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下人群成文创消费主力 互联网平台发挥巨大作用

新浪科技讯 3月7日凌晨消息,在中国政协杂志主办的新文创消费研讨会上,“平台经济下的新文创新消费”成为热议话题。

其中,阿里巴巴文创行业负责人王飞透露,在供给端和需求端,文创消费都呈现增长态势。阿里大数据显示,49.5%的用户会选择线上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50.9%的用户会为博物馆文创产品支付溢价。都市高消费青年女性客群是博物馆文创消费的主力人群,其中,30岁以下人群占一半以上,52.7%的用户在这领域的消费属于高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策展人王亚民提到了实体博物馆的“有限”与文创消费的“无限”。他表示,“故宫很大,但是销售文创产品的地方总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人对故宫文创有很好的一种体验和消费?这几年互联网平台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的天猫旗舰店已经拥有251万粉丝。

王亚民提到,从2018年到2019年,基本上故宫文创要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进行转变。

他认为文创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自发的文创创造阶段,比如小卖部、小商店,大部分产品是复制的,没有形成自觉意识;二是自觉的文创文物研发阶段,国家下发了文件,各个博物馆都在做文创,不可避免就形成文创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三是文创产品的立体研发阶段,一定要做概念做文化,才可能避免同质化现象,“我们搞文化创意的,搞博物馆的,一定要研究自己博物馆本身的文化历史和文物产品,同时也要研究中国数千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你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也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亚民表示,目前故宫已经进入文创的第三个阶段。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也谈到了博物馆的创意行为。他认为,文化产业链有上游、中游、下游,而博物馆最大的优势是在上游,即内容的研发,学术、文化方面的研究和积累。

“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博物馆(包括故宫也是一样),有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团队,但一个成熟的博物馆还是要从它最根本的上游来带动的整个的产业链”安来顺表示,但是因为博物馆的特殊性,在整个过程中,特别要对学术和文化进行控制,不能放任自流。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不只是商业化能力,其技术能力对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2018年中,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赴四川、福建的专题调研认为,文化产业中文化服务业偏低,文化制造业偏高。因此应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鼓励支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雪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