:

![labuladong](../pictures/labuladong.jpg)

[上一篇:特殊数据结构:单调栈](../数据结构系列/单调栈.md)

[下一篇:设计Twitter](../数据结构系列/设计Twitter.md)

[目录](../README.md#目录)

一键复制

编辑

Web IDE

原始数据

按行查看

历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