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iStructure 公众号
各位设计师
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捏时
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
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
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墨西哥的霍奇米洛克餐厅/坎德拉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混凝土薄壳曾风靡全球
成为许多结构大师肆意挥洒想象力的载体
01. 传 承
混凝土薄壳,作为一种轻盈有力的结构,在计算理论以及施工技术不是那么成熟的年代一直受到诸多结构大师的青睐,从开山鼻祖托罗哈(Eduardo Torroja 1899~1961)的马德里Zarzuela赛马场,经历了战火洗礼仍屹立至今。

再到菲利克斯·坎德拉(Felix Candela 1910-1997)手下的一个个双曲抛物面薄壳,依托直纹曲面的建造可行性,让我们能看到霍奇米洛克餐厅这样的经典。

随着钢结构的发展,加之混凝土薄壳的建造的复杂性,其慢慢推出主流的舞台,海因茨·伊斯勒(HeinzIsler 1926~2009)——“薄壳最后的荣光”,在第一届国际空间薄壳会议发表论文,“New Shapes for Shells” ,引起轩然大波。

短短一页多正文和9幅插图,提出了3种壳体形态生成方法。在此之前构件壳体一般都是球面、柱面、圆锥面和双曲线抛物面,比较规则。经其之手,欧洲大地多了1000座自由形态的薄壳。

02. 曲 面
混凝土薄壳作为一种依托形抗的压力结构
首先他是一个曲面
关于如何描述曲面
天才数学家高斯给出了一个判别方法
——“高斯曲率”,定义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