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环保水处理工艺技术请上http://www.tushanhb.com
想了解最新环保设备产品及价格请上http://www.tushanhb.cn
在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上,我们经常看到在好氧的前端设计厌氧池,有时设计的是水解酸化池,有时两者连用,一部分从业者对两者的概念区别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造成设计、运行方面的误差,从而影响到处理效果。对于两者的区别,下面由小编简要阐述一下。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与厌氧反应器中都有水解酸化步骤,从原理上讲,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第一、二两个阶段。但两者的目的不同,其适应条件也不同,因此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两种工艺的目的水解酸化池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发生器
在厌氧反应器过程中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厌氧反应器消化过程中的甲烷化阶段提供基质。
因此,尽管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和厌氧反应器消化工艺中的产酸过程均产生有机酸,但是由于两者的处理目的的不同,各自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Eh不同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由于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和产甲烷微生物共处于同一反应器中,整个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Eh的控制必须首先满足对Eh要求严格的甲烷菌,一般为一300mV以下,因此。系统中的水解(酸化)微生物也是在这一电位值下工作的。而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控制在一100mV一一300mV之间。据研究,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为——典型的兼性过程,只要置Eh控制在+50mv以下,该过程即可顺利进行。
pH值不同
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消化液的pH值控制在甲烷菌生氏的最佳pH范围,一般为6.8—7.2。而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产酸相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一6.5之间,pH降低时,尽管产酸的速率增大,但形成的有机酸形态将发生变化,丙酸的相对含量增大,而丙酸对后续的甲烷相中的产甲烷菌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对于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系统来说,由于后续处理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的抑制问题,一般pH维持在5.5—6.5之间。
温度不同
两种工艺对温度的控制也不同,通常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以及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温度均严格控制,要么中温消化(30一35℃),要么高温消化(50一55℃)。而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段对工作温度无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温下运行,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水解(酸化)效果。
(戳下方标题,了解更多往期精彩)
1,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2,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3,制革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4,印染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5,养殖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6,造纸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7,食品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8,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9,屠宰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0,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1,矿井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2,医院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3,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4,制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5,淀粉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6,酒厂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7,乳制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18,油墨废水处理技术与工艺
其他污水知识请点击:污水工艺,基础知识,运行图集,活性菌种,除污方法,工艺流程,地埋一体化,各类气浮机与沉淀器,机械格栅机与过滤器,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各类刮吸泥机
【注明: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网络,请读者转载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告知。】
添加下方微信,在线咨询污水处理问题~




亲!看完点个“在看”再走吧~~~